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公冶长篇》培育理想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27

孔子的志向

【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有一天颜回和子路俩人在旁边陪着孔子,孔子突然说“嗯,你们都谈一下自己的志向是什么?”“盍”是一个虚词。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路先抢着说到,愿意有辆车、好衣服,然后跟朋友一起分享,哪怕是被用破旧了,也没什么遗憾。一看就是为人很好爽、很讲义气,真有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开颜”的气概。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颜回则比较谦虚,其中“伐”是自夸的意思,就是自己有好的表现,做了好事,不炫耀,不把自己烦恼和劳累施加到其他人身上,跟子贡前边说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意思差不多,只是更谦虚一些,没有子贡那种张扬的态度。所以前边孔子有点打击子贡说“赐也,非尔所及也”,意思是你的想法是很好,可这恐怕不是你能做的到的。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接着子路问,老师请问你的志向是什么?孔子说,让年龄大的人能够生活安定幸福,朋友之间能够相互信任、讲诚信,年龄小的能够得到呵护和爱护。

从三个人的志向来看,虽然都是安天下的想法,但是一层比一层精进,程子注释说“子路勇于义者,观其志,岂可以势利拘之哉?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至于夫子,则如天地之化工,付与万物而己不劳焉,此圣人之所为也(见《论语集注.公冶长第五》)”,孔子的理想可以说达到了“无我无欲”的自然状态,所以程子说是圣人之所为。我们每个人可以自己考虑一下自己的志向、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已矣乎”,是感叹的口气,就是“算了吧,我未曾见过,能看见自己的过错,而主动在内心自我诉讼的”。算是对上边所有人物分析之后的失望,这么多人,学问、道德、志向都没什么问题,只是还没有达到孔子希望的修行的高度,那就是敢于“自讼”,南怀瑾说“就是自己内在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就是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冲动的感情(见《论语别裁》)”。

【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最后算是鼓励弟子们的,说十几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会有一个讲道德的人,对于事的忠、对人的信,都跟我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我更好学一些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