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用张仲景“甘草泻心汤”

 图书 馆员 2019-01-01

博友顾晴说:我们家三个人都是上热下寒体质,在当地就医,找了不少的中医调理,但效果都不好。不是补得上火,就是泻得人受不了,下面一更寒,上面反而各种炎症溃疡,太难受了。想请都曾老师,问问奶奶如何调理呢?据我了解,此类人现在还特别地多,如果奶奶能够给个方案,真是造福天下人啊!感恩!

曾乐:你说得对,现在上热下寒,虚不受补的人特别多,一直有人询问如何是好,有的说看过中医,一补就上火,一上火医生给开寒凉药吃,又加重病情,反反复复,苦不堪言。奶奶笑着说,对于这个问题,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早有好方,就是甘草泻心汤,可惜的是,同在的医生没有多少人会用。

今天,重点介绍伟大的医圣张仲景的甘草泻心汤。希望它能够使这类人群得到帮助。
奶奶说,为什么现在上热下寒的人特别多呢?这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上面动得多(动脑动眼动嘴,吃得多等等),下面动得少(一坐一天不运动),上面耗血过量不平衡,导致血亏而气往上冲,久而久之,就是上热下寒,湿气困住中焦,上下隔绝,各种毛病丛生。

下面上正菜,看处方:

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黄连5克。

用法: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成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饭前服。

注意事项:奶奶说,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只有这样,方子中的药物才可以寒热并行,攻补同施,以达到最大的功效。

此方最大的作用是打通中焦,使人体上下贯通,解决虚不受补,上热下寒,热气不往下走,湿气不往下排的问题。此方阴阳并举,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可以说是寒热并治。不象学院出来的某些中医,一看见上火就只用凉药,结果火是暂时下去了,但很快就反攻上来,而且比上次更猛,频率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让患者苦不堪言。一听说畏寒怕冷,腿脚寒凉,就说是肾阳虚,开些补药,一补就上火,这个症状还没下去呢,那个症状就被补出来,门患者不知如何是好。

此方最妙之处在于,凡是湿寒或湿热困阻中焦,使中焦不通所致炎症,它都可以治疗,尤其是对头面部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的各种炎症,对于身体各入口出口炎症、瘙痒等有奇效。比如口腔溃疡、扁桃体炎,还有结膜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痔疮、肛门瘙痒,阴道炎、尿道炎、外阴瘙痒等等。

当然,也得提醒,方子虽好,但还得会用,用得得当,请在当地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凡是对中医一知半解甚至是连一知半解都做不到,且满脑子西医那一套的人,我没时间理会,这样的人也不必看此文和我其它的文章,什么半夏有毒呀之类的,我不会做什么回答,特此申明。

脾胃不好,按按这个地方,就能变好

我们知道,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的长寿保健穴。其实,在人的手掌上,有个穴位和足三里同样重要!书中记载,“三眼穴功同足三里”,即三眼穴同样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侯教授说,经常按揉三眼穴可以调脾胃、抗衰老,不妨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按摩。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所谓合穴是指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对于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尤其是胃经气血不和所致的胃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按摩、刺激足三里来进行治疗和调理。
同样道理,经常按摩三眼穴也可以调整气血、阴阳,从而实现调脾胃、抗衰老、防病于未然的目的。三眼穴在我们双手的无名指上,只有准确找到穴位,按摩才能有效,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取穴方法是: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无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节上纵向画三条四等分手指的竖线,然后再横向画两条三等分这节手指的横线,这样就形成了六个交点。三眼穴位于最左上角的交点处。
以同样方法找到右手的三眼穴。可用圆钝的器物尖端点按穴位,同时结合自己的呼吸频率有节奏地按压,效果更好。

针对老年人阳气渐衰所致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病症,经常按摩三眼穴有助于缓解症状。按摩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要找准穴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上的三眼穴,每只手10分钟,交替进行。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按摩。

脾胃受伤,五脏都要遭殃,养好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生成不足,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会百病丛生。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而夏季这个时机脾胃容易受到侵害,所以疾病出现,因此养生应该先以脾胃为先,那么怎样调养出好脾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脾胃好不好,看这处就知道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常看以下几个部位:

口唇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鼻子

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耳朵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

脾胃与五脏的关系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与脾

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

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

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养脾的5个要点要记牢

1食物喜温燥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因此养脾要食些温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药。比如,我们厨房里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温性偏燥的,因此亦具养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等等。

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气的食物,如地下长的地瓜、山药等;脾喜温恶凉,故需食温;脾色为黄,故需食黄色食物,小米色黄,最养脾土;脾德在缓,故需食甘味以缓脾之情。

