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宋庆艳图书馆 2018-12-29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近日,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开播戳中了一大票”宋迷“的心。

光听这剧名,第一联想到的就是李清照的词。不过也对,主题曲中的作词人,其中就是李清照——

还有剧中的场景,处处充斥着宋代美学。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开篇让人不禁想起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中挑担子、扛着货架的商贩,赶着毛驴的路人——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嘱咐人们多穿衣的打更僧人——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街边做早点的夫妻——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睡在爹娘身边的小孩——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勾勒出一幅千年前宋代百姓生活场景:早早出门,无声的忙碌。除底层老百姓生活外,官宦世家日常也很宋韵,像投壶: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富家小姐们练习插花: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调香: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擂茶: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剧中小蝶和明兰拿出好多布袋子在瓦罐里捣碎,就是在擂茶。擂茶实际上是一种饮料,擂制而成,所以取名擂茶。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宋代盛行此茶,宋朝耐得翁《都城纪胜》及吴自牧《梦粱录》中就有“擂茶”、“七宝擂茶”的记载。

还有,后宅内闲来无事聚客吃流水席: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再有,就是前几集反复出现的——燕云十六州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它是中原与北方的重要屏障,具有比较重要的战略价值。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在938年,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所以,北宋开国,燕云十六州就不在宋朝之手。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宋朝就一直想收复燕云,并为此发动过战争。直到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

由此推断,剧中幼年时顾二有志收复燕云十六州,故事应发生在1122年之前,也即宋徽宗之前。

那么,究竟是1122年之前的北宋哪个时期?剧中出现的”朝堂之事“中皇帝被臣子谏言,要求过继宗室子弟立储君: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皇上无子嗣,且群臣居然敢在朝堂上对他拉拉扯扯,让人想起宋代历史上著名的绝户皇帝——宋仁宗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推断时间,大概得知:《知否》的年代很可能是宋仁宗末年。

宋仁宗赵祯,现代人看来他在历史上丰功伟绩没多少,但他所开辟的那个时代,真的是我们向往的时代。

来看看属于赵祯时代的大牛人:首推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复姓两巨头——欧阳修和司马光;还有变法巨匠王安石,黑面龙图包拯,科学领头羊沈括,武将狄青、婉约词人柳永……

相对弱势点的范仲淹、曾巩、韩琦、晏殊……文武皆有。难怪明代李贽认为:仁宗一朝,“鉅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试想,能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牛人,若没有一个好皇帝,中华历史上极度璀璨的盛况还会发生吗?肯定不会。

说一个事件,看看宋仁宗的为人。

公元1063年,54岁的宋仁宗去世。消息从皇宫传到街市,开封街头的一个小乞丐,起初一愣,接着竟放声大哭,踉踉跄跄就往皇宫跑。谁知宫门外早挤满了人,褴褛的乞丐、斯文的书生、稚气的小孩……哭做一团,披着白麻,烧着纸钱,给皇帝“送别”。

第二天,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城市上空,以至天日无光。

消息从大宋传到辽国,彪悍的辽国君主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你说什么?他老人家怎么就过世了?”

说着眼泪就掉下来:“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700年后,看谁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从贫民到敌人,都舍不得他死——皇帝做到了这份上,大有“偶像巨星”之势。

只是,宋仁宗有一项到死也不瞑目的哀恸,就是:一生无子。到最后不得不立宗室之中的赵宗实为继承人,即后来的宋英宗。

这也就有了剧中我们看到一幕:臣子们逼着收养子。也为后续剧情皇位之争中,站对了队的顾二得以发迹,从而有能力迎娶明兰埋下伏笔。

儿子刚死就被大臣逼收养子!《知否》里的皇帝咋回事?

不过,凭心而论,仁宗真的是我大宋最为杰出的守成之君。从一般文史上对赵祯的描述上,赵祯算是比较怂的,对政事,对臣子总是显得不那么霸气,其实也不然,赵祯还是较为有主见。

他看似一直听从臣子意见,实际上他听从的大多都忠实之士,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他的眼光确实独到。

或许他不算是唐宗汉武的千古一帝,但他所治理下的大宋,从从天圣年间到嘉祐年间(仁宗在位时间较长,共有九个年号),蒸蒸日上,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都达到宋代顶峰。

于是,才有了王安石、包拯、范仲淹、苏轼……牛人齐聚的一幕,也有了历史上宋韵风流的回响。

而这样一个国家在当时完全可以称为——超级大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