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门匾上为何有个箭头, 已经存在200多年了, 原来是他!

 鹿文康金 2018-12-30

字数:954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故宫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叫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所以故宫现在被修葺的金碧辉煌,不仅如此,即使现故宫已经基本不剩下什么可以移动的东西了,但是安保措施依旧做的很好。但是在隆宗门的牌匾上有个生了锈的箭头却成了煞风景的特色,传言已经存在了两百年之久了。

清朝就是满族人打倒汉族人之后成功入关,最终建立起来的王朝。他们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以及全国上下的一致性,强制要求所有人剃发易服,有了这些外在的体现之后,原先明朝的后代也渐渐接受了这种思想的桎梏,但是这些人仅仅只是百姓。因为无论是谁当皇帝,只要是不糟害百姓,百姓基本上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不满意清朝的统治,于是在私下组建了一个反清复明的组织。其中闹腾的最厉害的就是白莲教。

其实很多人对白莲教都有误解,以为它是因为清朝入关而兴起的教派,其实不是,因为早在我国的唐朝时期,这个组织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人家一直信奉佛教,而且敬拜祖先,也没有危害统治者的权利,所以唐朝皇帝也没有多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转眼,清朝入关了,原先很多人对于清朝存在着很大的抵触情绪,所以该组织也转型开始帮着百姓去争取利益,但是说白了里边也少不了其他的含义。在元朝和明朝时期,白莲教就已经带领百姓发动过多次农民起义了,所以它们在农民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到了清朝之后,因为白莲教一直主张反清复明,所以遭到了清朝的打压,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没有将其全部灭干净。

在嘉庆十八年,白莲教还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当时皇帝去木兰围场狩猎,于是很多人都前去护驾,皇宫当中的守卫变得松弛,正在这个时候,白莲教看准时机,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打听清楚皇帝出行的时间,以及防御弱点,他们打算在皇帝回京途中占领紫禁城。

为了保证胜利,白莲教和天理教还联手,一个攻打西华门,一个攻打东华门,但是天理教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还是全军覆没了。西华门倒是进去六十人左右的白莲教教徒,在即将进入隆宗门的时候,被太监以及御林军拦下关在了大门外。后来这些人听说大部队的增援到了,于是在撤退的时候,将箭射在了门匾上,嘉庆皇帝为了让后代铭记历史,下令不许拔下箭。所以这个箭也就一直遗留在门匾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