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会史演义(133)﹕破除圣像运动的发起

 执卷绨素 2018-12-31


    在解决了“基督一志论”之后,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二世还削平了当时发生在意大利地区的城市独立运动,这让查士丁尼二世感觉非常良好,于是他在687年起兵远征色雷斯和马其顿,居然成功地令那里的斯拉夫人臣服于帝国的权威之下,随后他又将一部分斯拉夫人迁至小亚细亚地区居住。这样,查士丁尼二世的军事行动和移民政策在客观上让斯拉夫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最终接受了东方教会的基督教。不过,查士丁尼二世却在与阿拉伯人的争战中溃败不堪,不久被部下趁机篡位,他本人被施以“剜鼻”之刑。虽然他后来成功地重夺了帝位,但到了711年,他又被另一个部下趁机篡位并被处死。
    在八世纪的最初20年,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之位经多次转手,到了717年,一位来自安那托利亚(Anatolia)军区伊苏里亚(Isaurian)分区的军阀在阿拉伯人的支持之下抢到帝位,开创了拜占庭帝国史上的“伊苏里亚王朝”,此人就是被称为“伊苏里亚人”利欧三世(Leo III the Isaurian),伊苏利亚大致就在今天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省。
    实际上,利欧三世出身于小亚细亚的一个牧民家庭,有叙利亚人的血统,受过不错的教育,能说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他早年曾经协助查士丁尼二世复位,获政府赏识之后一路升迁至军区首脑而在帝国军界崛起。有了军事实力之后,利欧三世的政治野心迅速膨胀,他开始觊觎起拜占庭帝国的帝位。于是在716年,利欧三世与阿拉伯人订立盟约,以各种承诺请阿拉伯人配合他,联合出兵进攻君士坦丁堡。一年不到,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君士坦丁堡当了皇帝。可是完事之后,利欧三世并没有履行对阿拉伯人的各项承诺,阿拉伯人极为不满,很快就又兴兵以陆海军分别取道小亚细亚及博斯普鲁斯海峡,围攻君士坦丁堡。利欧三世颇有军事和政治才干,在君士坦丁堡围城近一年之后,他再次借用新式火器,于718年击败阿拉伯人,君京解围,此举暂时阻制了阿拉伯的军事威胁,使其新王朝得以巩固,拜占庭帝国的寿命也得以苟延残喘﹑垂而不死。
    利欧三世对比他早约二百多年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极为推崇,处处效法此人,以专制手段为尚,他下令重新编修了查士丁尼大帝的法典。在跟教会方面的关系上,利欧三世也实行查士丁尼大帝的宗教政策,并把自己凌驾于教会之上,蛮横插手教会事务,并宣称他有任免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之权,这些举动引起教会上层领袖和各大修道院主持们的强烈抗议。
    从草根到皇帝之路,利欧三世走得很成功,可是拜占庭帝国已然满目疮痍,如果不下重药,实在难以妙手回春。尤其是阿拉伯人占领了帝国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上原来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基督教修道院,院中住着老老少少的修道士。阿拉伯人占领之下,基督教的修道院自然无法与回教势力共同生存。无奈之下,这些修道士们只能关闭修院,收拾铺盖逃回拜占庭帝国的控制领土,更多的修士涌进君士坦丁堡。基督教既是帝国的国教,所以修道院及教会在帝国境内一向享有众多的特权,他们可以不纳税,修士可以不当兵,不用出来为政府服务。同时,帝国教会和修道院日趋腐败,各类民众的自动捐献已经不能满足教会的奢糜和修道院的供养,于是他们开始以各种名目搜括人民资产,长此以往,宗教阶层终于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负担。教会修院阶层和帝国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变得越发尖锐起来。
    从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利欧三世多次召开大臣会议,邀请大臣们出谋划策,决计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好好地收拾一下教会和修道院。
    726年春某日,利欧三世再次召集大臣议事。
