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金色年华554 2018-12-29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萨拉热窝黄昏时刻

从莫斯塔尔到达萨拉热窝已经是傍晚,晚餐安排在山坡之上,

视线非常开阔,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但黄昏时刻的那层薄雾笼罩了由五座山峰包裹之中的各种建筑,

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又是巴尔干的火药桶,

萨拉热窝有多少秘密?

有多少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破旧不堪的火车站

从餐厅出来走下山坡,便能看到那座陈旧的破旧不堪的火车站,瓦尔特击毙特务后飞身跃上蒸汽机车的潇洒闪出眼前,

但是1992年到1995年之间,有长达40个月四面山头布满手持各种现代武器的阻击手封锁萨拉热窝,连打水买菜之人都可能倒于血泊之中,

1972年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以下简称'电影')的导演克尔瓦茨就饿死家中,想想便令人不寒而颤。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普林西普博物馆

一夜暴雨如注,次日上午参观萨拉热窝城区。

车停在拉丁桥附近的亚历布拉大街,街道拐弯处是'普林西普博物馆',

英文标牌上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路.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匃帝国皇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

关于这次刺杀的巧合传说甚多,但奥匈、德、意与俄、英、法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必然要通过战争来解决,

只不过斐迪南之死给了奥匈帝国宣战的借口和理由。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市政厅

几百米外就是著名的市政厅,这是一座黄颜色鲜亮奥匈帝国时代建筑,

《电影》中众多大学生蜂拥而入掩护游击队员跳窗逃跑,

1986年改建为图书馆,

1992年8月炮弹击中引起大火,500万册书毁于一旦,奋力抢救出来2万余本,

1996年开始修复为博物馆,

2014年5月9日对外开放。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老城店铺

萨拉热窝老城称作巴西查尔西亚,形成于奥斯曼帝国时代,

至少有500年以上历史,

青石铺就的街道越走越有沧桑感,各种工艺品纪念品商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特别是用波黑战争遗留的弹壳敲打出来的纪念品颇受欢迎,

我们曾走进一家店铺的地下二层,老板热情的介绍他获奖的许多作品,

想寻找《电影》中那家钟表店却没有结果。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胡色雷.贝格清真寺

胡色雷.贝格清真寺是标志性建筑,1531年由伊斯坦布尔苏莱曼尼耶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同一设计者米马尔.希南建造,

《电影》中瓦尔特和战友们在钟楼上与叛徒和德国党卫军进行了激烈的枪战,最终杀死叛徒击毙德军顺利转移,

但清真寺却在波黑内战中被炮火破坏,1996年在沙特的资助下开始修复,

在瓦哈比派的影响下整个基调演变为白色。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塞比利喷泉广场

老城巴什察尔希大街中央有一处塞比利喷泉广场(Sebili),

1753年奥斯曼时代所建,'建在水流过地方的建筑',

广场中央有八角形的喷泉出口,不时有游客接水漱口洗手,

据说全城曾有300多处泉水可供穆斯林教徒饮用净身,现在遍地落满了鸽子与游人嬉闹,又被叫为'鸽子广场'。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耶稣圣心教堂

萨拉热窝被称作巴尔干的'耶路撒冷',

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共处一市,耶稣圣心教堂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堂,

完成于1884年到1889年的哥德式建筑风格,州旗、市旗、市徽悬挂于双塔之上,

门前专门辟出方形石材地面上鲜红血迹斑斑,悼念1993年一发120毫米迫击炮弹炸死伤67人的惨案,

还有那幅巨大的照片上:老妇人激奋的向联合国维和士兵哭诉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教堂前的哭诉

波黑战爭是二战后欧洲发生最大的局部战争,就在我们身边的、同时代的1992年至1995年期间,

总共430万人口中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85%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亿美元,

历史证明:由民族矛盾引起的战争往往伴有大规模的种族屠杀,

二战中德意扶持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屠杀和驱赶了几十万塞尔维亚人,

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穆斯林人被屠杀强奸的惨案,结下了世代怨仇。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三个民族少女

萨拉热窝老城街道有一处地理标记点,导游告诉大家这里是巴尔干东方和西方的分界处,

尽管都是斯拉夫民族,东部受拜占庭、希腊的影响信仰东正教形成塞族,

西部受奥匈帝国影响信仰天主教形成克族,而穆族(又叫波斯尼亚人)则是奥斯曼帝强迫昄依伊斯兰教的塞、克族人,

波黑的独立公投是占人口比例31.4%的塞尔维亚人抵制并没有参加的前提下举行的,

波黑3月3日宣布独立,欧盟4月6日、美国4月7日先后承认波黑独立,

因为它们早就痛感亲东方的南斯拉夫块头太大了,

所以不惜动用飞机大炮直接参战,在加上已经独立的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世代怨仇,便造成人间惨剧发生在当今文明的时代。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热情的青年运动员

当晚入住临近机场的五星级酒店,设施明显现代化多了,前厅开阔明亮,

一群青年运动员很热情的与中国人拍照,

4部观光电梯上下飞梭,配套的温泉广场很棒,

买两袋花生米3瓶红酒,于10层阳台小酌两杯,

眼看着一楼盛大的婚礼热闹到深夜,

心里却在感叹:国家的概念遭到颠覆,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萨拉热窝有轨电车

波黑全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

而这么复杂的名称还仅仅是历史地理概念,实际上由波黑联邦(穆克联邦)、塞族共和国和布尔奇科特区两个政治实体构成,

穆族、克族、塞族各选出一人组成主席团,在任期4年内每人8个月轮流值政,

但是两个实体均有各自的政府、军队、警察。

塞族共和国的法定首都是萨拉热窝,而实际首都在巴尼亚卢卡,

所有国际性的文件均需主席团3人共同签字方能生效,中国与波黑旅游双方免签的协议就因为签字不全拖延了8个多月。

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对传统意义“国家”的理解。

谁来保卫萨拉热窝——巴尔干之波黑(二)

街头的竞选广告

塞尔维亚共和国现任总统米格拉德.多迪克这样说:'波黑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是不可接受的,波黑曾被视为小一号的南斯拉夫,如果大南斯拉夫都不能幸存,小南斯拉夫怎么可能?'

《电影》中德国党卫军上校霍夫曼费尽心机、终遭惨败、失落之极、感慨而谈:'瓦尔特就是萨拉热窝这座城市'。('瓦尔特'是铁托在共产国际时用的假名。)

人民一定会用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萨拉热窝!

201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