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A股影视行业的十大热点事件

 烟_灰_灰 2018-12-31

作者:锋芒智库

2018年围绕在“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税收风暴”等等负面关键词争议不断,无疑搅乱了大众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其一是负面印象以偏概全,遮盖了行业中的正能量;其二是对影视“寒冬”的格外添油加醋,而忽略了整个资本市场今年大环境下行的影响,以及多数影视公司在逆境中仍保持盈利的事实。

华谊兄弟:崔


市值(2018年12月21日收盘,下同):135.83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44.14%

成立于1994年的华谊兄弟,正好在今年迎来又一次“本命年”。

虽然笔者很想在华谊兄弟的业务与电影项目中找出别的关键字来定义这一年,但无奈于崔永元事件的影响实在太大,崔本人又不断大张旗鼓地将华谊兄弟视为主要目标,甚至在微博不断po出华谊兄弟的股价截图,这一切都将华谊兄弟置于整个炮轰事件的风口浪尖。

这一点来说,华谊兄弟与唐德影视遭遇基本一致,资本绑定重量级明星、导演在前几年尝到的甜头,纷纷在2018年反噬。

2018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3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45.38%。扣非净利润则增长了133.76%。业绩来说中规中矩,并无特别的“寒冬”或者逆市上扬的趋势。四季度华谊兄弟计入收入的电影项目大概有票房均为2亿以上的《胖子行动队》《找到你》,以及尚未上映的《云南虫谷》,显然不太可能像去年一样同时爆出《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两匹黑马。

“去电影单一化”的口号给华谊兄弟带来了很多口水。“去电影单一化其实是指去电影利润贡献的单一化。”王中磊对此进行过多次解释。相比万达电影,华谊并不拥有强力的院线资产来形成全产业链,它们的做法是将“实景娱乐”发扬光大,依托华谊多年的电影IP积累,试图像国外的影视巨头一样经营自己的线下主题公园。

但目前,国内的实景娱乐始终面临的问题在于:一是IP品牌号召力不足,二是运营水平的差距,三是“地产化”的质疑。对华谊而言,2018年是实景娱乐业务正式“开张”的一年,苏州、长沙的电影小镇陆续试运营,冯小刚电影公社则已经运转成熟,虽然在整个公司的层面目前营收有限,但实质性的进展还是值得一定的期待的。

至于今年“崔”这个关键字什么时候真正成为过去时,还是未知数。

万达电影:组


市值:410.59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32.55%

资本市场方面,万达电影从去年至今始终在忙活同一件事:重组。万达影视并入万达电影的重组方案从去年至今经历了多番变化,股票停牌将近500天,万达影视从2016年初始包含传奇影业的巨额估值,到去年7月,万达电影正式重启重组,交易价格120亿元,今年6月,万达电影更改重组方案,改为拟用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万达影视96.8262%的股权,交易价格为116.19亿元。

12月12日,万达电影再次公告,宣布股东大会通过了修改后的重组方案,重组标的万达影视的估值再度减少至110亿元,对赌期延长到4年,王健林及一致行动人承诺上市后长达3年不减持。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影视行业资本市场早已经历巨变。万达电影的重组计划也一再推迟,估值不断下调,延长业绩对赌期至4年,追加业绩承诺,新方案的种种变化也都是在匹配不断遇冷的大环境,增加重组的诚意。

从万达影视2018年参与的电影项目来看,收获颇丰的是作为出品方的《熊出没·变形记》《唐人街探案2》,还有低成本获得3.75亿票房的《快把我哥带走》;联合出品的《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两部年度爆款,总体来看成绩不错。

在院线市场上,万达电影的地位已难撼动,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公司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573家,银幕5,062块,累计票房81.5亿,国内票房占比全国总票房达到13%-14%。并且万达院线多布局于高端市场,拥有超过10万个IMAX银幕的座位,是第二名的6倍,票价较高,单银幕产出自然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前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表示,将保持每年80-90家的建设速度,继续扩张院线版图。