    利欧三世显得颇为踌躇满志,对大臣们道﹕“算来朕登基已有十载,虽然外忧内患连绵不绝,但是在朕的英明领导之下,帝国终于遏制了阿拉伯人的强大攻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帝国民众终于能够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朕当政这十年,是帝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人民从绝望中发现了新的梦想。朕立意要收复故土,谱写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真正实现帝国重新地和谐崛起,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示范和贡献。可是,朕时有独柱擎天力弗支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若要大展宏图,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说白了就是,政府要钱,部队要兵。不知各位爱卿有何建议﹖”
    众大臣交头接耳一番,有人道﹕“万岁,您乃当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乃拯救我大帝国的旷世明君﹑千古一帝,令臣等高山仰止,臣等才疏学浅,哪里敢班门弄斧﹖哪里敢有什么建议﹖臣等只愿意一切听从万岁旨意,在万岁的伟大决策下,紧跟万岁的矫健步伐,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行。”
    “你们这些马屁精,难道只会说这些假话空话漂亮话﹖”利欧三世有点生气也有点得意﹕“也罢。老实跟你们说了吧,朕其实早就熟虑深思了许多年,现在已经成竹在胸。朕是这样想的﹕我们需要在宏观调控下实现对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要实现重新配置,必须先从教会着手。为什么呢﹖因为教会手中掌握着超量的人财物。朕有三点考虑﹕第一,现在这些教会和修道院的领袖,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总想跟朕争夺权力,如果不加以约束,迟早有一天他们可以对皇帝指手画脚﹔第二,教会圣职人员生活奢华,又借着国家给的政策不用交税,他们除了坐拥大量地产、金钱和粮食以外,还兴建了大批的教堂和修道院,可谓富可敌国。全国大多土地都在教会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可用于军事屯田的土地越来越不够用,对帝国国防事业产生极大阻碍。第三,教会有钱有地,自然可以吸引大批的青壮年人出家,成为教职人员或修道士,根据政策,这些人员都不需要服兵役,进入教会任职或进入修道院当修士,都成了人们可以不当兵的借口,这是咱们帝国兵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对教会及修道院进行改革。”
    一听这话,大臣们都吃惊不小﹕“万岁的决策,臣等举双手赞成。只是在目前,教会的地位非常崇高,其势力非常的强大。如果命令教会进行改革,他们怎能就束手就范﹖弄得不好还会出大乱子呀。”
    “不错,教会的势力确实强大,可是朕更强大,朕有枪杆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不仅可以出政权,枪杆子还可以保卫政权﹑壮大政权。只是,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何用枪杆子来打击教会的势力,如何用它来指挥教会的领袖们,让他们老老实实地配合朕进行宏观调控,把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呢﹖正好朕连续几年收到各地教内教外人士的举报,说是各地教会和修道院在教堂修院所在或集会所在的建筑上大兴雕画,包括墙壁﹑柱子﹑门廊等各个地方,把基督形象﹑使徒形象﹑圣人圣女形象﹑天使形象,还有圣经故事﹑殉道者故事,甚至是一些表意符号画在上面或雕刻在上面,说这些画像都是圣像,让信众们对着这些圣像崇拜礼赞,教会和修院甚至还借着拜祭圣像等名目搜括钱财。虽然这种做法由来已久,但是这种风气愈演愈烈,简直变成了图像崇拜﹗图像崇拜不就是偶像崇拜吗﹖朕正好以维护基督教教义﹑禁止圣像崇拜为切入口,以此指挥教会事务。朕现拟发一旨,命令各地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摧毁圣像运动,禁止所有人向这些圣像崇拜。朕倒是想看看,朕的这道谕旨发下去后,各地教会将有如何反应。”



教会史演义系列


教会史演义(132)﹕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终结“一志论”(二)

教会史演义(131)﹕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终结“一志论”(一)

教会史演义(130)﹕“基督一志论”匆忙出笼(三)

教会史演义(129)﹕“基督一志论”匆忙出笼(二)

教会史演义(128)﹕“基督一志论”匆忙出笼(一)

教会史演义(127)﹕大贵钩利﹕古典时代最后的教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