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过量的气体时,称为腹部胀气(abdominal distension),简称腹胀。
一般将腹部胀满不适、肠鸣亢进、暖气、多屁或腹痛的症状称为腹胀。正常人每天从肛门排气量约为400~1200ml,常宿于胃肠道内的气体约100~150ml,主要分布在胃和结肠。胃肠道之气约70%来源于吞咽的空气,20%来源于血液弥散,10%由食物残渣经细菌发酵产生。当进入胃肠道和胃肠道产生的气体总量超过吸收和排出总量,产生腹胀不适、肠鸣、多屁、嗳气、腹痛等痛苦症状时,才能称为腹胀。中医将腹胀又称为腹满等。《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病气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病源候论》“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久腹胀者,此由风冷邪气在腹内不散,与藏腑相搏,脾虚故胀。”《伤寒杂病论》则称为“腹胀满”、“腹满”等。引起腹胀的主要原因有鼓肠、消化管腔扩张,腹腔膨隆,腹壁肥厚和自觉胀满等。鼓肠是指胃肠内腔气体贮留过量,引起肠腔扩张的症状。它和气腹不同,气腹是由于消化管穿孔或人工气腹而引起的腹腔内气体膨隆。消化管内腔生理性的常宿有少量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来源吞咽的空气和血液的弥散,少量产生于细菌对肠内食物残渣的分解。气体的成分为氮、氧、二氧化碳、氢及甲烷等,氮、氧来自空气,其它来自细菌酵解。引起胃肠道积气,形成鼓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吞气过多:食管上括约肌平时处于关闭状态,能防止空气进入食管。吞咽时括约肌开放,空气才可随饮食进入胃肠。一次吞咽时可摄入空气2~3ml,液体饮料比固体食物吞咽的空气要多2~3倍。因此,大量进食汽水、啤酒等产气饮料,大口饮用流食、囫囵吞咽、饮食过快等可使吞咽或在胃内产生的空气增多。咀嚼口香糖、胃十二指肠炎、肝胆病变,精神不安等引起恶心而反射性导致流涎或过量唾液分泌,吞咽频繁时也常可使吞食空气增多。(2)产气过多:某些蔬菜(卷心菜、大白菜、韭菜、芹菜等)和豆类,以及不易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食量过多时间可使肠道细菌的酵解亢进,产生多量的二氧化碳和氢,使食者腹胀、多屁。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可因未消化食物能给肠道细菌提供产生气体的更多基质,而使肠腔积气。如有小肠疾病的人,可因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而产生大量气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厌氧菌过度生长,也可产生大量气体而致腹胀。(3)肠道运动麻痹:各 种腹膜炎、溃疡性大肠炎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等,导致肠道运动麻痹、气体郁结肠腔而致腹胀。(4)肠道气体排出障碍和收障碍:肿瘤、炎症、手术后肠粘连,先天性巨结肠症以及粪贮留等导致肠腔狭窄、闭塞,气体排出障碍,肠炎、结肠过敏、植物神经紊乱、门脉淤血导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障碍,均可引起腹胀。此外,腹腔内积液、腹部肿瘤、肝脾肿大、炎症(结核性腹膜炎、腹腔急性化脓性炎症)、低钾血症、肠系膜血管栓塞等导致腹水,形成腹腔内积液,腹腔可因膨隆而腹胀。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障碍等也引起此类腹胀。肥胖者可因皮下脂肪增多致腹壁肥厚而腹胀,出现腹胀满不适,甚至胀满气喘。消化管机能异常,如过敏性结肠炎可因肠痉挛而使肠腔内亢进、自觉腹胀,称为自觉性腹胀。饱食、妊娠、习惯性便秘等引起的腹胀也多为自觉性腹胀。腹胀常伴有以下症状:(1)嗳气:是胃肠气胀的最常伴有症状。慢性胃炎、胃下垂、幽门梗阻、迷走神经切除后、溃疡病等均可见嗳气。具有频繁吞气的吞气症,是胃肠神经官能症的特殊表现。(2)腹痛:胃肠气胀伴全腹剧痛,多见于机械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病和急性腹膜炎。气胀伴右上腹疼痛者,常见于胆道疾患、原发性肝癌、结肠肝曲积气、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伴左上腹疼痛者,常见于急性胃扩张,胃泡综合症等。腹胀经排屁可解除或减轻者,常见于便秘、消化不良、结肠脾曲积气等。(3)排屁:排屁增多,见于摄入蔬菜、豆类过量、胃肠消化、吸收不良等。腹胀经排屁后缓解,见于便秘、肠道功能紊乱、结肠胀气等。(4)腹泻、便秘与肠鸣亢进:腹胀伴腹泻多见于结肠过敏、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吸收不良综合症、胃酸缺乏、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胆胰病等。腹胀伴便秘,常见于先天巨结肠症、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伴肠鸣亢进,多见于肠道感染与下肠道梗阻。伴呕吐常见于幽门梗阻、腹膜炎、上肠道梗阻、输入袢综合征及肝、胆、胰疾病。(5)体征:腹胀涉及全腹者,常见于小肠、结肠气胀,多由肠梗阻与肠麻痹引起。胀于上腹者,以胃扩张、幽门梗阻、输入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为主。腹胀伴腹肌紧张或板样强直者,应考虑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穿孔等。防治腹胀部的原则是查明腹胀的原因,针对病因给予适当的处理。应当重视饮食调节、精神治疗和体育疗法。
饮食调节:如对牛乳不耐受而腹胀者,应停软牛乳。食蔬菜、豆类、高纤维素饮食腹胀者,应改进少渣易消化的食物。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腹胀者,应调整药物或停用抗生素。
精神治疗:对吞气征和胃泡综合征等胃肠神经官能症,要帮助患者解除焦虑和精神负担。吞气症患者往往不相信自己在吞气,这时可让患者咬一根筷子,中止吞咽动作使吞气停止,这样便可说服患者有吞气时自己咬点东西来减少吞气。
体育疗法:对肥胖引起腹胀,应鼓励病人参加体育运动。练气功常有较好效果,不能单纯依靠药物。
