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填词八:如何填词和进行“新词”创作

 瑯琊居士 2018-12-31
一、关于填词
 
1、要有一点语言和文学基础
 
填词,是一种文字功夫。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但并非了解全部后,才可以学习填词。只要肯花上一点时间,下一点点功夫,就可以进行填词尝试。只要你不想做大词家,花这点力气就足够了。当然,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这一点是不足以的,不过作为满足你的爱好、充实一下茶余饭后的娱乐方法,或者迎合一下所谓即兴即情雅趣的需要,这一点点基础足够了。
 
首先是语言知识。一是文字。你要积累一定的词汇,了解一些文字演化知识,这样会使你的语言更丰富、更有概括力和更有在文字上的选择余地。二是语法。语法是词汇的使用规律,如词汇的分类、意义、搭配以及修辞方面的知识。假如你上过中学,相信自己这些是不缺的。
 
其次是文学知识。文学是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经历过的事物反映出来的一种艺术,如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对这些你应该至少有一般的涉猎经历,稍微懂得一些这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要是这样说也让你害怕,那么你在中学时能把作文写到一般般的程度,你就应该有信心了。古人是不懂什么叫语法的,遣文凿句全凭的是经验和千锤百炼的功夫,不也出了不少令今人都望尘莫及的大家?
 
2、要有一点文字表达和写诗基础
 
我们常听说,某某人能说会道可一动起笔来就晕菜了,这是事实。因为他不常动笔,动笔的经历和经验都少,所以他不晕菜才怪呢。对一个会填词(不一定填得好,其实也不需要)的人来说,他一定要有很好的笔头感觉,如平时好写日记、好发个短信,还有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博客里的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写诗的经历和经验也很重要。诗歌是一种文字修养,尤其在凝练词语、增加言语的概括性以及在个人情感抒发和建立良好的情操、境界方面,都对人们很有好处。而词往往表达的是一种意趣,是一种心境的自然吐露,所以若是具备一定的诗歌基础,对填词是大有裨益的。当然,有诗的基础不一定就是单一的指古诗基础,有当然好,没有也无妨,主要是指能具备一定程度的“诗”的表达力,就能够把填词学会。不过对现代人来讲,新诗应当信手拈来,缺少这个功力,他的词自然少不了忸怩和做作。
 
3、了解一点词牌知识及其格调
 
既然是填词,就需要照别人的词的格式把自己的词填进去,否则不叫填词。所以对别人的格式也就是词牌,要有所了解。先要知道词牌是什么、词牌下的格式是什么并有什么要求和规定。不可“挂羊头卖狗肉”。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所通融也要了解。然后需要知道的是,这个词牌适宜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情绪,韵脚平仄又有什么变化,具体特点是什么,等等。
 
因此,所填的词不仅要符合词牌格式的要求,还有符合词牌产生的环境,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你填的词,与你所用的词牌在格调上保持很好的一致性。
 
词牌当初是和乐曲相依而成的(词牌命名是后来的事),词牌表现的格调或说情绪,是由曲子的旋律早就决定了的,也就是词牌产生的环境,这一点填词的人不得不去尊重。尽管人们后来可能忘记了原曲的样子,只记得了词谱,但还是可以从后人在这个词牌下所创作的大量的词作,得以见出端倪的。
 
总的说来,填词离不开平仄、对仗、押韵等问题,这些是填词的必备知识。再有关于断句、布韵、定声等,是人在填词时不得不掌握的一些技巧。不过,抓一点时间,通过阅读和欣赏几首古诗词(能更多更好),加上了解和储备一下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就不是问题了。其实,填词时对词的意趣和格调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这只能靠多磨练、多经历了。
 
4、选取适宜词牌并立意构思
 
填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呢?是先考虑词牌呢还是先考虑自己要写什么东西?这个恐怕要因人而异。对熟悉词牌的人来说,先考虑哪个并不重要。但对词牌知识有限的人而言,这就是个问题。从人们实践的角度讲,填词是一时心理表达的需要。所以填词的人,先要弄明白自己正在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之中,要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或者要表明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倾向,然后根据这些选择适宜的词牌。这于填词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选择适宜的词牌呢?上面说过,当初的曲子不见得有几个人能找得着了,但是词牌下的大量词作却可轻易而获。你可以顺着这些词作摸出一些门道。比如词作里有表现忧郁的、伤愁的、哀婉的、愤懑的、离苦的、激越的、浪漫的、豪迈的、雄壮的、等等,诸类难分,不胜枚举。你可以将自己的心境与这些相比较,也可以对号入座似的选择出与你情绪较接近的词作,让其充当你的词牌标杆来使用。
 
