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雍正王朝》里,为什么弘昼要假装出丧来躲避抄家?

 云海游龙的书屋 2018-12-28

《雍正王朝》中,八爷党伙同关外的铁帽子王逼宫雍正,企图让雍正下台,扶弘时上位,但是八爷党的阴谋非但没有得逞,反而落得一个身败名裂,治罪抄家的结局。雍正本下旨由自己的三哥诚亲王胤祉,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弘时和弘昼一同办理抄家事宜,但是弘昼却演了一出“活出丧”的闹剧,最终躲避了抄家的差事。


雍正安排三人前去抄家,实际上是对三人的一种试探。

在八爷党的逼宫行动中,三爷胤祉从始至终并没有吭一声气,虽然雍正对这位哥哥礼敬有加,并且赐予了御前免跪的恩典,但是三爷在朝堂上的行为有些让雍正捉摸不透。毕竟,自己的这位哥哥可是听到康熙的遗诏后第一个向自己下跪,承认自己君主之位的皇子,所以雍正需要知道此时的三爷到底站在哪一边。

对于雍正的两个儿子,雍正也是非常的失望,去了趟丰台大营结果军权就让别人掌控了,特别是十三阿哥给雍正提了醒之后,雍正也开始对自己的这两个儿子起了疑心,雍正也需要知道他们真的是能力有限被忽悠了才丢掉丰台的控制权,还是已经另有所图参与了八爷党的行动,雍正也是需要进行了解。

因而,雍正是派图里琛跟随着三人一同前往抄家,就是让图里琛他们监视他们。另外,三人有没有同八爷、九爷、十爷,特别是八爷有没有什么交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情,这些都是图里琛要向雍正汇报的。


正确的抄家方式就是让图里琛去抄家,自己只负责清点统计,这才能放下雍正的怀疑

如果抄家的态度非常温和,甚至处处留有余地,不用想,肯定是有关系、有串联,可以板上钉钉确定为同党。

而如果抄家的态度非常坚决,甚至过于绝情,也是可以坐实之前有过联系,因为越是急切的撇清关系才会在抄家上表现的越是无情,反而是欲盖弥彰,漏出了马脚。

所以雍正把图里琛派了过去实际上也是给了三人机会,让图里琛去带人抄家,带人问话,亲属家眷如何处理,让图里琛等着皇上的圣旨裁夺。这一点上,三爷通过了雍正的测试,因为三爷压根就没有出现在八爷府里,只有图里琛和弘时进到府内,因而三爷直接和八爷党撇清了关系。

而弘时的行为招招都犯了大忌。

先是未经请示就擅自处理了八爷的家眷和奴才;对于抄家的态度表现的非常坚决;但是对于八爷本人,又是毕恭毕敬,不仅两人进行了交流,并且是背着图里琛单独进行;随后又已改态度,答应了八爷与家眷见面的要求。这些行为图里琛必然会如实汇报给雍正,而弘时招致雍正的怀疑也成为了必然。


弘昼选择“活出丧”,是另一种方式的“明哲保身”。

首先,弘昼是断然不会再同弘时一同办差了。

从丰台大营回来的路上,弘昼就已经明白了,他被他三哥给坑了,幡然醒悟的弘昼找到十三爷胤祥说明了实情,这才有了十三爷力挽狂澜,勤王护驾,让八爷党的逼宫的阴谋没有得逞。至此,弘昼也明白了,绝对不能再和弘时一起办差,指不定弘时又挖了一个什么坑等着自己,要是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弘昼看明白了雍正的心思,用自己的方式让雍正放心。

弘时非常清楚,名义上是抄没宗室的家是要宗室人员领旨执行的,可是当朝的宗室成员还有很多,除了三爷诚亲王外,十六爷、十七爷也都是亲王,或者完全可以等着弘历回来了由他办理,现在这么着着急急的抄没,必然是雍正也在布局考察。

而弘昼也是用这种方式告诉雍正,我和他们没有关系,怎么处理全看皇上和朝廷,自己也没有任何担心和害怕,不怕对其和其家人的审讯,总而言之就是不去刻意而为之才能撇清关系。

再次,弘昼用这些荒诞的行为告诉雍正和他的两位兄长,以及满朝大臣,自己并没有夺嫡之心。

弘昼的行为看似荒诞不羁,但却是意味深远,弘昼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雍正自己没有夺嫡之心,也不想承担太多的责任,他不想参与两位哥哥对于皇位的争夺,也不想站在任何一方帮助谁,只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明哲保身,像他父亲雍正曾经那样做一个脱离于朝廷官场的“孤臣”,而雍正是为国家做事的孤臣,弘昼是个不做事的“孤臣”,以此来保全自身。

而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现在,弘昼也已经在着手考虑雍正去世,新君登基之后,自己的处境和未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