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募捐出新规,陆律师和陆老师为您带来新鲜解读

 健康慢走 2018-12-28

    民政部日前公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按照标准规定,公开募捐信息不应与商业筹款、网络互助、个人求助等其他信息混杂。平台应明确告知用户及社会公众,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真实性由信息提供方负责。个人为解决自己或者家庭困难,提出发布求助信息时,平台应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并加强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




    这将对慈善事业带来哪些影响?个人不得募捐,求助者应该如何实现合理诉求?

    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服务中心理事长陆璇受邀做客《632观察》节目,与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晓文老师共同解读新规。




1.该规范出台之后,将对慈善业带来多大影响?

2.“个人不能在网络公开募捐”,这是否可以视为是防止爱心被滥用的类似事件发生的一项有针对性的规定呢?

3.大众为什么更喜欢,或更加接受网络募捐这样的形式?

4.新规是否增加了确实有求助需求的人群的求助难度?

 

陆璇律师和陆晓文老师就相关问题给出了详细解答,如果您也想进一步了解以上内容,或也对互联网募捐的相关内容有兴趣,欢迎您观看本期《632观察》栏目(请戳下方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