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创新研训机制,回应每一位教师发展需求

 heitudi 2018-12-31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教师的培养。如今,青年教师比例逐年递减,新教师也逐渐走向成熟。为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我们认为,只有点燃教师持续发展的激情,才能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研究发现,其实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是带有阶段性的,并且是伴有层次递进的过程。全面维系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基于此,我们创建了“四单式”循环螺旋提升计划。

 “四单式”循环螺旋提升计划是指,通过“清单式”调研,让教师的培训更适合教师需求;通过“订单式”研发,让教师的培训凝聚团队集体的智慧,变以往的“拿来主义”为现在的“建构主义”;通过“菜单式”配送,让教师的培训充分体现选择性,促进教师更有个性地成长;通过“回单式”反馈,让教师的培训时时跟进效果的检验,让改进与优化成为学校培训工作的常态。


“清单式”调研:问需于师,倾听教师发展需求


 培训从教师的需求开始。每学期初,学校制作发放“个人清单”和“教研组清单”,让教师根据个人的需求、特长等,自己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自己提出专业主张,寻找自己的新增长点和突破口。教师也可以自己寻找学习对象,寻找觉得最值得学习的学校,申请外出挂职;自己寻求结对师傅,找到自己专业上的引路人。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名校名师带教、区教研员带教、校内名师工作室、校内行政带教、组内骨干带教、组内同伴互助、外引专家指导七大带教模式。同时,从教研组层面出发,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教师确定教研组共同的成长规划,并提出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确立团队专业发展目标。


“订单式”研发:能者为师,开发适切培训内容

1
TCG研究订单

 学校创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师徒制和教研活动的新型师资团队成长模式,即融双向选择、组合型、需求相契为一体的新颖的专业成长“合伙人”模式,我们将其称为“TCG”项目。所谓T就是together,即项目精神——项目成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C就是change,乃项目核心——项目成员自主改变,创新发展;G就是grow,是项目的终极目标。通过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在项目研究中发展、提升每一个成员,从而打造一个研究型的学习共同体。

 全新的师资培育模式,激发了教师创新发展的高度热情。骨干教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成立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从教学实践、从课程设置、从学生发展中探寻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向学校递交申请,签订“合同”,以确保研究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通过审核后,工作室的主持人再进行“招兵买马”,组建优质团队,进行“订单式”研发。

 如数学组根据绿色指标中呈现的我校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指数不高的现状,确定了“如何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这个研究主题。语文组创造性地为课程做减法——增加学生喜欢的活动作文的同时,减去一些教材上的写作篇目。

2
创新项目订单

 教师除了在自己的教学领域抱团成长,在其他创新项目上也不甘落后。不论是体育教师、美术教师,或是班主任,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两两合作或三五成群,通过精心设计和无限创意,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自然组致力于校本课程的研发,在创建市级创新项目“开心农庄”的基础上,又积极筹建了学校的“智能菜园”,加大科技含量:浇灌利用雨水收集技术,温控采用太阳能发电,电脑跟踪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2 0 1 7 年又提出建设“鱼水共生馆”的设想。他们在努力为学生开发多彩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快乐学生,发展自己。除此之外,德育组开展了“跟着爸妈去上班”职业启蒙教育研究,体艺组开展了“头脑风暴”创意工程研究,信息化组建立奇趣数字影音工作室……一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变革、助力教师发展的研究项目遍地开花,精彩纷呈,彰显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折射了教师的创新智慧。

 好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它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养分,使教师拥有发展的眼光和底气,也使整个团队拥有团结向上、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力。

3
主题活动订单

 每学期的体育节、艺术节、自然节等校本节庆活动也被教师频频接下“订单”。正如上学期的体育节,学校体育教师自主研发项目,整个体育组分工合作,你来想方案,我来找创意,最终提出了以“56个民族”为主题的运动会,使操场上刮起了一阵“最炫民族风”:每个班级的学生都穿着不同民族的服饰,跳起了富有民族气息的舞蹈。而这仅仅是入场式。在比赛项目中也加入了民族元素,踩高跷、拔河等传统竞技项目,别开生面,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这样的主题活动给每个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菜单式”配送:课程选择,促进教师长足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阳光的学生,因此,学校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1
推出培训菜单

 每学期,学校会根据教师的个人清单和教研组清单为教师制定一份优质的“培训菜单”。其中包括各级各类培训信息、可以选择订阅的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还有专家团队的引领和指导参考等。教师可以外出学习考察,可以选购需要的书籍,可以自己选择订阅有关杂志,可以自主聘请专家,在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
推出活动菜单

 学校力争为教师的每一个活动项目提供经费支持。由项目组撰写活动方案,包括具体的费用支出,学校据此提供给每个团队全程的活动经费。同时,也给教师提供可以举办活动的地点,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或是学校内,抑或是学校外,学校都尽量满足要求,提供服务,使活动能够开展得精彩。

3
推出教科研菜单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教研活动有着不同的需求。如何使高效的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根植于学校课程建设实际和贴近教师发展需求的活动?我们提出多元的教研模式:“课前干预式”“连续渐进式”“模块研究式”“跨科学习式”“合作派位式”。教师根据“菜单”进行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最喜欢的教研模式。

4
推出后勤服务菜单

 教师可以设计自己的工作室。教师向学校提出合理的工作室设计方案,学校提供“后勤服务菜单”,由教师进行选择,学校再提供服务,找工程队进行装修,使教师拥有属于自己的舒适的教学环境。如美术组的四位教师就分别设计了富有个人特色的美术教室,或清新别致,或古色古香;音乐组也分别设计了合唱教室、舞蹈教室等不同风格的工作室。

5
推出社团菜单

 学校更多地对教师施以人文关怀,将丰富教师课余生活、构建和谐温馨氛围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为此成立了“绿太阳”教工社团。以“菜单式”社团活动为平台,通过自主开发社团项目、自由选择参加项目、自觉参加社团活动,为教职工创造和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凝聚团队,构建和谐温馨的幸福家园。

“菜单式”配送模式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焕发活力、展现自我、突破自我。


“回单式”反馈:及时反馈,把握培训改进方向


 加强对教师自我评价机制的研究,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有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评价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有效的、多角度的客观评价。

1
自我评价

 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电子成长档案袋”,教师不仅可以存放自己最满意的教案,自己的论文、研究项目,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等宝贵成长经历,还可以通过电子雷达图检验自己的成长收获。然后,学校让教师根据“清单”填写“回单”,使教师进一步认识自己、分析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学校也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评审小组,通过“回单”,积极帮助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自评真正起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

2
相互评价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电子成长档案袋”看清自己,也可以看到同伴的成长发展轨迹,从他人的规划、成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更是一个有个性、有品位的生命个体。教师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主充分发展的过程。学校设计的“四单式”循环螺旋提升机制,激发了教师多元、个性的发展需求,使我们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触摸到教育的幸福。

(何哲慧,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长;戴佳琦,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副教导主任。)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