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锦鲤的年代,却写满他的高冷×狂热!

 d大羊 2018-12-30
最城市|一方水土 一方人

原创城市影像

第31期



“ 我真不明白

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习艺术

这个世上有资格谈论艺术的

第一就是你们中国人

……

假如生活在中国

我一定是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


1956年,57岁的张大千

终于在法国如愿见到75岁的毕加索

两人一见如故

当亲眼见证张大千

仅用中国式看似简单的挥毫泼墨

便呈现笔力苍劲、深浅有致的姓名时

毕加索,这位世界公认的

二十世纪最伟大艺术天才顿时不淡定了

于是,便诞生了那段经典对白。



牛耕|书法家

Made in 开封


『最城市THECITY』原创影像,请尊重版权,转载须授权



 1 

“我从六七岁开始接触书法

虽说没有拜师,没有师承

但我周边的一些同学,一些老一辈的书法家

他们的书艺、人品,都一直在影响着我。”


初识牛耕的人,应该都会有个共同感受

慢热、沉稳、低调、严肃

常常思考很久,才会慢悠悠的交谈一句

好像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别处借来的

格外珍惜,却又字字珠玑

唯有相交已久的朋友才知道

其实这貌似高冷的汉子

内心却藏着一团烈火

只是被悄悄藏在了写满内敛的面容之下

唯有夜深人静、四下无人

他才会在自己的小书房里

以笔为柴、墨为油,尽情释放,燃烧自我。



开封的冬天,北风凛冽、寒意刺骨

呼啸的冷风顺着破损的窗角

不停钻进牛耕的小书房里

面对书案,提起毛笔,蘸饱墨汁

他在心里默默呐喊:燃烧我的卡路里!

于是,激情四溢,笔走龙蛇

瞬间进入无我之境

即便是寒冬腊月,小书房冰窖一般

他也竟能整天整夜的写出一身热汗

这样冬日寒风作伴,几乎成了创作日常

“干脆叫「晓风堂」吧!”

于是,他决定用这个斋号

来记忆这珍贵的过往。


牛耕书法作品


喜欢隶书的莽苍厚重,气势磅礴

他一度迷恋其中,无法自拔

在快要四十岁的时候

连续两年

他几乎每天都花20个小时泡在书房练笔

朋友们说他是大器晚成

他却坚持,没有练到自己满意,就决不出去

牛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那个时代,没有锦鲤!



 2 

“开封文化底蕴深厚

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

特别书法方面,从宋代就是非常辉煌的时期

一直到清代、到民国

开封出了很多书法大家

一直到现代,开封的书法氛围都特别好

传承继承的也很好

更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的

首批中国书法名城。”


作为一个内心细腻的骨灰级书法颜控

他对自己严苛的有些过分

这么多年,沉浸式的修行书法

在没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之前

从不参加任何展事

他觉得那不是自己心里的牛耕。


牛耕书法作品


像极了一个动不动就闭关修炼的武林高手

对手只有自己

江湖的快意恩仇于他来讲

仿佛没有一丝一毫关系

每天唯一挂心的,就是

怎样不停突破自我,到达崭新的境界

几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

一朝出手,便是乾坤霹雳


牛耕书法作品


对于书法作品的创作

他偏爱相对难度更大一些的楹联

四言、五言又或七言

书法创作字数越少,就越容易露出马脚

书体风格、墨色对比

一个细节的小小失误,就足以毁掉一幅作品

可他就是偏向虎山行

迷醉于自虐式的“痛苦”创作

其中幸福,不足为外人道也!


牛耕篆刻作品


有人说

书法是人类表现自我情感的一种线条艺术

因此,酷爱隶书之莽苍、朴实、厚重的牛先森

情感丰富却又质朴实在,有不折不扣的真性情

成为篆刻高手

就是源于不愿麻烦别人帮自己刻章

于是潜心学习,结果一不小心

就成就了方寸之间的万千气象。


 牛耕篆刻作品


在屡获国家书法大奖之后

面对四处伸来的橄榄枝诱惑

他的选择,平平淡淡回到故土

踏踏实实继续终日与笔墨为伍

做一名非黑即白、安安静静的美男子

理由依然简单到令人发指: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方水土一方人!


牛耕篆刻作品


“我从小出生在开封,生活在开封

我感觉开封很好,很适合我

它的节奏很慢,对搞艺术的人

特别是对于我来说,很适合

所以说我就和领导和朋友们讲

我哪儿都不去,开封挺好!”



书法家牛耕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级研修班成员

2015年被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作品展获最高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