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创作也要接地气

 江山携手 2018-12-29
 

    故事创作也要接地气

 

     --------故事创作之我见

    http://blog./u/wubangguo/227457.html

 

    

 

   “地气”是什么,就文艺创作来说,“地气”就是生活。故事是写生活的,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所以说故事创作也要接地气。
  
  可现实中,经常听到一些写故事的朋友说,发了几个故事以后就黔驴技穷,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鄙人认为也许是走入了闭门造车关门编故事的误区了。常听人说故事是编出来的,以为故事就是关起门来瞎编,有的人一天可以编好几个,情节编得越离奇情感编得越纠葛场景编得越刺激越好。其实不然,故事不是瞎编的,人物也不是瞎杜撰的。瞎编的故事不仅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没有艺术感染力,也没有生命力。尤其是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今现在,读者越来越挑剔,不是好忽弄的。随着广大读者阅读欣赏水平的提高,对故事创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乎,故事作者也应该沉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去吸取营养,寻找素材,寻找灵感。
  
  故事是文学,也是艺术。故事和所有的文艺作品一样,它的艺术构思离不开想象和虚构。当然,故事创作是需要灵感的。如果没有灵感,作者的艺术构思就很难展开,虚构想象和艺术概括就很难顺利进行。灵感从哪里来?灵感的产生主要决定于作者对生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越是熟悉生活,对生活的激情越饱满,表现这种激情越强烈,创作灵感就会越旺盛。
  
  自然有朋友会问:你所说的生活,是不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才算是深入了生活?是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才算是深入了生活。比如你写农村写农民,就要知道当今的农村和农民是个啥样;你写工厂写工人,就要知道当今的工厂和工人是个啥样。故事写作与小说写作一样,是需要一块曾经的根据地的。
  
  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有的人没历过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却写出了那个时代那个环境的作品呢?原因有二:一是作者心中有一块曾经的根据地;二是作者发现和获取故事情节的途径是什么。比如说,从新闻报道的真人真事中去发现和提炼情节;从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事件中去提炼架构故事情节;从道听途说的趣闻逸事中改造生发出故事情节;另外还可以通过作者个人的丰富想象、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加入自己对生活的见解,虚构似真性的情节。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有生活,要到生活中去。
  
  《为了一个约定》就是一部既来源于生活,又表现了当前百姓关心的生活热点的主旋律的作品,同时又是一部充满人情味和人性的作品,主题、立意、情节的艺术构思、思想等都有其新的亮点。
  
  故事人物不多,其人物生活中处处可见,都是来自于平常的百姓生活之中。故事虽小,但涉及到上访、“贪官”、拆迁等一触即爆的敏感点,涉及到当今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说,故事的主人公原型均来自真实的人物。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孩子们天天需要淌水渡过一条河才能上学,非常危险,许多家长就不想让孩子读书了。可有这样一位乡村教师,为了不让一个河那边的孩子辍学,就光着赤脚无论春夏秋冬天天背着孩子过河来上学,一背就是20年。这个真实的教师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我一定要把他写进自己的文学作品里。让他的精神去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于是,他就成了《为了一个约定》中的主要人物“刘大山”的原形。
  
  在如今这个年代,有些人在兢兢业业的立足本职工作,可有的人却在绞尽脑汁巧心钻营着自己的官道。报载某地有这样一位官员,为了迎接新的领导的上任,决心借开发乡村旅游为名,修一条柏油马路到这位即将上任的领导的家乡。于是,这就有了我故事中左军的原形。
  
  时下,正是各地领导换届的时候。最近有报道,省级新党委常委中,就有75人当过知青,可见有很多曾经下过乡当过农民的知青成了现在百姓的父母官,成了国家的人才和栋梁,他们肩负着人民赋予的重任。这一届领导从底层上来,吃过苦耐过劳,了解社会底层的情况,很知百姓的艰苦和冷暖,也很想为一方百姓办点实事。于是,一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就是作品中的李耕。
  
