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来自春联的自白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1-01


我是春的使者。每逢新春佳节,神州大地各行各业、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地邀我临门登柱,一展风采,人们亲切地称呼我——春联。



关于我的身世,最权威的说法是出身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称,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在人世间的第一次亮相。



我姓春,春是我的灵魂。当新年春节到来的时候,无论在塞北还是江南,乡村还是城市,人们都能看到我的身影。人们过年都说吉利话,我也如此。我的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合情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为春节平添了欢乐气氛。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家,我的用语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突出了一个“春”字,都洋溢着春的气息、时代的气息和喜悦的气氛。我的最大本事是迎新春,颂盛世,寄情抒怀,祝福和保佑人们一年吉祥如意。



作为对联大家族的成员,我一向秉承对联本性,即词语对仗,声律协调,成双成对,既对又联。主要体现在:一是字句对等。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二是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三是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四是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除此之外,完整的我,还要搭配横批(又叫横披)。好的横批,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最忌讳的有三条:一是上下联语义重复,二是有不规则重字,三是联尾三连仄,尤其是三连平。



人们之所以对我情有独钟,是因为我能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为他们带来新一年红红火火的好兆头。中国人自古就有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来年给自己带来好运。新的一年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人们都借助我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春满长安·联动我心

2019年古都城门

春联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

这是展现自我

发扬传统文化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