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烤鸭的百年渊源

 白开心图书馆 2018-12-28


“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烤鸭可谓北京最著名的菜肴,历史悠久。与其名气相比,数百年间蕴藏的故事及烤鸭的独特技艺,却鲜有人熟知。

北京烤鸭

 

烤鸭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成立前,“烤鸭被称为炙鸭”或“烧鸭”,南北朝的《食珍录》中已经有所记载。到了南宋时期,烤鸭已成为临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深受士大夫的喜爱。

《饮膳正要》

据元代《饮膳正要》记载,当时宫廷已有烤鸭,采用焖炉烤制,多选用体形瘦小的南京湖鸭,烤出的鸭子叫金陵片皮烤鸭与北京烤鸭有着直接渊源的烤鸭法,是明朝才出现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相传朱元璋对烤鸭的喜爱,达到了“日食烤鸭一只”的地步。御厨们为了讨好皇帝,研制了多种烹饪方法,这就为以后的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宫廷御厨的烤鸭法从南京带到了北京, 鸭胚也由原来的南京板鸭变为北京鸭。

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成为明、清宫廷的美味。清代《帝京岁时纪胜》《都门杂记》等书均有记载,宫廷御膳房每逢中秋佳节,除桂花月饼外,还准备南炉鸭(烤鸭)供帝王享用,乾隆皇帝尤为喜爱。自乾隆年间,烤鸭被正式命名为“北京烤鸭”,在民间也更为流行。

《帝京岁时纪胜》


如今,以便宜坊为代表的焖炉烤鸭和以全聚德为代表的挂炉烤鸭,已成为北京烤鸭著名的两大流派,各有千秋。


便宜坊与全聚德的百年渊源

北京烤鸭的鼻祖是位于菜市口米市胡同的便宜坊烤鸭店,创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相传,便宜坊也是从南京迁徙而来,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还特别标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鸭。

便宜坊

便宜坊店名的来历,有一段历史典故。明嘉靖三十年(1552年),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时任兵部员外郎,家就住在宣武门外。

一日杨继盛在朝堂之上严词弹劾奸相严嵩,反被严嵩诬陷。下得朝来,内心苦闷,饥肠辘辘,行至菜市口米市胡同,忽闻香气四溢,见一小店,便推门而入。

杨继盛捡席而坐,点了烤鸭和酒菜。大快朵颐之后,竟将烦闷与不快抛至九霄云外。食客中有人认出杨继盛,知其是爱国良将,便报与店主。店主亲自斟酒,颇露钦佩之色,二人遂攀谈起来。杨继盛得知此店名为便宜坊,又见待客周到,叹道:“此店真乃方便宜人,物超所值!”饭后杨继盛呼来笔墨,俯案一挥而就“便宜坊”三个大字,众人纷纷叫好。自此,杨继盛与朝中好友频频光顾。

后来,杨继盛遭严嵩陷害入狱,最终致死。严嵩让便宜坊的老板把匾额摘下,老板不允。后严嵩派人强行摘除匾额,老板以身护匾,遭殴打致吐血,严嵩因此作罢。便宜坊由此声名远播这块牌匾也流传至今。

清朝末年的便宜坊门脸

到了清代,便宜坊虽然几度易主,但生意依旧兴隆,每天供不应求。现如今,便宜坊总店已经迁至崇文门。便宜坊采用“焖炉烤鸭”的技法所谓“焖炉”就是用火烧炉、待火熄灭后把鸭子放进去,烤鸭不见明火,鸭膛内灌入特制老汤,形成外烤内煮之势,外脆里嫩,肥而不腻,别有风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便宜坊


品尝烤鸭得卷葱丝、黄瓜条,再蘸上甜面酱。传统的北京烤鸭在烤制前是不调味的,烤鸭的香味全靠调味品衬托出来,口味上、吃法上比较单一。于是,百年老号想出了新辙,在烤鸭前将莲香、枣香、茶香入味于鸭坯,既增加了烤鸭的营养成分,又在口味上、吃法上有了进—步的改进。还给起了好听的“花香酥’的名字。这一改进不要紧,立马招来不少好吃烤鸭这口儿的主


刚出炉的便宜坊焖炉烤鸭


就在便宜坊生意鼎盛时,前门肉市胡同里悄然出现了另一家烤鸭店——全聚德。


全聚德


全聚德创始人叫杨寿山,是河北省冀县杨家寨人,家中数口人在几亩薄田上苦苦劳作,仍然食不果腹。清咸丰初年,家乡闹灾荒,杨寿山只得离乡背井,进京谋生。起初杨寿山贩卖鸡鸭,将鸡鸭褪毛开膛,除去五腑,在前门外大街摆摊销售。由于干活勤奋,买卖兴旺,杨寿山逐渐有了些积蓄。清同治三年(1864年),杨寿山盘下一间字号叫“德聚全”的水果铺子,并听从风水先生的指点,改名“全聚德”。

过去吃烤鸭, 客人要事先挑选鸭胚

杨寿山是个精明的买卖人,眼见便宜坊生意兴隆,衍生了卖烤鸭的想法。经过和大家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挂炉烤鸭终于成功,且色香味都不输于焖炉烤鸭。为了做出精美的挂炉烤鸭,杨寿山重金聘请了清宫御膳房的师傅掌杆。

鸭胚进炉前,要从翅下切口灌入开水


所谓挂炉烤鸭,是用耐火砖砌的炉子。在里面生火,先把炉子本身烤热,使炉壁吸收大量热量,然后放入鸭子,靠炉壁散发的热量将鸭子烤熟。挂炉烧制用果木为燃料,烤出来的鸭子肉味清香、皮酥肉嫩。从此,全聚德经过技艺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固定的经营品种,也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效应。全聚德以新型的烤鸭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

过去全聚德的配料只有甜面酱和葱段


民国初年,作为后起之秀的全聚德,大有赶超便宜坊之势。后来,全聚德又打破以往熟食铺子不卖饭座的规矩,开始卖座,成为一家以卖烤鸭为主的饭店。便宜坊见状,也开始卖起座来。为了争抢客源,全聚德又发明了“鸭票”。一来便于人们过节送礼,二来又增加了销售额。全聚德的生意风生水起,相较而言,便宜坊却日渐衰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便宜坊经过扩建和改革,才再次成为与全聚德相媲美的烤鸭店。


2006年,“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和“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共同列入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两代人,谁曾想到数百年后的今天,烤鸭这条中国传统文化长流的分支还在流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了属于它的光彩。


参考资料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