就词牌的字数多少来讲,一般的小意趣,或一时的小感觉,适宜选用小令词牌;情绪起伏规模较大,需要一定程度的刻画和渲染,适宜选用中调词牌;如果你此时情意深长,言语难收,这便适宜选用长调词牌。从用韵角度讲,对于情思绵长,如若隐若现的一种境界,适宜选用韵脚较近的中调和部分小令词牌;对于那些因激扬雄壮、悲愤盈怀所形成的滔滔不绝之辞,又适宜选用韵脚较疏、节奏较急的部分中调和长调词牌;昂扬激越、拗怒喧噪,适宜选用平声韵脚的词牌,反之,沉抑险僻似如泣如诉,则适宜选用仄声收脚的词牌。当然这只是一般状况,填词是没有一定之规的。
 
接下来是填词的准备过程。
 
填词准备过程的第一步是立意。立什么意?立你要表达的那个意思。怎样把你要表达的意思立住呢?立意境。意境就是你情绪产生的环境,也是你抒发思想的境界。这个意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虚拟的,只是你临时搭建的一种氛围,也可能是二者融合的或实或虚的一个场景。意境有了,不见得你就能写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意境只是个台,在这个台上要有东西“唱戏”才对。这个“唱戏”的东西就是意象。意象,或人或物,或山或水,总之是你可以寄托情感的一种事物。有了它,你便可以在你设计的环境里,尽情地去围绕它抒发,或描写、或刻画、或寄寓一种情思、或陈述一种情绪。如: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字令,毛泽东)
 
这里“山”和“天”,既是意境也是意象,从意境看它呈现了战事频仍时期的一个大环境,从意象看它直接表现了“高”、“险”、“远”的内涵,虽未直接刻画却是人人共知的。词中确切的意象是“马”,词人对马的刻画只有一个“快”字,而围绕着马却连用了三个动作性词语“加鞭”、“未下鞍”和“惊回首”,共同寄托了词人无所畏惧、傲视天下的宽阔胸怀。
 
填词准备过程的第二步是构思。构思是思想运用的过程,是把你想表达的最本质的东西告知于人的一种方法,也是全词章法结构的最清晰的体现。凡文学的东西最忌就事论事,一点内涵、一点寓意都没有。所以在你立好意之后,一定不能就意说意,要学会赋予意以灵动,让它活起来。如: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李煜)
 
这里词人通过“深院”、“小庭”、“寒砧”、“风”、“夜”等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一个幽深孤寂的环境,并加以用“静”、“空”、“断续”、“长”等词的刻画,使环境更趋森森暮暮,可谓就意说意。但词人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顺势一转,以“无奈”和“人不寐”来描写环境与人的关系,既表现了人的情绪,又赋予了各个意象以冷酷无情似的人格面孔,使其灵动了起来。
 
5、依照词牌格式组句和推敲词句
 
词牌选好了,立意有了,也有了自己认为满意的构思,接下来才是依照词牌格式正式填词了。首先根据格式的顺序和字数,安排意象出现的位置以形成合适的环境关系,然后选择适合意象的语言描述并组词成句。其次依据词句的先后关系,继续调整自己的构思和词句语言,从而保证意境、构思、语言三个方面都能和谐、合理而且相得益彰。到这里,词的雏形就基本形成了。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按照词牌格式逐句逐字推敲词语,从平仄、对仗、韵脚、节奏几个方面反复捉摸,直到让自己满意为止。
 
至于有人说词必须用所谓书面语、所谓雅语、或所谓古色古香的什么语,甚至还要嵌入几个典故,以及词要有立体起伏什么的,你先不要信,因为词没用一定之规,能说出这么多道道儿的人也没有几个出得好词的,无外乎是他们对所知道的那几首古诗词的牵强附会。填词以能把你的情感或思想意思表达出来为最重要,如让别人有所感悟则更好,而不是炫耀本领,谋虚荣,求功利。人到了一定程度,一切文字的东西都应该是灵感的迸发,灵感所及,真情实感,言自有物,所以写东西来不得偷奇取巧和浮躁市侩习气。因此面对时下呻吟者众的局面,有兴趣想尝试一下诗词的人,不能拿起笔杆子就变得酸了吧唧和卖弄技巧,甚至闭门造车还以为胸怀古今天下,这样无益于你的词被人看懂。
 
   二、如何创作“新词”
 
不可避讳地说,对于今人而言,如果不是兴趣或爱好使然,填词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苦差事。有很多人愿意欣赏词,因为它的确很美。但又有很多人对填词不以为然,因为这很累。这都是事实。除非你能够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否则时间上就不允许你这么做。因而像前面提到的“新词牌”现象就出来了。前面也说过这个现象不是坏事,应该提倡,那么“新词”又应该如何创作呢?
 
