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冬 | 一句话专治各种焦虑:“你没那么重要”

 为什么73 2018-12-29
原创: 梁冬 自在睡觉 昨天

点击图片试听梁老师2018新节目


睡睡平安之“梁注论语”,枕着论语,睡出更好的自己。这里是小梁在2018年为您带来的《睡睡平安》,本文内容节选于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123期。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说:“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呢?”
孔子说:“我的理想是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朋友之间可以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年轻人可以得到关怀,茁壮成长。”



01


孔子、颜渊和子路的人生志向


有一天,颜渊和季路垂手而立站在孔子身旁。孔子问:“你们能不能讲讲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季路(子路)是一个性格很豪爽、很直接的人,他说:“我希望有宝马、有貂……朋友们随便拿去用,用坏了也无所谓。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用我的你不用心疼,我也不会惦记你的。如果有一天我能成为这样的人,第一说明我有,第二说明我能分享。”


颜渊的能力与胸怀并重,他的性格比较慢。他说:“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做了好事,也没有很多人来吹捧、报道、强化的人。虽然我很辛苦,但我不会感觉自己很悲催。我所有的努力、成果,都是自然而然得来的。我好像与这个世界处在一种平行的状态,一起前进的状态之中,因此,我没有特别突出。”


其实,这已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一个人要如何做到既有功劳,又不被人发现,而且还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自己与整个大道同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显现出的状态?


孔子微笑地看着这两个学生。子路说:“请问老师的志向是什么呢?”师徒之间的关系亲密后,就有来有往了,你问我的志向,我也问你的志向。


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理想是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朋友之间可以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年轻人可以得到关怀,茁壮成长。


他们三个人的志向的区别是什么?是维度。


不管是子路还是颜渊,他们的理想都是个人达到一种状态后,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无论如何,他们讨论的还是“我”——我执、我慢、我嗔、我谦虚、我与大道同在、我隐藏在世间的这个“我”。


而孔子提升了一个维度,他关心的是老年人、中年人、小孩儿,也就是说他关心的是别人,是大众。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02


一个人活到一定程度,不再以自己的得失为意


其实,有时作为一名两三千年后的末学,看见这样的对话,觉得还是很有趣的,因为你看到了老师与学生在一个简单的对话中呈现出的不同焦点。


小梁没有觉得子路和颜渊有什么不好,其实他们都非常了不起。我连有宝马、有貂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随意与他人分享。我还到不了颜渊的境界。


为什么孔子会有这样的胸怀与境界呢?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年纪比较大。一个人老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发现一个真相——我们在世间的努力,获得的许多功名利禄、金银财宝、香车美女,其实都是荷尔蒙驱使的产物。


而且混到一定年岁后,你就会发现能不能得到这些,得到之后能不能与别人低调地分享……都不再重要了,因为你内心对自己获得的多还是少,都会觉得没有那么大差别。


为什么一个人活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以自己的得失为意了呢?


只有一个原因——得到过,也失去过,而且发现得到与失去,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本质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焦点从自己的得失(无论是多么高级的得失)移向别人时,就会产生一个附带的小福利——不再被自己的得失影响情绪。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年老的时候不会安然;很多人都没有朋友可以信任;很多小孩儿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将是这样。


当我们把焦点投向没有尽头的漫漫长路所在的方向时,就不会焦虑了。因为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在这条路上一步步地解决,一点点地进步,这反而是一种获得解脱的方法。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3


保持自己不那么重要的心态,是获得解脱的唯一方法


之前,有位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获得快乐?”我相信他是真诚地问这个问题的。


其实,小梁也不快乐,但也曾经快乐过。到了一定年龄,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曾经的快乐和不快乐,都没那么重要。


比如,请你马上说出生命中最快乐的三个场景,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说不出来的。请你马上说出生命中最痛苦的三个场景,你顶多能记住最近让自己痛苦的三个场景。而曾经真正让你最痛苦的三个场景,似乎也就慢慢淡然了。


所以,当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就会逐渐发现一件事——原来保持自己不那么重要的心态,是获得解脱的唯一方法。


而自己不那么重要的这件事,是经历过许许多多非常激动的快乐和非常难堪的不幸,后来又隐隐约约地忘记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感觉。


当一个人开始关注别人快不快乐,别人是不是建立了一种公平、正义的次序,别人的小孩儿有没有得到关怀时,他一定会释然。就像小梁之前说的,它只是一个方向,永远都不会马上变好,但也不会马上变得很坏。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买基金而不买股票的原因,因为基金混合了很多好与坏的股票,所以它的波幅变化比较小,涨和跌都不太重要,你买了基金就能睡好觉。


当我们不再关心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而关心很多人的快乐与不快乐时,就像买了很多只股票的基金一样,它的起伏会变得比较小——努力也不会好很多,不努力也不会坏太多。如是,你就有长时间保持淡然的可能了。


这也是一个人最终能否活出一脸从容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个人活得从容有什么用?可能是血压可以没那么高,睡眠可以好点儿,朋友可以多点儿,老了有人来看望,年轻的时候有贵人相助……除此之外,几乎没什么好处。


儒家的心法就是超越自我,超越那个不管显得多么高级,不管经历了多少得失的自我。而超越的唯一方法,就是体验过得失后承认一个基本事实——一切都过去了,而且都没有那么重要。


让我们在临睡前想想生命中曾经最快乐的三个时刻,因为这会让你觉得好点儿;如果你实在想不出三个,那就想一个。如果连一个都想不起来,那你曾经追求过的所有快乐,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