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场场关于南北味觉大战的浪潮总是会引起人们的热议,其中豆腐脑儿的甜咸之战稳居PK榜榜首! 说实话,在北方,豆腐脑通常是作为早餐出现,热气腾腾来一碗,唤醒肠胃,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 我印象中的豆腐脑儿是将豆腐脑儿加入卤或佐料,各地略有不同,一般用黄花菜、木耳、香菇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决于卤或佐料。 白花花的豆腐脑上浇一层橙红透亮的卤汁,哆里哆嗦地舀一勺下肚,真是鲜美有味极了!一般这卖豆腐脑的小铺,还备有蒜汁、韭菜花、辣椒油等调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用。 ![]() 北方人吃豆腐脑,讲究用勺子靠边一勺一勺盛着吃,若是一顿搅和,就会把卤汁搅泄,连蒜汁、辣椒油也都乱了味,这样就尝不出豆腐脑原有的滋味了。 好像在河南还有一种加入胡辣汤的,称之为“豆腐脑胡辣汤两搀”,极富地方特色,而四川的麻辣豆花,也是非常具有风味了。 听说南方甜的一般是加入糖浆或砂糖、红糖,夏天通常将豆腐花放凉了吃,冬天则加入热糖水食用,有人为了驱寒还会在糖水中加入姜汁或是为了口感加入绿豆、红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圆一起食用。 更新颖的吃法会加上巧克力糖浆、满天星制成的“巧克力豆花”,香港还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据它的外形形象地将其称为“太极豆腐花”。 ![]() 至于豆花和豆腐脑儿是不是一种东西呢?其实它们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只是时间先后而已。豆腐脑儿是最先出来的,比较嫩;它再凝固一点,就是豆花,比豆腐脑儿稍微劲道一些;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压实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所以制作豆腐的流程就应该是这样的:豆浆——豆腐脑儿——豆花——豆腐。市面上还有老豆腐之类的概念,其实这些豆腐的差别都仅仅是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豆腐的凝固程度不同而已。 实际上,豆腐本无味,咸甜自取之。南方多食甜,北方多食咸,关于哪个是正宗吃法,大多网友都“大度”地表示,只要自己吃得开心,没有必要争论。但是最后,总要坚定地加上一句,我只吃咸(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