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直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31

  秦统一六国之后,启动大规模交通建设,建成了以驰道连接全国,各个郡县均能通达的交通网。秦始皇执政后期规划发起的直道工程,对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日,记者就秦直道研究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

考察与考古发现推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年5月,秦直道遗址北段(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段)和南段(陕西旬邑段)被正式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国家100处大遗址之列。此举带动了秦直道研究。您能简要介绍一下秦直道研究的概况吗?

  王子今:秦直道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学者对秦始皇直道北段进行了实地调查。史念海先生的《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宣示秦直道研究的学术路径正式开启。此后,许多学者开始关心这一学术主题。历史地理学研究者和交通史志研究者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学术成果。陕西、甘肃、内蒙古的考古学家和许多珍视并致力于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人文学者,分别进行了多次直道遗迹的艰苦调查。靳之林、王开、徐君峰等坚持数年的秦直道考察,为秦直道研究提供了值得重视的第一手资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在明主持的秦直道发掘,获得了重要成果。许多热爱中国历史文化、关注秦直道的民间人士,也曾经发起多种形式的秦直道保护和考察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报》:《史记》中留下了修筑秦直道的最直接记载,但记载只谈及了秦直道南北的起讫点。在缺乏文献支撑的情况下,前期的秦直道研究者是如何确定秦直道的中间线路的?

  王子今:如果没有司马迁对秦直道的高度关注、亲身踏察与具体记述,也许后世对这条古代道路会长期处于无知状态。司马迁之后2000余年,我们基本没有看到对秦直道予以特别关注的文史论著。

  史念海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975年,史念海对有关秦直道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梳理。至今能够见到最早明确记述秦直道经行地点,也是经常被学者引用的历史文献只有两条。一条见于唐元和年间撰著的《元和郡县图志》,在“宁州·襄乐县”条下记载了子午岭南段的秦直道。史念海认为,唐襄乐县就是甘肃省宁县襄乐镇(现在叫湘乐镇)。一条见于唐贞观年间编纂的《括地志》,原书已佚失。有关秦直道的记述见于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征引。史念海认为,唐华池县则是现在甘肃省华池县的东华池镇。

  史念海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在几位专家的陪同下,野外考察了一个多月,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进行勾勒,寻找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秦直道。尽管司马迁并未说出可供今人借鉴的途经之地的具体地名,庆幸的是,他论述了途经之地“堑山堙谷”的地理环境。史念海以司马迁的论述为依据,在实地勘查的基础上,发表了长达两万余字的《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对秦直道的战略意义、秦直道的起点、子午岭南段、子午岭北段、鄂尔多斯高原的秦直道及其遗迹、秦直道的修成及作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汇聚秦直道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能介绍一下由您担任主编,新近出版的“秦直道”丛书吗?

  王子今:为推进秦直道的研究,由侯海英策划,学术界几位友人合力完成了这部“秦直道”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3年组织的秦直道遗迹考察,集合了数十名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行历陕西淳化、旬邑—甘肃正宁、宁县—陕西黄陵、富县、甘泉,有了诸多收获。秦直道考察工作成为了“秦直道”丛书编撰的重要的学术基础之一。

  这部“秦直道”丛书按专题分为8卷,包括徐卫民、喻鹏涛著《直道与长城——秦的两大军事工程》,徐君峰著《秦直道道路走向与文化影响》《秦直道考察行纪》,张在明、王有为、陈兰、喻鹏涛著《岭壑无语——秦直道考古纪实》,宋超、孙家洲著《秦直道与汉匈战争》,马啸、雷兴鹤、吴宏岐编著《秦直道线路与沿线遗存》,孙闻博编《秦直道研究论集》,还有我本人写的《秦始皇直道考察与研究》。每卷字数约40万字,整套书近400万字。丛书对秦直道的修筑时间、路线、建筑工程、沿途遗存及其在军事防御、经济交流中的地位,秦直道沿线的生态环境,秦直道的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和现实意义等与秦直道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全面反映了秦直道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秦直道研究还有哪些期许?

  王子今:读者通过这部丛书可以看到不同的学术见解。例如,对于所谓“东线说”和“西线说”的不同认识,分别呈示于作者各自的论著中。应当说,尽管若干学术意见不一,但是对学术规范的信守,对科学真知的追求,对实证原则的遵循,是“秦直道”丛书作者共同的理念。

  未来,在容纳现有秦直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要以“秦直道”丛书为系列,陆续增补更多的研究成果。相信随着今后秦直道研究工作的推进,特别是秦直道考古工作新成果,一些学术疑问能够澄清,若干学术共识可以逐步形成。

  记者 陆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