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王珣-伯远帖,来体会几百年前的魏晋风流

 蚌中沙传奇 2018-12-28

《伯远帖》,三希堂法帖之一,三希堂是清乾隆皇帝的书法,原名温室,后改名三希堂,“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三希堂所藏历代法帖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三件是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乾隆书房-三希堂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350-401年)写给有人的一封信,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而得名。信的内容大意是缅怀一位逝去的友人,此人名叫伯远。

《伯远帖》被称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第四。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品。被列为“三希”之三。 此帖笔画瘦劲,结体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董其昌赞曰:“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东晋-王珣-伯远帖,来体会几百年前的魏晋风流

伯远帖1-1

东晋-王珣-伯远帖,来体会几百年前的魏晋风流

伯远帖1-2

伯远帖流传有序:

王珣《伯远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为明董其昌、清安岐等人收藏。王珣《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辗转为郭葆昌收藏。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在香港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伯远帖》原文: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释文:

珣拜上再拜上,伯远兄弟在事业正盛之时辞世,距今已经一周年了,他生前深受众兄弟们的尊重,因为体弱多病,一直想优游自在地生活,当初事业刚刚有起色这样的事就发生了,没能达成愿望。和他的分别好像就在昨天,而他却永久地作了古人,远远地隔着山道,再也不来看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