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半两——中国古代方孔圆形钱之鼻祖

 国民一员 2018-12-31

            [转载]秦半两——中国古代方孔圆形钱之鼻祖 

                             (秦半两图)    

             秦半两——中国古代方孔圆形钱之鼻祖

    

    秦始皇嬴政灭掉关东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来巩固和加强这个新生的、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权。其中统一货币,便是他出于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出于国家统一的需要所进行的一系列革新措施中比较重要的一项。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所用货币各不相同,币形、材质、度量都有很大的差距,秦始皇便下令将原来各国的旧币全部废除,在秦币的基础上推行新的货币制度。司马迁在《史记“准书”》记载:“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所铸之钱称其为半两,形制仿照玉璧纺轮的圜钱形制而造。此钱外圆内方,没有内外廓,背面光平没有钱文,而篆书“半两”二字分列于穿孔两侧,钱面文字高挺,笔划方折,雅卓刚健,文字篆法古拙、浑厚、豪放、俊逸。据说为丞相李斯所题。此钱布局严谨,从美学的角度看,钱型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具有匀称均衡之美。

    其实秦始皇只所以选用这样的币形是极具政治色彩的,外圆内方,是 “天命皇权”的象征。秦代《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即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况且野心勃勃的秦始皇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币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钱币流通到的地方,就是皇权威仪覆盖的地方。

    “半两钱”因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而得名。古代以十黍为絫,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其实,按现在的标准看,并没有那么准确。秦始皇时铸的半两钱直径为2.5-2.8厘米,重3-6克。但现在留存下来的实物也有直径大于4厘米的,最大者为6.8厘米。有人认为是样钱,也有人认为是私铸币。史书上有关于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私铸秦半两大钱的记载,由此可见,秦始皇推行的由王室专铸、严禁民间私铸钱币,巩固加强国家的铸币权和发行权的造钱制度也遇到过挑战。

    两钱从秦惠文王二年初始铸(前336年),到秦灭亡(前206年),共延续了130年。而由“秦半两”奠定的“圆型方孔”古钱币造型,因深受历代封建君主的喜爱和推崇,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整个封建社会,被沿用了两千多年。

   史书记载,刘邦和项羽在推翻了秦王朝后,进行的四年楚汉之战中,还一直使用的是秦半两。传说萧何在刘邦进驻咸阳后,许多官吏都送了两枚秦半两给刘邦,只有萧何送了五枚,这二枚半两之功便成了日后刘邦为萧何增加封地的一个原因。古泉学家丁福保曾有诗咏秦半两:“千秋唯有长城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莫道区区仅半两,曾看刘项入咸阳。”

    西汉初年所铸的钱,虽然仍称为“半两”,但重量逐渐减轻,由原来的十二铢,减为八铢,再到四铢,后人称其为八铢半两,四铢半两。有些民间私铸的半两,还不足一铢,因轻薄如榆荚,被称为“榆荚半两”。一直到汉武帝元狩五年(前 118)才废除了半两钱,始铸五铢钱。因汉代铸造的半两和秦代所铸半两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把汉代半两称为汉半两,秦代半两称为“秦半两”,以示区分。

    而且,“秦半两”钱从铸造成本比其它任何形制的货币都低,不但较好的利用了原材料,制作工艺也相对的简单,也可利用中间的方孔进行固定锉修。

    总之,从“秦半两”的发展历史来看,秦始皇为统一天下所实施的措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革命的,进步的,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货币的统一,为全国各地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秦半两”钱既有封建皇权的烙印,又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集思想、审美、实用、效率与一体,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秦半两”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钱币初步成熟的标志,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不但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而且为中国古代方孔钱之鼻祖,在中国古代钱币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转载]秦半两——中国古代方孔圆形钱之鼻祖

(汉半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