成为国内电影全产业链巨无霸,对万达电影来说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得不去达成的目标。院线位于产业链下游,相比上游业务更为稳定,与整体票房市场规模高度相关;而重组标的万达影视则位于产业链上游,产业链打通后,新的万达电影无疑将成为国内最强大的电影势力,而在今年年初,阿里就已经以47亿元战略投资万达电影成为第二大股东,如今淘票票在线票务、联合发行领域极为强势,与万达的上下游产业链更能够形成互补。

问题在于,万达的重组计划面临着太多困难。但可以预见的是,重组成功的那一天必然是一个超级巨人的诞生日。

光线传媒:归


市值:230.58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23.47%

2018年并未有太多新闻围绕在这家电影公司身上。只有在年初时,出售全部新丽传媒给腾讯,获得约20亿元投资收益成为一段时间的头条,并且将公司一整年的财报业绩都覆盖了。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2.85亿元,同比下降17.05%,归母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3.70%,但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反而下降了12.85%。

针对2018年影视行业面临的资本“寒冬”,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各种场合发表过许多讨论。以笔者综合来看,或许可以概括为:这是资本的寒冬,但并非是电影内容的寒冬。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确实影视行业过了投资的高峰期,也过了它估值的高峰期,下一个高峰还没有到来,我们正处在一个谷底。”在上海电影节期间的影视峰会上,王长田说道,“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里面,说不定有几千家的影视公司可能要倒闭。”

但另一方面,他又经常提到好的内容在当下的机遇。11月份的FIRST电影馆某沙龙活动中,王长田说:“市场现在只是暂时的阶段性波动,不会持续下去。对于做内容的人来讲,现在的时机比以前更好了。”“现在是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诞生最好的时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比我们现在此时此刻更加需要年轻人。”

曾经“内容为王”是光线传媒的金字招牌。而在寒冬之中,光线传媒要做的,或许就是“回归内容”。

从这一年光线传媒电影实际成绩来看,既有《一出好戏》《超时空同居》这样超过预期的大卖黑马,也有《昨日青空》《大世界》等动画的不温不火,《动物世界》显然贡献了上佳的电影内容质量,但5亿左右的票房也并未达到预期的程度,这或许是一个需要观众与电影公司同步成长的时代。

另一边,光线传媒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有了眉目,那就是与猫眼电影的合作。成为大股东一年后,光线与猫眼在12月11日签下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联合投资、制作、宣传、发行电影及电视剧,电影兑换券服务、广告服务,媒体及其他形式的广告资源购买等方面展开合作。以往在发行等领域光线与猫眼配合协调不一致的情形今后或许会转变为统一发力。

中国电影:正


市值:268.29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3.38%

在“2018年电影发行成绩单”一文中,笔者提到过中影发行与华夏电影发行在国内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华影与中影是唯二拥有进口影片全国发行权的机构,不论从发行电影的数量还是总票房来看,国内都没有处于同一地位的公司,因此中国电影始终有着自己的基本盘。

截至2018上半年,中影旗下院线包括4家控股院线加3家参股院线,控参股院线的加盟影院共有2642家,银幕1.6万块,公司控股的中影数字、中影星美、中影南方新干线院线长期位于院线市场的前十名。制作领域的资源积累,加上不俗院线资源,综合实力依旧很强。

除了进口片,国内的院线大片也往往少不了中影的加盟。不说历史,在2019年竞争激烈的春节档里,中国电影参与出品的《流浪地球》《新喜剧之王》基本就是最受瞩目的项目,一个顶着国产科幻大片的光环,预告片来看制作效果惊艳,另一个是周星驰导演新作,从往年的经验来看票房很有保障。

中影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势的来源也成为了中影业绩层面的一些阻碍。2017年财报中影视制作业务毛利率为负9.30%,整体亏损,或许也是因为中影有许多与院线商业化无关的电影制作项目,难以赢得票房。如《大唐玄奘》虽然获得诸多主旋律褒奖,但3000万的票房相比投入显然不够看。好在2018年情况有所好转,半年报22.75%的影视制作业务毛利总算回到了正常水平。