  刘大山、李耕、左军,作品中的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人物有了,故事情节如何设置,如何进行艺术构思,这也要有生活的底蕴。所以,善于发现生活中典型的矛盾、事件、人物行动是作者的一项艺术才能,也是作者创造性劳动所必需的基本功。
  
  现在人常说,看电视剧,两分钟抓不住你,你就要换台。那是什么不好,故事不好。看故事更是,要前面几百字抓不住你,你就会弃之,觉得不好看。
  
  《为了一个约定》的开头,就把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李耕推到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旋涡之中。与这个城市有着深厚感情的李耕,回到了自己曾经下过乡的老家就职。第一天上班的路上本想边走边看看这个城市的变化,没想到竟碰到一伙农民在上访告状,一听口音,这伙农民不仅是自己下过乡的老家那边人,而且他们要告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李耕。
  
  故事的开头以最新的视角和百姓最关心的敏感话题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紧接着李耕在了解他们上访的过程中,莫名其妙地与他们一道,被一辆大客车返送到了他曾经下乡任教的大屋山。刚上任的市委书记,上班第一天就稀里糊涂地被甩到了这个荒山旷野,这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极大的悬念。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扑朔迷离,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去分析了。我只想说的是,我们要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如何通过艺术的假定性加以虚构,从中表现出艺术的真实。
  
  故事情节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从哪里来,最主要的还是靠作者的生活积累和人生经验。要写出有生活实感的故事,让人们感到日常生活的真实亲切,让读者以不同的方式亲历、体味,并从中探寻生活的至理明义。
  
  在《为了一个约定》里,刘大山原本只是大屋山一个普通的支教教师,他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他放弃回城奔前途的机会,坚持了20年,天天在山里背孩子过河上学;并且,他还让自己的儿子接着“背孩子”,永不放弃。如果刘大山也出山了,他肯定也跟李耕、左军一样,也许已经当上了地方父母官,但是他没有那样做,他的牺牲精神及人格魅力是非常感人的,刘大山的人物形象就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百姓。当记者问及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时,他没有豪言壮语,回答很简单,六个字:为了一个约定。没想到,就这一句话,让李耕感慨万千、让左军惭愧不已,他们看到了一个平时语言不多又憨厚质朴的山村教师的崇高人格和灵魂。我们只要到生活中去,就会发现千千万万像刘大山这样的人,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
  
  我写故事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自1987年第一篇故事《审椅子新传》在《故事会》发表后,自己就一头扎进了故事的创作之中。看到了故事创作的方兴未艾,看到了故事报刊的繁荣和兴衰,也看到了故事创作的未来与美好。
  
  时下常听故事界朋友在说:“故事会衰亡”。本人不这么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只是看你如何深入到生活中去。试看《故事会》办了500期,发行依旧几百万份,原因是什么,用《故事会》主编的话说,500期就发了一个故事-----做人。做人是什么,不就是生活吗?这就是当今很多影视剧包括曲艺作品创作要到《故事会》去找故事的原因。
  
  当今的故事已经成了一切文学艺术进行再创作的母体,可见故事的举足轻重了。本人前不久在中宣部的“中国文明网”看到上面转载了“新华日报”2012年6月7日的文章,题目是:韩国,讲故事讲出4000亿文化产值。
  
  摘录文章几段话:
  
  5月9日,当记者走进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时,院长洪相杓中文致辞的标题是——用无限故事的力量来创造韩国。
  
  洪院长用诗一般的语言写道:当今世界走过了信息化时代,迎接着创造型经济时代。无形的想象的力量让故事凝聚,进而成为文化,产生附加值。
  
  没有故事,就很难有文化梦想的绽放。难怪韩国提出“故事强国”、创造“百年感动作品”的宏大目标。
  
  故事前程万里,故事大有做头。我们是一个故事作者,就要创作出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故事作品。
  
  故事创作要到生活中去,要去接“地气”。
  
  

 

 

(为即将面市的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辑出版的《中国好故事》一书所撰写的创作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