药物治疗:对病因不明的腹胀和多屁处理上是一个常见的辣手问题。一般的驱风剂,如桂皮酊、豆蔻酊、复方龙胆酊、龙胆大黄合剂等,往往无显著效果。因饮食过量蔬菜、豆类,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的腹胀,应用缓泻剂,如大黄、果导等,疏泄肠道,常能使胀气减少。对术后肠胀气,可使用新斯的明以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每次15mg,一日3次,口服;或0.25~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
中医治疗:风寒内聚腹胀,治宜疏风散寒、宽中消胀,方用藿香正气汤、苏子降气汤等。湿热蕴结腹满,治宜清热排湿、理气消胀,方用王氏连朴饮、中满分消丸。宿食停滞腹胀,宜消食除积、导滞宽中,方有保和丸、积实导滞丸。肝郁气滞腹胀,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汤、大七气汤。脾胃虚弱腹胀,治宜健脾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资生丸。脾肾阳虚者,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杂证腹胀,可用五积散、木香顺气丸。
腹胀病因
胃部、胆道疾病(27%):
胃部疾病是引起腹胀的重要病因之一,见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扩张,胃扭转,胃下垂,幽门梗阻及胃癌等。胆道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多种原因所致的胆道梗阻等。
肠道疾病(25%):
也是导致腹胀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急,慢性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吸收不良综合征,急,慢性肠梗阻,假性肠梗阻,肠道憩室病,各种原因导致的便秘等。
胃肠道功能性、胰腺疾病(15%):
如吞气症,顽固性嗝逆,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等。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巨大胰腺囊肿,胰腺癌等。
肝脏疾病(12%):
也是引起腹胀的重要病因,多见于急,慢性肝炎,尤其是重型肝炎时(腹胀是主要且顽固的症状之一),肝硬化(腹胀常是早期肝硬化的主要症状),肝脓肿,肝癌等。
腹膜、急性感染性、心血管疾病 (10%):
腹膜疾病: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癌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休克性肺炎,伤寒,重型肺结核病及败血症等。心血管疾病:见于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
其他病因(5%):
如慢性肾功能不全,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结缔组织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血液系统疾病,中枢神经或脊髓病变,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与腹水等。
发病机制
胃肠道内气体的增多主要是由于从外界进入胃肠道的气体量增多,胃肠道内产生的气体量增多,胃肠道吸收与排出的气体量减少所致。
1.吞咽大量气体:在吞气症或顽固性嗝逆,长期精神紧张,忧虑的患者,常因反复嗳气,恶心或吞咽唾液等而同时吞入大量的空气,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肠梗阻时,患者因腹痛而致腹式呼吸减弱,故使呼吸加快,大量空气随呼吸加快而经口进入胃肠道。
2.胃肠道梗阻:当胃肠道有梗阻性病变(幽门梗阻,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存在时,因气体从肛门排出体外发生障碍,故导致气体在胃肠道内积聚。
3.食物发酵作用:
(1)摄入大量含糖类(淀粉类)较多的食物,如山芋,土豆,红薯,南瓜,莲藕,玉米及豆类食物等。
(2)胃排空障碍或幽门梗阻时,食物在胃内贮留,可使食物发生酵解而产气过多,在缺乏胃酸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3)胆汁,胰酶或小肠肽酶分泌不足时,可影响糖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使食物发生酵解,致产生大量的气体。
4.药物作用:服用过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钙等药物后,可在胃内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腹胀,应用大量的抗生素后,如肠道正常细菌受抑制,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后可导致食物发酵而产气过多。
5.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Hp)后,可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功能,表现为胃排空延迟与餐后胃收缩运动减弱,因此,使胃肠内气体排泄延迟而出现腹胀。
6.胃肠运动功能调节紊乱:胃肠运动功能通常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及肠神经系统的调节,当以上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胃肠运动的调节即受到影响,如帕金森病,脑干肿瘤等神经系统病变可影响肠道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神经,致使肠道运动发生紊乱,此外,肠道平滑肌病变(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进行性肌病,淀粉样变性等),肌间神经从病变(如小肠憩室病,小肠发育不良等)都能导致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假性肠梗阻的病因多与肠平滑肌病变,肠肌间神经丛病变等有密切关系,此外,肠平滑肌与肌间神经丛病变时,肠黏膜吸收气体亦明显减少。
