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罗马两千年史》:罗马共和国之萨莫奈战争1

 青青i43vizd9qb 2018-12-31

《古罗马两千年史》:罗马共和国之萨莫奈战争1

罗马共和国之萨莫奈战争1

(1)罗马的扩张与的第一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341年)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的入侵,使罗马在周围毗邻地区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东部和东南部的山地居民利用罗马当时的困难处境,经常袭击罗马。罗马不得不与这些邻近的山地居民进行战争。与此同时,罗马的老同盟赫尔尼克人(赫尔尼西人)和某些拉丁城市(埃魁人(塔尔魁尼)、伏尔西人和伊达拉里亚人),也企图摆脱罗马的控制。不断侵袭罗马的各部族山地居民中,最顽强的是居住在罗马东南部的沃尔斯奇人。公元前389年,也就是高卢人入侵罗马的第二年,沃尔斯奇人就开始向罗马进攻并深入到拉丁姆中心的拉努维优姆,但被罗马军队战败。

公元前386年,沃尔斯奇人、拉丁人与赫尔尼克人又结成联盟向罗马侵袭,罗马军队在萨特里库姆把它们战败并占领该城。

公元前385年,沃尔斯奇人在拉丁人和赫尔尼克人的支持下,再次对驻守萨特里库姆的罗马军队发起进攻,但又失败。为了加强在那里的势力,罗马迁移二千名殖民者到那里殖民。

公元前379年,妄图夺回萨特里库姆城的沃尔斯奇军队还未开始攻城就被罗马军队击败。

公元前378年,罗马开始向沃尔斯奇人的领土发动进攻,沃尔斯奇军队被打败退到安提乌姆城。罗马军队将安提乌姆城团团包围,安提乌姆人便打开城门向罗马人投降。沃尔斯奇的领土遭到残酷劫掠和蹂躏。

公元前377年,沃尔斯奇人在萨特里库姆附近被罗马驱逐到安提乌姆地方。此时,沃尔斯奇人和他们的同盟者拉丁人之间发生矛盾。安提乌姆人决定开城投降,拉丁人则坚持继续作战,退到自己的地区。

至公元前368年,沃尔斯奇人又发起了反抗罗马人的起义,公元前358年,罗马占领彭普提平原并在南方建立旁普提纳斯和普布利里阿两个新的部落。被战争拖得精疲力竭的沃尔斯奇人无力阻止罗马向南方的推进。

在与沃尔斯奇人战争的同时,罗马同拉丁城市伊达拉里亚进行多次战争,占领了苏特里乌姆的涅佩铁两个城市。为了巩固在南伊达拉里亚的地位,公元前383年,罗马在这两个城市建立拉丁殖民地。

到公元前351年,经过近四十年的战争,罗马才战败了拉丁人。拉丁人被迫接受了公元前493年的条约,也有人认为,他们又订立了一个新条约。根据新约,罗马在同盟中的盟主地位得以巩固。同盟的恢复加强了罗马对拉丁姆地区的控制,不仅恢复了以前在南伊达拉里亚的地位,而且还在那里扩展了疆土。提高了它在意大利各部落斗争中的地位。

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之间早有接触,不过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以前,他们基本上是友好相处的。公元前六世纪末他们订立过一个友好条约,公元前348年又续订了条约,进一步调整两国之间的关系。当时迦太基人主要是与希腊人竞争,特别是争夺西西里,无力直接染指意大利半岛,而罗马人在当时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意大利半岛的扩张上,商业尚不发达,因而与迦太基人无论在贸易或殖民方面,都无直接的利害冲突。

