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安FM | 说说上学那些事儿。

 随风而舞的叶 2018-12-29

说说上学那些事儿 来自拾点拾句 10:02

文字:邹吉梅     声音:沐风


华中师范老年大学开学了。开学第一课是学唱京歌《中国脊梁》,随着悠扬的胡琴声,我的思绪飞向了窗外的远方。


“爷爷七岁去逃荒,爸爸七岁去讨饭。今年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上学堂。”这是我小学课本上的童谣,也是那个时代三代人童年的真实写照。


我是年底出生的,因此比同龄人上小学要迟一年。六二年我才上小学。那时姊妹还不多,家里说不上富裕,但也还过得去。只是我们姊妹三个都是女孩儿,读书却遭到了非议。与我同时上学的女孩儿读了小学三年级后,几乎全部辍学,早早的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而我父亲跟别人不一样,他让我继续读书。我也没辜负父亲的希望,连年学习成绩优秀,奖状贴满了一面墙,很得父亲的赞赏。他承诺“梅,你只管读书,不管读到哪里,我都供你学费。”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我读完小学、初中又毕业了。我家姊妹从三个增加到六个了,而且其中有五个是女孩儿。全家人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缺粮款连年攀升,都近两千元了,在那时可不是个小数字。村支书找上家门了,跟我父亲商量,让我去当民办教师以减轻家庭负担。我父亲没有吭声。我的几个远房亲戚也来劝我父亲,“姑娘都是人家屋里人,读了书也白读,何必把好事给别人。”我父亲很生气,他说“我家姑娘跟儿子一样对待的,读书对她们一生都有好处,她们将来也一样侍奉我。”亲戚们自讨无趣,悻悻地走了。


我就读初中的学校是宜都三中,学校领导知道我家的情况后,实在不忍让一个喜欢读书而且读得好书的学生辍学,派老师专程到所在公社做工作,让他们推荐我继续读高中。


眼看新学期就要开学了,我还没收到入学通知书,我和父亲都十分焦急。经打听,高中入学通知书就在大队支书手里。我父亲一次又一次上支书家讨要入学通知书,大队支书才很不情愿地把通知书交给了我父亲。当我父亲把上高中的入学通知书交到我手中的那一刻,我咬紧嘴唇,一字一顿地对我父亲说,“爹,我如果读不出个出息来,就不配做你的女儿!”


两年高中学习,那时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高,但我的门门功课都是优秀。高中毕业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必须回农村锻炼两年后,才能根据表现推荐上大学。连读高中都如此艰难,推荐上大学对我来说根本无法想像。


回到农村,我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敢怠慢,插秧割谷挑草头,样样抢着干。不到两年,我当了劳动模范,也当上了团支书。一个偶然的机缘,七四年底,我走上从政之路,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这并非是我的初衷,我的愿望是上大学。


机会终于来了,而我却因工作在身,没有充分准备的机会,于七七、七八两年参加高考落选,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我上大学的愿望却从未泯灭。八四年春,机会终于再一次眷顾我,我当时已在县团委负责人的岗位上工作了六年。县委推荐我参加成人高考,我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孩子刚满一岁。机不可失,我毅然决然将一岁的女儿托付给婆婆,重拾久违的课本,参加复习备考。经过三个月的集中复习,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宝贵的两年大学学习中,我离开家人和年幼的女儿,每月往返于武汉和宜都之间,克服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每一门功课,终日奔波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如饥似渴的吮吸着高等科学文化知识的养分,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与喜悦。


两年的大学生活实在是太短了,短到我还没上够就毕业了,我深感遗憾。2010年初,我退休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想再上一次大学的愿望愈来愈强烈。终于机会来了,我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华师老年大学,在那里学习《现代诗创作与鉴赏》、《声乐》、《京剧》等自己喜欢的专业,如痴如醉。我喜欢大学幽静的学习环境,更喜欢大学的学习氛围。有时参加一些自娱自乐的演唱会,偶尔也拿起笔写一两篇习作,甚是惬意。虽然孩子们也劝我不要太过劳累,我却乐此不疲。


因为,我喜欢上学。


最后,祝在认真听我说的你,晚安,好梦。


每晚拾点

送你拾句

拾点拾句

微信号:sdsj1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