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不用竿,带鱼不屑吃,海鲜吃到腻

 野田高梧 2018-12-31

毛里塔尼亚沿海地处世界著名三大渔场之一的西北非渔场,渔业资源丰富。首都离大海只有五六公里,远一些的友谊港也不过在二十多公里外。到了休息时间,很多中国钓友,如大使馆、经商处和中资机构的钓鱼爱好者们,都会到海边放松一下,过把钓鱼瘾,享受丰收的快乐。



在毛塔(我们将毛里塔尼亚简称为毛塔),钓鱼是人们最常见的休闲活动之一。平时我们到海边买鱼或游泳,常看到当地人在渔线上拴一个螺丝,下边的鱼钩挂上点儿鱼肉,抡着胳膊把鱼钩扔到海里,稍微抖动几下,就直接往回拽,一般总会有条鱼儿上钩。



我是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从北京出发时没来得及买渔具,好在刚到毛塔的时候,经商处的领导就陪我们专门到市场去买了鱼钩、渔线,还送了我们几个钓鱿鱼的特制鱼钩。到这里不久的一个周末,我们约了医疗队的管队长和我们一起去钓鱼,他们再有两个多月就要回国了。



管队长在路上给我们介绍说,他这是第二次来毛塔了,10年前就来过一次。在毛塔钓鱼,人们一般都是到友谊港去,那里栈桥很长,有将近1公里,还有护栏,而且这个港口是我们中国人援建的,中国人的脸和口音就是通行证。以前这个港口一直由中国人参与管理,自从几年前全部移交给毛方以后,中国人再来这里钓鱼就不方便了,必须要有大使馆出具的证明,所以今天我们到老码头那儿去钓鱼,那里可随便去。



老码头是毛塔首都最早的一座商用码头,这个码头叫瓦尔夫码头,由法国和毛塔于1966年合资建成,栈桥只有二三百米长。自从友谊港新码头启用后,这里就日渐冷落了,只有一些小的货轮,为紧靠码头的一家水泥厂运送原料,同时为安全起见,一些进口石油产品也从这里卸货。港口设备陈旧不堪,栈桥上有四五台锈迹斑斑的塔吊,看上去真是有些年头了。



我们赶到时,浩瀚的大西洋波澜壮阔,涛声隆隆,干爽咸腥的海风,驱赶着一排排绿色的海浪卷着白色的泡沫直扑海岸,让原本平静湛蓝的海面,腾起一层又一层浪花。由于深度不同,海水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靠近岸边的是浅绿色,而往远处看,就变成深蓝色。海面上有数不清的白色小鱼不停地跳跃,吸引着一大群海鸥在海面上翻飞着捕食。几个钓鱼的小伙子看到我拿的相机,像是见到很高级的仪器那样新奇,满脸是笑。有个小伙子在我面前来回走了两趟,还拿眼睛瞟我,我估计他是想照相,一问,他马上点头。



今天在码头上垂钓的人不多,有十几个中国人,还有几个法国人和当地人。人们都很忙碌,不停地挂饵料、摘鱼钩,烟民们忙得连抽烟的工夫都没有,哪像在国内钓鱼那么悠闲。记得我在上中学放暑假的时候,经常和两个弟弟一起骑自行车跑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去钓鱼,测深浅,断鱼情,打鱼窝,为钓几条鱼,在大太阳下站几十分钟是常有的事,不过可锻炼了我们的耐心。


海里的鱼实在太多了,我们在一根渔线上挂上几个鱼钩,随便找点鱼肉或鱼内脏粘到鱼钩上,就完成了钓鱼前的准备工作。根本不要什么浮漂、鱼竿,也完全没有必要往远处甩钩,只要把挂满鱼钩的渔线顺到水里就成了,剩下的事就是往上拽鱼、摘鱼了。



这时你会感觉到有无数的小动物在咬你的绳子,绳子在海水里不停地颤抖,随便一提绳子至少有一两条鱼在上面,多的时候三四条都是常事,赶上大鱼上钩,还必须找个力气大的帮手,否则大鱼能把你拽到海里去。这个栈桥上没有护栏,为了防止意外,我们都用一根粗一些的绳子把自己的腰部固定在栈桥边的桩子上。



