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梅巧治结肠息肉实例

 三九胃泰石榴皮 2018-12-27

乌梅为仲景治疗蛔厥之方,又主久利。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治疗肠息肉的功效,刘沈林的这则医案就是最好的证明。

冯良,男,1958年生,四川崇州人。蜀中名医,绰号“针道神”,十剂堂专家。

在消化道肿瘤方面,突出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的大法原则,将补虚旺脾与化瘀解毒相互配合,取效颇良。对肿瘤药物的使用,认为癌症并非就是“热毒”,不宜清热解毒之品的大量堆砌,尤其在正气已衰、胃气虚败之时,应着重扶正,避免“苦寒败胃”,于病无补。在祛邪方面,突出“瘀毒”概念,在充分扶正的基础上,使攻不伤正,防止余邪之“复燃”。其所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胃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风险。


方某,男,49岁。2016年6月26日初诊。患者一年前因排便困难,在南京市中医院经纤维肠镜检查,诊为肠道多发性息肉,大小数十枚。病理示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部分腺体中-重度异型增生。一年内已先后5次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并服中药百十剂。但息肉增生,反复发作,屡摘屡长,切而不尽。并伴有腹部冷痛,肛门坠胀,大便溏薄夹有黏液,每日2~3次。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乌梅、薏苡仁、桔梗、橘皮、鸡内金、桃仁、人参。

二诊:2014年7月20日,药后腹痛减轻,大便渐已成形,黏液少见。舌苔薄白,脉细弦。病自内生,正虚邪滞,痰瘀浊凝,宜再消息之。

展开剩余56%

三诊:2014年10月20日,每月复诊取药一次,连续服药近三个月,症状进一步改善,腹已不痛,大便成形,无黏液。食纳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2016年9月27日曾经肠镜检查:慢性直肠炎,未见肠道息肉;病理检查无异型增生。

四诊:2014年12月2日,服药以来,腹部较舒适,大便成形,每日一次,肛门已无坠胀感。2014年11月29日,再次复查肠镜示:慢性结直肠炎,未发现肠道息肉。仍仿乌梅法加减,以资巩固。

患者坚持服药半年多,至2015年4月再次复查肠镜,仍未发现肠道息肉样腺瘤以及不典型增生,病情稳定。

方中乌梅用量独重,除酸敛涩肠外,尤有“化痔消息肉”之功。《神农本草经》谓其能“去死肌,除黑痣、蚀恶肉”。《本草逢源》说它“恶疮胬肉,如烧灰研敷,恶肉自消”。

经乌梅施治,患者屡发频发之腺瘤样息肉未再出现,肠道异型增生消失,随访息肉治愈。乌梅丸为仲景治疗蛔厥之方,又主久利。古方新用,对于肠道息肉的防治,亦颇具疗效。

后将此方经过现代萃取,运用水飞、秘制、酒制等炮制手法,将有效成分转化、协同,使炮制出来成份更加精纯、有效,从而提升效果,制成中成药【息福欣(息肉净)】

息福欣(息肉净)服用禁忌

1、忌口发物:一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二为发风

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在服用期间不能吃(容易让息肉变大)。

2、海鲜可以吃,但少吃(多发性息肉、遗传性息肉,息肉比较大的建议一点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少吃(炒菜里面的葱姜佐料可以放,最好少放一点,但是佐料不能吃);

3、息肉是脾虚痰湿引起的,日常可多吃去痰利湿的食品,少吃容易引起痰湿的食物,少大鱼大肉,尽量不吃肥肉,做菜少放油(植物油和动物油),多吃蔬菜和瓜果,饮食清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