中影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9.22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12.98亿元,同比增长83.37%,归母扣非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16.87%。四季度中国票房整体成绩有所上升,中影的年终业绩应该会有进一步上扬。

作为从历史中走来的国有电影上市公司,其证券简称“中国电影”这四个字其实已经表达了许多:这不是一家普通的、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它身上肩负的责任和目标绝非一般影视公司可比,因此思来想去,也唯有一个“正”字可以定义这一年了。

横店影视:沉


市值:97.21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24.26%

横店影视是一家典型的院线公司,不包含影视制作等其他业务板块,与大名鼎鼎的“横店影视城”基本没有关系。而是与金逸影视相似,这两家院线公司同样于2017年登陆A股资本市场。

院线公司产业链下游的身份,使得其业绩与票房大盘深度挂钩,依赖于整体电影市场的景气程度。2017、2018这两年可以算是电影市场大盘的黄金增速期,连创记录,冲击600亿的背景下,院线公司是拥有很好的发展环境的。

但从几家院线公司的业绩来看,除了万达电影脱颖而出外,横店影视、金逸影视、上海电影的院线放映业务利润都非常一般。这些院线公司呈现了同一特点:放映业务构成收入主力,卖品业务、广告业务构成利润主力,即是说卖票只是赚吆喝,利润都在爆米花和影院广告里。

因此,院线公司与其他综合型影视巨头相比,更像是在做流量生意。万达电影因为地利与产业背景强大,在精品化和配套商业上有自己的独到优势,而像横店影视这样的二线院线巨头,走的又是完全不同的扩张路线。

横店自有影投同期三至五线城市综合票房占比分别为64.96%、58.61%、61.67%,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6%、2.06%、2.28%。据横店影视披露,截至2018年6月底,其拥有296家自营影院和300多个已签约影院储备项目,其中三、四、五线城市占比已达70%。

一二线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电影市场的票房主力。但长远来看,全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对院线电影消费的认知始终在改善,“渠道下沉”这一路线显然值得横店影视们坚持。

只不过2018年又闹出了星美院线的关门潮,因此在扩张阶段如何控制风险、理性运营,或许是值得横店影视警醒的。

“寒冬”无疑是今年资本市场的最大关键词,其中又以影视行业为最。虽然影视行业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并不巨大,年终正在冲击600亿元的国内票房若是放到其他支柱型行业里,恐怕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但影视行业身为娱乐领域中的主战场,又是一个永远聚集在聚光灯下的领域。

华策影视:稳


市值(2018年12月21日13点盘中,下同):161.9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15.59%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华策影视的2018,笔者以为“稳”比较恰当。华策影视股价今年以来下跌约15%,相比动辄腰斩的其他上市公司而言已是极为难得,考虑到整个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达到24%以上,华策影视的表现已经优于多数上市公司。

股价上的“稳”是表象,必然有内在逻辑支撑。业绩来看,华策影视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81亿元,同比增长43.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15.4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4.62%,营收增幅亮眼,利润也保持小幅度稳步增长,在主营的剧集方面,《老男孩》《谈判官》《甜蜜暴击》等都收获了大量热度。

另一个隐藏的亮点是电影业务。从半年报披露的下半年电影上映计划来看,华策影视参与重要的电影项目主要有《反贪风暴3》《地球最后的夜晚》《名侦探柯南:零之执行者》:

华策影视在电影项目上的投入体现出了罕见的耐心和克制。这些电影的统一特点是中小成本制作,主创人员都有不俗的过往项目业绩——古天乐主演的《反贪风暴》前两部票房分别在1亿元、2亿元左右,《反贪风暴3》作为续作成绩大幅起伏的可能性不大;《地球最后的夜晚》是《路边野餐》导演毕赣的新作,获得了第71届戛纳电影节提名;《名侦探柯南:零之执行者》在国内有广泛粉丝,作为进口批片成本也不会太高。

