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人体健康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 维生素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 脂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E(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B族,包括B1(抗脚气病因子)、B2、烟酸(抗癞皮病因子)、B6(抗皮炎因子)、叶酸、生物素、泛酸、B12(抗恶性贫血因子),还有维生素C。 任何一种维生素素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缺乏时会出现相应的营养缺乏病,比如Va缺乏会有干眼症,暗适应能力下降,B1缺乏会得脚气病,Vc缺乏会得坏血病等等。每一种营养素都有相应的摄入量标准: 1.平均需要量,侧重于群体的需要量。 2.推荐摄入量,满足大部分个体人群的需要量。 3.适宜摄入量,满足所有个体的需要量。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摄入量的上限。 比如成年人钙的推荐摄入量是800毫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2000毫克。一旦达到和超过摄入量的上限,会有中毒和过量的风险,所以任何营养素都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要按照身体的需要确定补充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不懂的可以咨询专业人士,不要随意补充,而且最好的来源是食物,出现特异性缺乏可以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