1、重视传统积淀
 
词毕竟是一种文学形式,因此就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这第一点就是重视传统积淀。新词可以不按旧的词牌格式来填写,但也不能没有格式约束。只一味地运用长短句,而不管其他,至多也只能算作现代诗,绝不能被看作词。所以一首像模像样的词,应该是有“词味”的词。这个“词味”就是传统积淀。譬如结构形式、章法布局、平仄现象的把握、对仗的位置、节奏的快慢以及韵脚的疏密、平仄等,都还是要讲究的。
 
2、懂得一点关于词牌变体的知识
 
如果你对词牌的变体很有研究,这对你另辟蹊径的创作新词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所谓的新词,实际上是对旧词牌的变格使用,只是变得远了点或太远的缘故。你研究词牌变体的经验,可以让你的新词和他人依照词牌格式填出的词有一脉相承的效果。这时你创作的新词,很有可能被他人仿用而成为新的词牌。
 
3、自然天成,不留斧凿痕迹
 
一点都不懂得词是种什么东西,是无法创作新词的。即使懂得,创作新词也需要一个过程,如从粗糙稚嫩到精雕细磨,从不熟练到信手拈来。
 
1)从简单开始,重视点滴感受。不要一开始就想作大词,要学会把小意思、小感觉提炼成词,如:
 
书,闲时无用用时无。今发奋,学海再苦读。
 
你看,这是“十六字令”吗?是又不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它符合十六字令的结构形式、韵法和章法布局,可却没有严格遵守十六字令的平仄格式,说是变体却又牵强,总之它很有“词味”。可以见得,这是一首不想成词而成词的词,是作者由心而发的自然小感受。
 
2)三言两语,积累成词。三言两语,就是对自己见到的事物所产生的感受,有什么说什么,不进行胡乱的修饰,可以用一点小小的修辞方法,但不进行不真实的描写和臆造。这样,由三言两语积累而成的东西,可能是一个片断,也可能是一首完整的词,但都没有关系,只要坚持做下去,最终学会写新词是不需要太多时日的。如:
 
津港走,瓷都游,神州处处起高楼。北运河,南京九,古今牵手舞新绸。
 
你看,这样的东西谁不会写?大部分人都会写。是的,但怎么看这样的东西?这是诗吗?当然不是,因为不合律句的法则。这是词吗?是,是一首很有点接近顺口溜的词。其实,好的词就是顺口“溜”出来的,一点也不需要避讳。它因为表现的是人们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景观和熟悉的现象,所以使人闻听难忘,倍觉顺口。甚至让人们误认为这只是一种亲切的文字小把戏,很难与“博大精深”的“词”联系起来。这就是三言两语的效果。
 
三言两语还有一个效果就是,一点也不会让你写出的东西露出斧凿痕迹。这样的效果要比闭门造车不知强过多少倍。
 
不过,上面这首确实应该看作是词,并且它很有小令词的味道,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作。试比较前面李煜的《捣练子》,还有下面的《渔歌子》:
 
《渔歌子》,小令,单调,二十七字,四平韵,一韵到底。一体可平起: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
 
通过和这两首词的比较,是不是很容易探寻到刚才这首小词的根源?下面,将这首“新词”重新变换一下:
 
津港走,瓷都游,神州处处高楼。北运河,南京九,古今牵,舞新绸。
 
这么一变就真的不像顺口溜了。它由原来的两对三言偶句和一对七言隔句对的格式,变成了三对三言偶句和一个六字句的格式,更加突出了词的节奏特点,词的味道是不是更浓了?下面再变化一次:
 
津港瓷都游走,神州处处高楼。运河牵京九,古今舞新绸。
 
还可以这样变:
 
津港瓷都,运河京九。游走,游走。神州处处喜舞,古也新绸,今也新绸。
 
像这样由真实感受而发的三言两语,组成新词句是没有太大难度的,而且不存在生硬之感,不管怎么变化句子的长短及其节奏,都很和谐。
 
随着写词经验的积累,三言两语逐渐就会发展成为滔滔不绝的灵感语丝,就可以对大的感受和大的场面进行形成强有力的概括,使词的表现力越来越强。到那时再作大一点的词,便会轻车熟路了。
 
新词很少冠以正式的词牌名,仅有题目。新词和新诗比较起来,除了都是长短句、都重视节奏外,新词应当更富于旋律感,以此它才能与旧词形成一脉相承的关系。新词也不同于当下的歌词,除了都要有一定的意境外,新词在注重运用通俗语言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过分的口语化。下面例用拙作以供指摘。
 
其一,《鸟落枝》:
 
飞鸟落枝,引花无数,朵朵竞开谁嘱?一束可当万束摘,奈何观者手足驻。
 
左邻右舍,唤得同来,看我拙笔湿布。千里向花窥此目,岂敢把今朝失顾。
 
其二,《又见老友》:
 
又见老友,尘心暖透,忙茶乱酒,谁怪湿两袖!旧人才回,新客来候,撒一室欢娱留守。
 
键音声起,文语无休,海阔天空,云崖地角尽收。此时无愁,只因你我同游!
 
(后一首是以等字数、等节拍的方式对一位博友来帖的回复,也是对网络这种信息传递形式的称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