作者:徐青 来源:星际智汇 12月11日,美国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首次利用“标准”-3 Block 2A导弹成功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靶弹,为该系统按计划在波兰和日本部署奠定基础。 美国空军C-17运输机首先从太平洋海域上空发射了一枚中远程弹道导弹靶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的指挥控制和作战管理通信(C2BMC)中心联通地基、空基和天基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探测,将AN/TPY-2雷达作为远程传感器获取目标跟踪数据,而未使用陆基“宙斯盾”系统雷达。随后,海军在夏威夷太平洋导弹靶场通过陆基“宙斯盾”系统发射一枚“标准”-3 Block 2A导弹,在大气层外以直接碰撞杀伤方式成功摧毁靶弹。基于初始数据,导弹防御局认为此次试验达到了试验目的,下一步将继续根据遥测数据和其他试验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 陆基“宙斯盾”系统发射“标准”-3 Block 2A导弹 导弹防御局局长塞缪尔·格里夫斯表示,试验验证了“欧洲分阶段适应性导弹防御方案”第三阶段的有效性,“标准”-3 Block 2A导弹随后将进入初始生产和采办阶段,对于多域反导作战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试验为“标准”-3 Block 2A导弹创造三个“首次”: 通过陆基“宙斯盾”系统首次完成拦截试验。此次试验为“标准”-3 Block 2A 导弹第五次拦截试验,第一、二、四次试验均通过海上“宙斯盾”舰发射,第三次试验导弹从陆基“宙斯盾”系统发射,但试验失败(见下表)。本次试验导弹通过陆基“宙斯盾”系统发射,首次成功拦截目标,对于陆基“宙斯盾”系统加快形成更强的反导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标准”-3 Block 2A五次拦截试验基本情况表 首次成功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靶弹。在“标准”-3 Block 2A导弹三次成功拦截试验中,前两次均采用中程弹道导弹(射程1000~3000千米)作为靶弹,此次试验中,比Block 1A/1B导弹作战距离更远的Block 2A导弹首次成功完成对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3000~5500千米)靶弹的拦截,美国陆/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应对威胁等级形成更严密的衔接。 首次利用远程传感器提供的跟踪数据完成拦截。本次试验中,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指挥控制和作战管理通信中心将地基、空基和天基传感器联通,“标准”-3 Block 2A导弹没有直接利用陆基“宙斯盾”系统雷达,而首次将AN/TPY-2雷达作为远程传感器,获取目标跟踪数据完成拦截,验证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互操作和一体化能力。 “标准”-3 Block 2A导弹已具备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所需的飞行速度、作战距离和作战高度等基本条件,随着该导弹研制接近尾声,美国将同时拥有可拦截射程较近洲际弹道导弹的陆/海基“宙斯盾”系统和拦截射程较远洲际弹道导弹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对于美国构建全球陆/海基灵活部署、根据威胁等级灵活选择的战略反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配备“标准”-3 Block 2A导弹的陆基“宙斯盾”系统预计2019年在波兰部署,2023年在日本部署,将对美国对手国家的中远程弹道导弹至洲际弹道导弹形成“贴身防御”,对其构成重大威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