刚开始,只要有鱼钓上来,大家就很高兴。随着鱼越钓越多,大家就变得挑剔起来,两三寸长的小鱼钓上来就被我们扔回大海,后来只有感觉到有大鱼上钩才提鱼竿。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遇到大鱼上钩的时候,先不能急着往回拽,得先把鱼在水里遛几圈,鱼在水里的力气相当大,只有等到鱼筋疲力尽的时候才可以提鱼竿。今天收获最大的还数经验丰富的管队长,他居然钓到一条海鳗,足有1.5米长,和我们的小胳膊一般粗细。


大家忙乎了一个多小时,就钓了满满两个纸箱鱼。钓到最后,我们只留下一斤左右大一些的鱼,而且是上等品种的鱼,如上尉鱼、石斑鱼、海鲇鱼、鲈鱼等,其他小的都扔回海里了。管队长说一次不能搞太多,否则鱼带回去放时间长就不新鲜了。“就这些鱼你们一个礼拜都吃不完,天天吃就吃腻了。”他说。


呵呵,来了毛塔,海鲜也能吃腻!



带鱼在中国是百姓餐桌上的美食,尤其像我们这些生活在内陆的人们,以前也只有在冬季快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而到了毛塔,带鱼却是当地人不屑一顾的品种,他们钓上来要么就扔在栈桥上,要么就扔回大海。的确,这里的带鱼比中国的宽大、漂亮,但肉质却没有中国带鱼那么有韧劲儿,清炖后,吃到嘴里有一种绵烂的感觉。不过要是炸着吃,味道还是不错的。管队长说现在钓带鱼的季节已经过去,赶上带鱼多的时候,他们一个晚上能钓300多斤,回来冻在冰柜里,够吃两个月。



几天以后,我们还去钓了一次墨鱼。毛塔人把墨鱼叫做“木头鱼” ,因为它行动缓慢,呆头呆脑,而且他们认为吃了这种鱼的人就会变笨变呆,所以当地人不吃墨鱼。白天在海面上偶尔会见到几条墨鱼,就像一块褐色的木片在海水里起伏,不知什么时候又一下子不见了。



钓墨鱼一般是在晚上,打开手电向海面上一照,成群的墨鱼,在一瞬间就聚集到一起,直向灯光扑来。钓墨鱼和钓鱿鱼一样,需要一种特制的鱼钩,就是将三五个鱼钩焊在一根铁棒上,再在铁棒上包上一层香烟盒里的锡纸。虽然看起来简陋,但是入水发光,效果不错。墨鱼这家伙真怪,白天很难见到它的身影,即使偶尔见到几条也是笨头笨脑、行动迟缓。可是到了晚上一见到灯光,它的游泳速度就变得像箭一样快,你只要不停地拉动锚钩,浑身是肉的墨鱼就会自动扑上来,你只管向上拉就行了。



管队长说有一次他们专门带来渔网,先将网布在海里,然后打开车灯照在海面上,一会儿,一群群墨鱼相继扑过来。等墨鱼游进网后再慢慢起网,这些痴迷于灯光的墨鱼方知上当,再想冲刺逃命,已经为时已晚,只听墨鱼搅起哗哗的水声,那一网就是几十公斤。我们的锚钩与捕鱼网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墨鱼被抓获以后,要及时去掉每条鱼的墨囊和骨头,用海水洗净,装到袋子里。否则墨囊里的黑墨会把雪白的肉染黑,虽然不影响味道,但毕竟不好看了。回来后把雪白的墨鱼肉切成细丝,用来做海鲜面,味道的确鲜美。


据说古代人把墨囊晒干以后,制成写字的墨,那可是相当的名贵了,写的字历经千年不褪色。而墨鱼的骨骼,还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叫海漂鞘,粉质部分可以止血补钙。


这几次经历后,有时候我自己一个人会打车到海边去钓鱼。空旷的海滩上,那种独钓大西洋的感觉,牛气得我感慨万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