罗马忙于扩张之时,亚平宁山的萨伯利人(萨姆尼特人)也把势力扩张到了意大利中南部。萨伯利人同萨宾人有一定关联,但又非同族。萨伯利人的诸城没有罗马那样的体系和中心,他们按照古意大利“出生奉献”的习俗把某固定时期生的孩子移往他方,但移民并非国家有组织的行为,移民城邦与母邦或许还有很大的分歧,萨伯利人的部落逐渐分成为几个不同的支系,有的甚至互相为敌。萨伯利部落最大的一支便是萨莫奈人,生活在亚平宁山区,是半岛居民中开化较晚的一部分。自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来,萨莫奈人为了寻找良好的牧场和掠取战利品,经常迁徙并袭击邻区,而西南部的坎帕尼亚平原(坎巴尼亚,坎佩尼亚)便成了合适的目标。坎帕尼亚地区相当开化,那里有众多由希腊人和埃特鲁利亚人建设的城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了抵御萨莫奈人的不断骚扰,坎佩尼亚的诸城邦逐渐结成同盟,盟主便是加普亚城(卡普亚)。萨莫奈人驱逐了生活在这里的伊特拉斯坎人和希腊人,占领了他们的城市加普亚和丘米(邱米),并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此后,其势力进一步深入到阿普利亚及南意大利,成为半岛上一支强大的力量。这些萨伯利人因和伊达拉里亚人与希腊人同化并吸收了他们的文化,因此使得该地区城市工商业得以继续发展,特别是卡普亚发展成为意大利的工商业中心。

他们最初与罗马的关系是友好的,公元前354年,为了防御高卢还结成过同盟。公元前349年,高卢人来到拉丁姆不战而退,也可能与害怕罗马和萨莫奈人的联盟有关。

富裕的坎帕尼亚也久为罗马奴隶主所垂涎。公元前343年,由于萨伯利人发生内乱,加普亚请求罗马共同抵抗萨莫奈人,马人本已在伺机夺取富饶的坎帕尼亚平原,背弃与萨莫奈人的盟约,派遣军队支援加普亚,进入坎帕尼亚平原,与萨姆尼特人发生了战争,战争一直持续了两年,称为第一次萨姆尼特战争。罗马虽与萨莫奈人有盟约,但竟背约派遣军队支援加普亚。第一次萨莫奈战争爆发,罗马的两执政官率领一支军队进入坎帕尼亚,成功地赶走了萨莫奈人,占领了加普亚城。但是,罗马人来不及在这里进行巩固,第2年便祸起萧墙,罗马士兵不愿为了外邦长期征战,发生了军士哗变。元老院的亲萨莫奈议员由此为由,在平定兵变之后,宣布终止与萨莫奈人的战争。公元前341年,罗马人与萨莫奈人重新缔结了友好条约,转而同拉丁城市作战。历史上时间短暂的第一次萨莫奈战争结束。

(2)第二次萨莫奈战争(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考狄乌姆战役(公元前321年)

公元前340年到前338年,罗马人与拉丁同盟之间进行了著名的拉丁战争,战争时期,罗马与萨莫奈(萨姆尼特)保持着同盟,在战争中,萨莫奈人甚至帮助过罗马人。战争以罗马人的彻底胜利而结束。因此,到公元前4世纪30年代末期,罗马便成了意大利最大的国家。它实际上已占有从南部伊特拉里亚到坎佩尼亚的广大地区。对于拉丁平原的统治既已巩固,罗马人又把眼光南移,继续在坎佩尼亚扩张,而这块沿海宝地也正是萨莫奈人所要求的,于是同萨莫奈人的斗争又不可避免了。

公元前328年,罗马在利里斯河东岸特里路斯河汇入处的弗里格拉城建立了殖民地,以之作为周围地区的战略据点。这又激起了萨莫奈人的愤怒,因为萨莫奈人认为,他们是这一地区理所当然的所有者。与此同时,坎佩尼亚的希腊城市那不勒斯发生内乱,民主派邀请了萨莫奈人进入该城,贵族派则向罗马请求援助。于是爆发了第2次萨莫奈战争。

公元前327年,萨莫奈进攻那不勒斯。该城贵族党向罗马求援。罗马元老院一向支持意大利境内的贵族势力,加上这种支持正是罗马向南扩张的借口,于是罗马派执政官克温图斯·普布里乌斯·费洛(克温图斯·普布里乌斯·披罗,当过公元前339年的独裁官,是一位改革家)率领军队包围了那不勒斯城,另一执政官率军进行掩护。在对这个城市包围封锁一年之后,亲罗马的贵族党占了上风,公元前327年底或前326年初,那不勒斯贵族派在内战中战胜了对手,成功地赶走了萨莫奈人,打开城门将围攻的罗马军队迎了进来,双方缔结了联盟。这个联盟的缔结,是罗马在第二次萨莫奈战争(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中最先取得的重大胜利。