2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湿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湿,亦可让脾舒畅。炒香的食物多具养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面食烤成半焦半糊时即有香味,亦可养脾。

3勿过食生冷

小孩子从小就要注意勿过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饮、凉水等,因为会伤损脾阳。而对小孩子来说最好的零食是麦芽糖和锅巴。有人担心吃烤香的食物会不会上火,不能吃刚烤出来还烫着的,可等凉至室温时再吃即不会上火。脾虚之人又可坚持晨起喝生姜红糖水,有助于温脾,并能升阳。

4脾气通于口,脾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

脾有病则唇色改变,或发黄,或发暗,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诊断,脾应于鼻头。鼻头色黄,必属脾虚。按手掌诊断,手掌中间及大鱼际对应脾,若发暗亦是脾虚之相。

平时认真调理,自己注意观察这些部位的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脾阳充足的改变。

5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人愤怒、怨恨或焦虑时,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人悲伤、沮丧或忧郁时,胃就变得苍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动也减少。中医也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会影响脾胃。可见,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12g 大枣12枚 半夏12g 干姜9g 黄芩9g 黄连3g

【用法】水煎,去渣,分3次,温服

【主治】中焦不运,湿热阻滞,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腹中雷鸣,日下利数十行,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析】表证未解,医不解表而用下法,致使少阳三焦津气内陷胃肠,阻塞中脘,遂呈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脾功障碍,肠道蠕动增强,遂呈腹中雷鸣下利,日数十行。

【病机】中焦不运,湿热阻滞,升降失调。

【治法】和中缓急,清化湿热法。

【方义】中焦不运,湿热阻滞,升降失调,法当和中缓急,清化湿热。故方用甘草、大枣缓解胃肠挛急;半夏、干姜温运中阳,化其湿浊;黄芩、黄连燥湿和脾,清其郁热,使中焦运而湿自去,肠胃和而升降调。

方名甘草泻心,有两层意义:

一因下利日数十行,是肠道传导(动)亢进,重用甘草可达甘以缓急目的。

一因下利而致日数十行,中气必虚,重用甘草可达培中目的本方重用甘草,前人多认为是补中气之虚,提出此药合大枣配入本方主要在于缓急,是否符合仲景原意与此证病理?细检《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方,凡欲缓其急迫,仲景每多重用甘草。如治筋脉挛急的芍药甘草汤,治心动悸的炙甘草汤,甘草均用四两(60g 左右);治哕的橘皮竹茹汤,甘草竟用至五两(75g左右),而人参用量并未增重甚至不用人参,可见重用甘草并非因虚之故。再从此证病理分析,联接脏腑经隧均由肝系之膜构成。筋膜发生病变,不外四端:①松弛;②挛急;③破损;④增生。此证下利日数十行,虽属脾胃功能失调,然其肠膜挛急病理更为突出。

基于上述,才提出甘草配入本方主要目的在于甘以缓急。若谓此药主要作用在于补虚,何以本方反无补气的人参就很难理解了。《类聚方广义》云:“此方不过于半夏泻心汤方内更加甘草一两,而其所主治大不相同日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日干呕心烦不得安,日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此皆急迫所使然,故以甘草为君药。”此说道出了重用甘草的真谛。五泻心汤所治的痞是津液阻于胃脘所致。津液究竟停在胃中还是胃壁夹层?应该深入研究。痞是湿停胃的夹层,亦即少阳三焦的半表半里。

少阳三焦包括膜原和腠理两个部分。脏腑形骸都与三焦通联,是津气运行之路。五脏六腑能够得到阳气温煦,阴津濡润,端赖少阳三焦这条通道才能四通八达。如果表卫闭郁,津气出入受阻,从少阳三焦内陷胃肠,阻于胃的夹层,即可成痞。西医泛指局部炎证为充血、水肿,理与此同。如果不从少阳三焦去理解形成痞的基本病理,那么《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疗狐惑就很难理解了。《金匮要略》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年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狐惑以咽喉或前后二阴糜烂为主证,显因少阳三焦津气阻滞才能涉及上下窍隧,如说此证之痞是津液停于胃中,则不可解。

【应用】

1.以下利不止,干呕心烦;或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为使用本方指征。

2.《方函口诀》云:“用于产后之口糜腹泻,有奇效。”

3.《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有人参。

【歌括】

甘草泻心用亦奇,痞利孤惑此能医,

姜夏芩连甘草枣,中焦不运是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