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美元,是一种“治外货币”

 yh18 2018-12-31

欧洲美元,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美元,与美国国内流通的美元是同质的,具有相同的流动性和购买力,不同的是,它既不受美元的发行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管理和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也不受银行所在国的中央银行和监督机构的管理,因此称其为一种“治外货币”。这里的“欧洲”一词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因为第一笔“治外美元”出现在欧洲,所以后来才逐渐的将所有的治外货币,都成为“欧洲美元”。

欧洲美元之所以会诞生可以说是由于战争的因素。人们公认,第一笔欧洲美元存款是苏联人创造的。早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冻结了中国政府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和存款。美国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同样将美元存款存放在纽约的美国银行中的苏联的不安。苏联政府担心的是,随着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美国都很有可能像对待中国那样冻结苏联政府在美国的存款。这样,苏联的国际支付将陷入困境。

欧洲美元,是一种“治外货币”

对此,苏联政府想的方法是将其存放在纽约美国商业银行中的存款提出,分别转入了位于伦敦的莫斯科人民银行和位于巴黎的北欧商业银行的户头。这两家银行是俄资银行,于沙俄时代建立,在十月革命后,实际上被苏维埃政权控制。由于这两家银行分别在英国和法但是在现实中苏联政府的这种做法的有效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因为如果局势已经恶化到了需要冻结对方资产的地步,那么战争也远了,要知道英法两国可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很难想象在那样的一种情况下,英法两国不会自己采取行动冻结苏联人在本国银行中的资产。但不管怎么说,苏联政府的这次行动造就了第一笔在美国境外的外国商业银行中大额美元存款。

国注册,因此苏联政府在它们的存款,也就成了英国和法国的银行资产。美国政府可以冻结苏联政府在美国银行中的资产,却不能冻结英国和法国商业银行在美国银行中的资产。

欧洲美元,是一种“治外货币”

在此之前,外国人,包括各国政府,持有的美元账户实际上都是存在于美国的商业银行中的存款。因为人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随时利用这些美元进行交易,而不必担心可能出现的外汇管制,而外国的银行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去吸收美元存款。

虽然,苏联最初提供的大额美元境外存款,但决不能因此而说是苏联创造欧洲美元,因为这些美元存款并没有被用来从事贷款业务。真正创造欧洲美元,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治外货币市场”的是精明的英国人。

问题还得从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说起,英法两国伙同以色列对埃及进行武装侵略。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反复劝说英国放弃军事行动,但没有结果;战争直接导致苏伊士运河关闭,通往欧洲的输油管道被破坏。在英法两国利用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拒绝了美国的调停后,外汇市场上英镑受到了强大的贬值压力,人们纷纷抛售英镑。而美国一方面直接通过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英镑,另一方面则利用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的特殊地位阻挠英国人向该组织紧急借款。

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英格兰银行被迫宣布禁止英国银行向外国人发放英镑贷款。英格兰银行的打算是,英镑之所以会在外汇市场上遭受严重的贬值压力,无非是因为对英镑不信任的外国人手中持有大量的英镑并打算将他们抛出以换取美元。只要外国人能够通过英国银行源源不断的获得英镑贷款,英格兰银行用有限的美元储备捍卫英镑汇率的企图就不会成功。因此,如果能够从银行贷款的源头杜绝外国人获得英镑,那么在外汇市场上对于英镑的围攻就会不攻自破。

欧洲美元,是一种“治外货币”

英格兰银行的这个禁令一下子把许多依靠向外国客户的贸易提供贷款的英国银行逼进了死胡同。离开了英国银行发放的英镑贷款,许多英联邦国家之间的贸易就难以进行。而如果这个业务被禁止涉足,那么许多依靠将这类贷款业务作为经营支柱的英国商人银行就会丧失最基本的收入来源。

不过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被逼急的英国商人银行迅速的找到了“出路”——吸收美元存款,并且利用这些存款为老客户们提供美元贷款。如果客户非要英镑不可,那么他还可以利用这些美元到外汇市场上兑换英镑。英格兰银行禁止人们向外国人发放英镑贷款;但却没有,也无法禁止人们发放美元贷款。

欧洲美元业务在此之后迅速的形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大市场,该市场具有了以下特有的优点:首先是不用向任何人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第二是无需就吸收的美元存款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因为经营地点不在美国;第三,由于银行单立账目的美元存款负债不会影响英镑存款的安全,英格兰银行也无权要求商人银行就并非由其发行的货币的存款缴纳准备金。

但是,说句实在话,真正对于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起了决定性推动作用的力量则还是来自美国内部的金融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