公元前325年,罗马军出兵亚平宁山东侧,一路征服了韦思提尼(Vestini)、马尔西和帕里格尼(Paeligni),罗马的势力终于到达了亚得里亚海岸,兵锋直指阿普利亚(Apulia)。

面对连胜的罗马军,萨莫奈人很快就意识到了,在平地上与罗马人斗阵法是毫无胜算的。萨莫奈人于是改变战术,采用了山地民族所精通的山地游击战。小股部队出没无常,不断袭击罗马军小部队。施展不开自军长处的罗马人,绞尽脑汁地想诱使萨姆尼特出山决战,但都无法得手,这时西线罗马军发动盲动躁进的攻势,使罗马军锐气受挫,整个战局陷入了僵持局面,东线的攻势也因此被迫中断。原来以为大军一到,萨莫奈必溃不成军望风而降的罗马人开始感觉到了战争的长期化。

公元前321年,一个情报传到了罗马执政官的手里,萨莫奈军正在向阿普利亚的平原集结。这对苦于战线胶着的罗马人来说无疑是与萨莫奈军在平原上一决雌雄的良机,两位执政官没有确认消息的准确性,便将罗马全军集结,企图从坎佩尼亚(卡普亚)抄近路穿过亚平宁山脉(萨姆尼乌姆山脉),直入萨莫奈的后方和粮食基地阿普利亚。但这个情报是假的,萨莫奈军根本没有前往阿普利亚,而是在卡普亚和阿普利亚之间的深山里安排下了天罗地网。而罗马军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只随身携带了少量的食物,轻装赶路。

考狄乌姆峡谷(乌姆考地峡谷,考狄昂峡谷,the valley of the Caudine Forks)是一个中间大,出口和入口都十分狭窄的山谷,四周都是高不可攀的峭壁。当罗马军全军进入了这个考狄乌姆峡谷的时候,前军发现谷口已被砍倒的大树所封死。大惊失色的罗马军立刻想倒退出谷,却发现入口也被树木封死,而萨莫奈军则在树木路障之上,居高临下,乱箭齐发,试图突围的罗马军跟本无法靠进。训练有素的罗马军在山谷中央建起坚固的罗马式军营以图固守。不过,萨莫奈军很清楚罗马军在肉搏战时的勇猛,根本不去进攻罗马的军营。而罗马军也无法突围。当罗马军吃完军粮时, 执政官终于明白了坚守下去只是死路一条,为了挽救约两万罗马士兵的生命,决定向萨莫奈军投降。执政官以个人名义签署了屈辱的和约。和约规定:罗马人立即撤出萨莫奈地区,以600名骑士作人质,保证不再发动战争。

罗马军作战有胜有败,但全军投降这还是第一次。投降仪式对罗马军队是一种极大的耻辱,萨莫奈人命令他们放下所有的武器装备,脱下头盔铠甲,甚至连外衣也被尽数除去。像奴隶一样身着单衣的罗马士兵又被迫从两排萨姆尼特士兵用矛架成的轭形门中俯首钻过。据说这是傲慢的罗马人常用以屈辱别人的方法。萨莫奈人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这只是罗马人所受的人身污辱,而萨莫奈的媾和条件更是使罗马失去了许多殖民城和势力范围。Fregellae城、Cales城和Liris河谷地带都归了萨莫奈人,从罗马到坎佩尼亚的道路也渐渐受到萨莫奈人的影响,不再是罗马人的自由通道了。率领萨莫奈人取得胜利的将军,是他们的杰出领袖卡维优斯·彭提乌斯(蓬提阿斯)。

这次惨痛的失败确实给罗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约在这期间,罗马人开始改进武器、改变传统的作战方法、扩大自己的兵力,把原先的两个军团扩大至四个军团,同时又从同盟国征召同样数量的部队。也在这时,为行军方便,在著名监察官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主持下于公元前312年修建了阿庇亚大道:从罗马一直到拉丁姆沿海大城塔拉其那,再从此沿海岸向东南直达卡普亚。从那以后,罗马终于有了一条通向南部意大利极其重要的干线。平坦的大道有利于行军速度的加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