实际来看,《反贪风暴3》最终获得4.42亿元票房,远超前两部作品;《名侦探柯南:零之执行者》1.27亿元,在进口动画批片中也属上游;《地球最后的夜晚》原本不具备太多宣传效应,但在一波“跨年预售”的神级宣传活动后,预售票房已经超过七千万,首日排片占比超90%,俨然成为了贺岁档第一热门。

2018年吃紧的现金流也在年底迎来了好转,12月6日晚,华策影视发布公告称与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杭金投”)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拟转让部分股权,交易对价总额不超过3亿元。来自政府资金的驰援,也极大地缓解了资金方面的难题。

华策影视的2018年或许说明了,无需剑走偏锋,稳扎稳打,市场终究会给予回报。

慈文传媒:滞


市值:45.98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61.66%

慈文传媒股价今年以来整体下滑了约60%,从高峰时期的30元到如今不足10元/股,与唐德影视相近,成为今年市值下降最多的几家影视公司之一。

单从营收利润业绩来看,很难看出慈文传媒下跌如此迅猛的原因。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30 亿元,同比增长136.6%;归母净利润2.45 亿元,同比增长64.2%;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85.3%,从增幅来看,甚至在所有影视上市公司的前列。

业绩优良的慈文传媒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笔者从中归纳出了两个原因:一是毛利率下降较快。据中金公司研报,慈文传媒Q3毛利率仅22.1%,同比大减33.99%。二是解禁与股东减持的负面影响,11月底,深交所下问询函指公司股东王丁未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违规减持40.54万股。而王丁在做出道歉后表示将在未来90日内继续减持全部股份。这种减持规模虽然不大,却对市场信心影响不小。

公司官方在12月14日回答剧集开拍情况时说:“《紫川》《弹痕》《脱骨香》等大剧在积极筹备、将陆续开拍的同时,公司出品的网络剧或网络电影《等等啊我的青春》《特勤精英》《鼠王》《恰好遇见你》等项目均在开拍或后期制作中,《千门江湖之诡面疑云》在热播中,《我的丫鬟是总监》定档12月21日在腾讯视频播出。”

陈伟霆、古力娜扎、蒋雯丽、任达华等主演的大剧《风暴舞》已经杀青,确定明年在爱奇艺播出,从演员阵容来看,这部剧将是2019年最受瞩目的大剧之一,大概率将继续提升慈文传媒的财务数据。

慈文传媒在去年凭借《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的天价赚足了眼球。至于现在的股价困境,被问询的减持金额有限,对公司实际影响主要在短期的舆论风向上,而大剧的收入却能够实打实地提振财报。慈文传媒能否在2019年证明自己,就要看一众大剧计划的筹备进度了。

完美世界:双


市值:370.9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15.25%

完美世界的主营业务是游戏,根据半年报其影视业务占比为27%左右。但其中,电视剧业务收入为4.68亿,已经与唐德影视整个公司半年度营收相当,超过欢瑞世纪半年度的公司营收,因此从体量上看,完美世界的影视业务其实也有不小的市场占有率,笔者才将其列入分析之中。

2018年完美世界的剧集分别押中了网络、电视两端的爆款。完美世界影视联合出品、完美世界影视刘宁工作室承制的《香蜜沉沉烬如霜》是2018年全年最火爆的全网剧之一,网播、收视率屡创新高,豆瓣评分达到7.7分,各方面反响都堪称完美。《娘道》虽然口碑上引发了诸多争议,北京卫视收视却长期在2.0以上,是全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之一。

完美世界出品的《最美的青春》《归去来》《忽而今夏》,网络大电影《灵魂摆渡∙黄泉》等作品也都各有收获,几乎没有出现成绩在水准以下的项目。

年初,完美世界宣布以约16.65亿元将院线业务出售给控股股东完美世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剥离院线资产后,“轻资产、重创意”的文创公司特点更为明显,游戏与影视两驾马车在这个层面而言需要的是同一种动力。