7.气体自血液弥散入胃肠道的量增多:多见于肠壁或肠系膜血液循环有障碍者,例如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同时也伴有肠黏膜吸收气体障碍。
为什么总觉得腹胀?
健康咨询描述:这段时间,总感觉肚子胀胀的,吃饭之后很长时间都感觉腹胀,偶然的会感觉有点的嗳气,还放屁也比较多,晚上都不敢吃饭了,要不然会腹胀的难以入睡,饭量也明显的下降了一些。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为什么总觉得腹胀?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引起腹胀的常见原因有:
1、胃肠运动障碍——如慢性胃炎、胃下垂等,因胃动力减弱而引起腹胀;
2、胃肠道内气体生成增多——如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异常发酵引起胃肠胀气;肠炎、胰腺疾病等引起的消化不良等。
3、胃肠道梗阻——如幽门梗阻、十二指肠郁滞症等;
4、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腹胀、早饱、腹部不适、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但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的证据。发病率高,多伴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精神因素等。
指导意见
1、胃动力药——如吗丁林10mg ,每日2~3次,饭前半小时服;该药可加快胃肠排空,促使胃肠蠕动,增强胃功能,对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疗效。
2、肠道菌群调节剂——乳酸菌素片、乳酶生等可调节肠道菌群,适用于消化不良、异常发酵引起的腹胀。
3、助消化药——可用多酶片,中药制剂如:健胃消食片口服,保和丸、大山楂丸等尚有通便、助消化功能。
腹胀还伴有嗳气,这通常是胃部的不适,也叫作胃胀,胃胀是指感觉胃脘撑胀,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临床表现。常由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不卫生、饮水量太少或纤维素食物进量太少、生活作息不正常、吃的太油腻、压力过大等引起。
建议您可考虑喝点稀醋、多补维生素C、多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同时您一定得注意进食要细嚼慢咽、不宜过饱,少吃或不吃生冷与刺激性食物等,如果腹胀还得不到缓解,那您需去医院检查治疗。
以上是对“为什么总觉得腹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正常人胃肠道内可有少量气体,约150毫升(ml)左右,当咽入胃内空气过多或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时,胃肠道内产气过多,而肠道内的气体又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则可导致腹胀。建议口服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饱胀加上西沙比利,藿香冲剂口服试试。另外一定要禁酒,咖啡,茶,生冷,辛辣食物,少吃或不吃含淀粉类的食物如:土豆 芋头 粉丝 粉条 红薯,凉粉 ,苏打饼干,碳酸饮料等,否则治疗效果不好。
一般说来胃肠气胀均有腹胀的情况,局限于上腹部的膨隆多见于胃或横结肠积气所致,小肠积气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中腹部,也可为全腹部膨隆,结肠积气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幽门梗阻时,上腹部可有胃型及蠕动波,肠梗阻时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或减弱,腹膜炎患者可有压痛及肌紧张。
正常情况下,回肠下端和升结肠有大量细菌存在。如果食糜在这段肠子里,因某种原因停留时间过长,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腹胀。
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通常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建议您病情严重时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针对治疗,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以上是对“为什么总觉得腹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腹胀的原因?
已回复共1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2015-01-11 08:04:47
微信扫一扫提问

2015-01-11 08:05:47
微信扫一扫提问

2015-01-11 08:08:47
微信扫一扫提问

2015-01-11 08:09:47
微信扫一扫提问

2015-01-11 08:10:47
微信扫一扫提问

2015-01-11 08:11:47
微信扫一扫提问

2015-01-11 08:12:47
微信扫一扫提问

意见建议:必要时作一些B超、胃镜、肠镜等检查来判断病因,诊断清楚后有针对性的治疗才会有效的。
意见建议:腹腔肿瘤等。最好吃助消化药物,比如常用保和丸,舒肝健胃丸,如果有受凉的情况,可以考虑用藿香正气丸等
意见建议:你好,婴幼儿体温变化快,要定时体检,如果体温过高的话,应给予酒精擦浴,鼓励患儿多喝水。持续过高应用冰袋、冰帽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意见建议:一般患了这胆结石可考虑药物溶石疗法的,可选择熊去氧胆酸。
意见建议:建议口服益菌药物,如金双歧,妈咪爱,丽珠肠乐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