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八岁的学医日记:提高专注度

 感通天下 2018-12-28

2018.10.06  晴天  星期六

师常告诉我们,不要总做沾别人光的人,而要做让别人沾光的人。

师为我们分享,当年他去任之堂前,余师每日接诊不过三十六人,因为算命先生为余师算卦说,他一天接诊最多不超过一条板凳,也就是三十六人。

但自从师去了任之堂后,余师每日接诊六十三人还多。以前上午看诊,余师还能时常去药房亲自抓抓药,但自从师去了之后,余师是再也没法起坐了。药房也去不了了,药单也只能交给师递,连上厕所都只能等到看完病十二点之后才能去。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师写了《跟诊日记》。在第一部刚出,还在连载过程时,很多人就由此慕名而来。几乎后来的大部分人,不管是学生,还是病人,都是由于看了师写的《跟诊日记》后,便慕名前来的。

可见,一个真正的弟子,他甚至能改变师父的命数!

师由此告诉我们:到一个地方就是要做到旺旺两字,不管你是旺学生,还是旺老师。总之,就是要把气场旺出来。这样的人,他是自带气场和光芒的。这样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非凡的

以前在书院,先生和老师都是这样告诉我的。不管去到任何地方,都要首先想到,我能为这个地方做些什么,而不是我要来这里索取什么。

所以我也不断在反思,我自己做的事情,是否能真正利益到我所处的这个环境,是否有助于我周围的人事。而我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的长处,让它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价值。

我想,这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晚上与师驱车回家时,正好碰到一挖土机准备挖沙,但主人见到师过来,便特意让路给我们先过。

师便带着我们一个一个,凭心静气,全神贯注,唯恐上面吊车掉下来,十分快速且一心不乱地走过。

师由此便告诉我们,一定要随时保持像刚才过路时的那份专注。

师说:念念好像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就像以前打功夫,要想突破一定的境界,就一定要练梅花桩跟木人桩。你一走神就会立马掉下来。这样练功夫,没有练不成的。因为你没有办法去走神,起杂念。

所以以前的师父训练徒弟时,就是会特意设计一些锻炼套路,让你没法走神。

这就是炼你的专注度。就是在让你不断地聚精会神,去汇聚你的精气神。

所以我也在想,师现在让我写小说,看起来是给我增加了任务,但实际上,也是在炼我不断专注的能力。因为如果不专注,就完不成今日的写作定课,今日的成长就小了。

认识到这一点后,便会觉得,很欢喜地接受这个能让自己又提升的机会。即便写作过程是不容易的,但是内心却依旧是十分欢喜接受的。

评按:杂有绮语诵一年,不如止语诵一月!

读书诵经都讲究专注投入,凡事全神贯注就会出现奇迹!

我为了让自己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干扰,于是封进深山,与山民茶农同居住,杜绝外缘挂碍。一天到晚就是吃住睡干写五件事,干活强身,写作炼心。

如此无扰专念,居然一个月出两本书作品,成为轻而易举的事!

于是尝到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就可出二十部作品!

这种产量与质量,都是惊世骇俗的!

从未想过自己能出著作,以前以为只要文章见报,被杂志社录用都是一种荣耀与难得。

现在,不是一两篇文章出彩,而是一部部闪亮登场!

现在不是去求人,而是挑人!不是在求出版社,而是出版社主动约书要稿!

可见,人之变化,不在外求,而在发明内心专念无扰!

惊天大业绩都是定静中做出来的,举世奇文章无非专注里练就成的!

当时,我把书排好议程,同时为三个出版社写书,其他不是北京出版社的,我还不去打理。

我从不为压力如山的稿而皱眉,反以提升精进专注度为目标!

如马拉松跑者,从不为路程长远而长吁短叹。如果不长远,你胜得太轻松,别人也能轻易赶超你!

正因为远大,因为困难,你才更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