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钱币知识:第三集:天圆地方

 红豆居士 2014-06-30

古钱币知识:第三集:天圆地方

西祠胡同 > 收藏天下 07-07-01 21:49  

 

第三集:天圆地方

公元千前221年,随着最后一个对手齐国的覆灭,雄心万丈的秦始皇终于突现了他吞并天下的帝国梦,然而秦始皇知道,武力征服只是霸业的开始,真正的统一还有赖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最终统一,于是秦始皇将大秦帝国的领土分为三十六郡,推行郡县制,然后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至于货币刚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秦始皇下令,废除战国时期的纷繁复杂的六国币值,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规定只有黄金和半两铜钱才是法定货币,黄金为上币,重要用于贵族之间的大额交易,铜钱为下币,是一般日常生活经济中,最长用的支付手段,而珠玉,龟,贝,银,锡等贯通物品 从此退出流通,不在拥有货币的功能。

 秦统一货币实际上是把战国秦原来使用的货币推广到全国,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货币,并不是他临时动意或少数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的实践,,把战国秦自己的货币推广到全国

早在公元336年,史书上就有秦惠文王出行钱的记载,,也许历史并不在意,这个以击瓦钵子为音乐的国度,能在钱币形制上弄出什么名堂来,然而他们创造了意味深刻的圜钱制度,这是商鞅变法统一斗桶权衡丈尺之后的必然结果,商鞅由魏进秦,将魏国铸造的圜钱带进秦国,一变而为较 的一两圜钱,这种圆形有孔的铸币脱胎于古代劳动工具纺纶的形状,看上去又象璧环,圜钱的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各地纷纷仿造,因为跟其他铸币相比较,这种钱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拥有日月之象。

起初,秦国新铸的一两圜钱,魏国早期的共、恒字圜钱还十分相似,显然借鉴了较早的富强起来的魏国币制,后来,因变动而出现崭新气象的秦国,屏弃六国在钱文上记载地名的习惯,,对圜钱做了极具人文和经济意义上的改造,他们将钱的重量由一两减至半两,不仅节省币重还更有利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在钱体的内外边缘加上降起的郭,使标志钱币价值的钱文在频繁的流通中不易磨损,又将外圆内方的钱币形态固定下来并且加以推广,形成历史上著名的秦半两。

为什么中国古人最终将钱币确定为外圆内方的形状呢?

方孔圆钱形成以后开始是由圜钱然后变成方孔圆钱,一方面是作为货币流通的需要,另外是圆形的圜钱比布币、刀币和其他形状的货币使用起来方便,携带起来也方便,所以圆形后来逐步形成了货币的定式,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不光是中国,而是在世界上都形成了货币是圆形的。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认为,这是出于制作工艺的要求,因为方孔圆钱便于打磨,现在人们在从考古发掘和铸造实践中找到了证据。

有了一个方孔以后,钱文就有了固定的位置,原来的圜钱,钱文是周围一圈,究竟从哪里开始读,像秦国的货币株重一两十二,也有人会读一株重一两十二,就是这个起始是从哪里开始,因为它是圜钱就是一圈有了方孔以后文字就固定了,是两个字还是四个字,是上下币局还是左右币局,中国人是讲究对称美的,,这样就很严谨,那么,当然方孔形成以后对后来的铸造工艺,特别是到汗以后方孔圆钱要净边,铸造完以后要把毛刺挫掉要净边如果说没有了方孔以后就容易固定,所以这后来成为中国铸钱的一个固定模式。

不过,人们相信,除了工艺学的原因之外,对于崇尚以象观道的中国人来说,外圆内方一定还有更加深刻的意蕴。

那么中国这个方孔,原来开始是圆孔,圆孔的来源有的说是纺纶,有的说是玉壁,那么这个东西在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包括和壁相类同的其他一些玉器,其中有的可能是跟上苍交流的一种工具,圜钱的形成,可能跟这种哲理思想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后来为什么中间变成了方孔,这当然有一个天圆地方的哲理思想在里头

古人认为,外圆象天,内方象地,这被赋予了天圆地方宇宙观的小小铜钱,竟然蕴涵了乾坤之象,也因此拥有了生生不息的灵魂,虽历经千年百代,五朝兴废的风雨洗礼,而它外圆内方的独特形态却几乎与中国漫长的封建相始终,知道两千年后,清末民初机铜币的出现,大告终结。然而秦朝是短命的王朝,秦王朝崩溃了,秦半两却延续了多年,对于刚刚夺得政权的西汉朝廷来说,秦代高度统一的铸币政策,成了一个难题,曾经饱受暴秦之苦的老百姓开始埋怨秦钱重,难用,朝廷又无力大规模铸造钱币,只好放开政策,允许民间自由去铸。于是,原本重达十二株的半两钱便被减至三株,甚至更轻,这种钱又轻又薄,形式榆美,被人们戏称为荚钱,有的荚钱只有一株重,一时间,世面上的荚钱越来越多,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以致一万枚铜钱只能买一石米,而一匹普通的马竟然可以卖到一百金的价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