或许与V社绑定,正在计划上线中的“STEAM中国”是围绕在完美世界身上的主要话题。12月21日,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透露了游戏版号的最新消息,他在致辞后补充说道,“首批部分游戏已经完成审核,在抓紧核发版号,申报游戏存量比较大,消化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会继续努力工作,也希望大家保持耐心。”版号重发,完美世界游戏业务重新起飞并不困难。

在国内腾讯、网易等游戏巨头堵截之下,完美世界凭借与V社的合作站稳了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而在影视业务方面,眼光独到的完美世界在多元融合的背景下,影游“双驱”或许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可能。

唐德影视:祸


市值:28.2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62.16%

唐德影视在2018年的遭遇具有代表性。《巴清传》的命途多舛,范冰冰事件的狂波巨浪,将这家与明星深度绑定的剧集公司推向了谷底。“我们与范冰冰的这种紧密绑定,也是一般影视公司做不到的,说到底,影视公司核心还是要靠人。”2016年初,唐德影视董事长吴宏亮说。

显然,彼时风光正盛的范冰冰无异于一颗摇钱树,为唐德影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爆款内容。唐德影视聚集的多位明星股东曾经是这家公司最为稀缺的资源,在2018年的浪潮之下则转为了接连不断的负面新闻源。

围绕《巴清传》从古装限播到主演性丑闻、范冰冰税务问题等连续问题之下,内忧外患已经令唐德影视的股东坐不住了。12月4日晚间,唐德影视发布公告,收到公司股东陈蓉女士提交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计划自公告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804,547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21%。

而早在9月,另一位前十大股东赵健就提交了自己的减持计划。增持未能兑现,股东们却纷纷减持,对风云中的唐德影视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唐德影视Q3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减少45.34%,净利润报1008.98万元,同比减少83.67%。而《巴清传》播出基本无望的情况下,唐德影视全年都无力拿出爆款作品,《正阳门下小女人》虽然口碑收视俱佳,但显然无法力挽狂澜。

与明星深度绑定的模式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多少辉煌,2018年就给这些公司挖了多少坑。这种高度不确定加上影视行业原本的高风险,溃败的隐患或许早就埋下了,只不过市场向来是成败论英雄,败者无话可说罢了。

芒果超媒:融


市值:372.35亿

2018年区间涨跌幅: 21.66%

2018年,快乐阳光(芒果TV)、芒果互娱、天娱传媒、芒果影视和芒果娱乐成功注入上市公司快乐购。7月11日,快乐购发布公告,公司名称变更为“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芒果超媒。完成这次重组后,芒果TV也正式成为了国内A股首家国有控股的视频平台,因此,芒果超媒与本文统计的其他影视公司性质上有很大区别。

芒果超媒前三季度收入71.81亿元,同比增长24.79%,净利润8.78亿元,归母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增长37.36%,芒果TV的运营主体快乐阳光实现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85.8%,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增长103.72%。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在网络视听大会上提到:“预计今年,我们可以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打包上市的资产中,芒果TV自然是主角。这家国有视频平台目前在行业前四,并且在其他视频平台尚在展开烧钱竞赛时率先实现盈利。

优爱腾的亏损,笔者认为是因为这三家第一集团的视频平台谁也不能落后用户规模的争夺,特别在2018年,付费会员数量已经成为竞赛的主要目标,而为了这个数字榜首之位,各家的策略可以概括为更优质的独家内容和更低的付费单价,这样的前提之下显然难以盈利。

随着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是头部内容的潜在收入来源就越广泛,如果强行在用户规模不占优势的芒果TV进行独播,损失也越大。

在平台创立之初,独播策略的“拉新”效果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亏损。在2015年、2016年的发展初期,芒果TV分别亏损约9.4亿元、6.9亿元,2017年的业绩转折,其实也是为了2018年全新的芒果超媒做准备。

这或许也是二线视频平台在当下的生存之道。退出成本高昂的用户规模争夺战,退而打造具有特色的平台品牌,就始终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芒果超媒的成功,或许让所有致力于“媒体融合”的广电同行看到了一个正确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