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的变化只靠制约(克制)它的气还不够,还必须要了解其处于不同方位时的正常与不正常的分布。 也就是说,每年所属的“地支”正好处于“五方”的正位时,即:
我们就知其为“当位”之“正气”年。
换句话说,也就是, “水”运又遇正北的“子”位;
就是说,由于这些年头的“天干”与“地支”的“五行”属性是相同的,并且相会合于“五方”的正位之上,故气候会平和,一般也不会引起什么疾病发生。即便是有时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话,疾病往往也比较轻微。 这种“干支”“五行”相同的年份,就称为“岁会”或“岁会之年”。
摘自张延生《易与和谐》五运六气
而遇到“地支”是寅、申、巳、亥之年时,这些“地支”方位都不在“五方”的正位之上,我们将其称为“非其位”。
这些年的气候一般都是不正常的。又称其年为“邪气”年。往往它所引起的疾病也比较严重,并且病情变化得多也快速。
如果, “土”运年遇到“太阴司天”、 “火”运年遇到“少阳司天”、 “火”运年遇到“少阴司天”、 “金”运年遇到“阳明司天”、 “木”运年遇到“厥阴司天”、 “水”运年遇到“太阳司天”,
这是“五运”之气与“司天”之气性质相同并相会合。这种相合的情况在《天元册》中被称作为“天符”或“天符年”。
岁会年、天符年、太乙天符年所对应的气候与疾病 摘自张延生《易与和谐》五运六气
如果,既是“岁会”又是“天符”的年份,我们又称其为“太乙天符之会”。
其中,
“太乙天符”就如同是贵人。 遇到“天符”之邪时,发病急速而且比较危险;
又由于“少阳相火”为“主气”,为“君”,而“少阴君火”为“客气”,为“臣”。 “少阴君火”作为“客气”加临于“少阳相火”的“主气”之上,是“君居臣”位。为顺。其发病比较缓慢且危险性小。 如果,“少阳相火”作为“客气”加临于“少阴君火”的“主气”之上,是“臣居君”位。为逆。其发病会急切且危险性也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