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鼓汇邻里情

 干活活着 2018-12-29

    太平鼓队队员们一边击鼓抖环,一边腾挪跳跃。

    ▲在练习太平鼓的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邻里情。

    ▶队员们在家中,听老刘讲解太平鼓的动作。

    ◀每天早上,队员们都会到社区小公园练习太平鼓。

    老刘看队员们的鼓旧了,帮他们重新绘鼓面。

    ■本报记者 褚英硕/文 张立朝/摄

    “咚咚,咚咚咚……”昨天,在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石门营五区的小公园里,一群人左手拿太平鼓,右手持鼓槌,一边击鼓抖环,一边腾挪跳跃。队员们成双成对轮番上前,随着鼓点节奏变换着舞蹈动作。尽管已是数九寒冬,他们跳得却格外起劲儿,成了社区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支队伍是石门营五区的太平鼓队,共有18人,队员中年龄最小的47岁,最大的70岁。虽住在同一社区,但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来自西龙门村,有的来自圈门村,还有的来自龙门社区,大家都是因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到石门营五区的。”队长张会梅说,原本不相识的邻居因太平鼓而结缘,成了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亲人。

    站在队伍旁,一边打着鼓点一边指导着队员们动作的人,名叫刘春义,是给队员们传授技艺的老师傅。老刘的老家在圈门村,是京西太平鼓的发源地,他从8岁起就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习太平鼓。“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打太平鼓,每到节庆日,只要有人在村头咚咚地敲起鼓,街坊邻居就会闻声而至,一起尽情地‘耍’起鼓来。”老刘说。

    2012年,老刘搬进了新楼房,虽说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总觉得生活中缺点什么。“街坊邻居互不相识,想要找回以前在村里打鼓的那种感觉太难了。”一次偶然的机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得知老刘会打太平鼓,便向他提议在社区成立一支太平鼓队,由刘春义来传授技艺。老刘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太平鼓队一成立,就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老刘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

    6年来,无论寒冬酷暑,队员们每天都会在一起排练,队员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70岁的张清源就结识到了无话不谈的老哥们儿王西宏。“我家有一幅长3米的十字绣画,想挂在客厅的墙上,可要想一个人挂上去太难了,我这老哥们儿主动过来帮忙,俩人忙活儿一下午才挂好。”张清源说,像这样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太多了,就连谁家产生了小矛盾,也是队员们帮忙调解的。

    几年前,老刘因心脏不好住进了医院,队员们都惦记着他,去医院看望他。出院后,因身体原因,老刘不能继续跟着队伍一起排练了,便当起了指导员,帮队员们编排和指导动作。

    “就算现在我不能跳了,能看见队员们跳,我就觉得心里畅快高兴!”老刘说,对于他们来说,打太平鼓不仅是为了传承非遗、强身健体,还是邻里街坊之间沟通感情、融洽关系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