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心理学大纲

 芳草屋845 2018-12-31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了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神经机制,构成了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认知

·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 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

·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注: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人格

·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需要和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基础心理学大纲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低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1、 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蚯蚓),神经系统特别简单,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链,只具有某种感觉器官,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只有感觉的心理现象

2、 脊椎动物:有了大脑和脊髓,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够认识整个事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3、 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但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4、 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基础心理学大纲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 心理的特点

1、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2、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 学科性质——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4)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 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

·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三)生理心理学

·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历经一百多年;生理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力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方法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一要有科学的手段,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辩证发展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或叫自然观察法;

· 用观察法所得到的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二)调查法

·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 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 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

(三)个案法

· 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法

· 实验研究的方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 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自变量;

· 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叫因变量。

基础心理学大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