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65讲 《运笔论》 情深调合

 長江頭 2019-01-01

一、原文

右軍之書,代多稱習,良可據為宗匠取立指歸,豈唯會古通今,亦乃情深調合。致使摹搨日廣,研習歲滋。先後著名,多從散落。歷代孤紹,非其效與

二、注释

① 但:只有。

② 称习:称赞与学习。

③ 良:非常,完全,确实,的确。

④ 宗匠:犹言宗师,指在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为众人所推崇的人。

⑤ 取立指归:取得或能够确立的根本原因所在。“指归”,指向所在。

⑥ 岂唯:岂只是,岂止是。

⑦ 情深调合:笔墨中饱含着深厚的书写情感,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的变化谐调一致。

⑧ 孤绍:独自继承。“绍”,继承。

⑨ 非其效与:不是有效的证明吗?“效”,验证,有效地证明。

三、译文

    以下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例,来说明书法艺术中运笔用意的道理。关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历代都在赞美,很多人都在学习,并被树为典范,完全可以称之为中国书法艺术之宗师。历代书法家如此之多,为什么只有王羲之会得到后世人们如此之推崇呢?究其原因,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书作入规合矩,继承了传统书法艺术的常法常规,融汇了哪个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成果,最为重要的是他的笔墨中饱含着深厚的书写情感,且能做到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变化谐调一致。这才是王羲之的书作久传不衰的真正原因。由于王羲之的书作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做到了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的谐调一致,这才使得临摹的人、刻石的人、拓印的人、研究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且一代一代沿习相传。在王羲之之前和王羲之之后众多的书法名家们的墨迹,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都已散落遗佚失了。在王羲之之后,历代都有以研习王羲之书法艺术而著名者,他们同样留下了大量的墨迹,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也都已散落佚失了。但是王羲之的书作流传下来了,各个时期临摹王羲之的临作也都还有孤版绝本保留下来了,这难道不就是历代书法家如此之多,唯有王羲之倍受后世人们推崇之原因最有效的证明吗?

四、品评

“但右军之书,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句。“但”,只有。《运笔论》一篇讲的是书法艺术中的运笔,前几章讲了书法艺术中运笔的道理,即运笔理论,这一章讲的是书法艺术中运笔的实例。“但”,用于句首具有祈示作用,相当于现代文中的“以下举例说明”之类的语句。“代”,历代。“多”,众多,多数。“称习”,称赞与学习。“良”, 非常,完全,确实,的确。“举”,推举,推崇。“宗匠”,犹言宗师,指在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为众人所推崇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以下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例,来说明书法艺术中运笔的道理。关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历代都在赞美,很多人都在学习,并被树为典范,完全可以称之为中国书法艺术之宗师。

“取立指归,岂唯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句。“取”,取得。“立”,确定,确立。“指”,指向,根本。“归”,原因。“取立指归”, 取得或能够确立的根本原因所在。“岂唯” ,岂只是,岂止是,不仅是,不唯一是。“会”,领会,知晓,汇集,总结。“通”,通达,贯通。“会古通今”,继承发扬。“亦乃”,才是,真正是。“情深调合”,笔墨中饱含着深厚的书写情感,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的变化谐调一致。这句话的意思是: 历代书法家如此之多,为什么只有王羲之会得到后世人们如此之推崇呢?究其原因,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书作入规合矩,继承了传统书法艺术的常法常规,融汇了哪个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成果,最为重要的是他的笔墨中饱含着深厚的书写情感,且能做到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的变化谐调一致。这才是王羲之的书作久传不衰的真正原因。

“致使摹搨日广,研习岁滋”句。“致使”,使得。“摹拓”,临摹,拓印。“日广”,与日俱增。“广”,一是指时间上的延续,二是指范围的不断扩大。“研习”,研究学习。“岁”,年,年代。“滋”,滋生,越来越多。“岁滋”,随着年代的增长,越来越多。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王羲之的书作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做到了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的谐调一致这才使得临摹的人、刻石的人、拓印的人、研究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且一代一代沿习相传。

“先后著名,多从散落”句。“著名”,显著之名,指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先后著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王羲之之前和王羲之之后,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书法家。又一指是在王羲之之后,研习王羲之书法艺术而取得成就且具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书法家。“散落”,佚失找不到。“多从散落”,大多数都佚失找不到了。 “多从散落”也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指的是, 在王羲之之前和王羲之之后,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那些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另一层意思指的是,在王羲之之后,研习王羲之书法艺术而取得成就且具有影响的那些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王羲之之前和王羲之之后众多的书法名家们的墨迹,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都已散落佚失了。在王羲之之后,历代都有以研习王羲之书法艺术而著名者,他们同样留下了大量的墨迹,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也都已散落佚失了。

“历代孤绍,非其效与”句。“历代”,每一个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孤”,独有,唯独有。“绍”,继承。“效”,验证,有效地证明。“非其效与”,不就是有效的证明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但是王羲之的书作流传下来了,各个时期临摹王羲之的临作也都还有孤版绝本保留下来了,这难道不就是历代书法家如此之多,唯有王羲之倍受后世人们推崇之原因最有效的证明吗?

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目标是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书作者的思想情感。孙过庭一部《书谱》,其“书旨”就是“达其情性,形其衰乐”。《运笔论》一篇,所阐述的就是如何通过书法艺术中的运笔,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去反映和表达书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孙过庭在阐述了运笔的理论之后,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例,用王羲之与历史上众多书法家运笔的不同这一事实,即王羲之运笔用意与书写情感的谐调一致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运笔论》书法艺术理论的正确。

关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历代书评家、书论家都是认同的,但认同的程度和认同什么却是有差异的。这种认同差异的产生,不在于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本身,而在于书评家、书论家们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差异,在于各自的评判品评标准的不同。

唐以前,对王羲之书法艺术认同的差异具体体现在王羲之书名次第的排列上。王羲之的书名排序,时而在前,时而排后。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非常肯定看重,独推王羲之,亲自为王羲之写传。传曰:“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由于唐太宗的力挺,王羲之于中国书坛书名次第的排序问题解决了,被树为书法人学习书法艺术的典范,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代宗师,被尊为“书圣”。

王羲之于中国书坛书名次第的排序问题是靠什么解决的呢?是靠唐太宗的权威解决的。之后又是凭什么维持的呢?凭的是历代书评家、书论家的认同。历代书评家、书论家认同了王羲之的什么呢?将历代书评家、书论家关于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评论归笼到一起看,除了孙过庭等少数人外,所有评论都没有超出“会古通今”的范畴。也就是说,历代书评家、书论家,他们仅仅只发现了王羲之的“会古通今”,所认同的也只是王羲之的“会古通今”。

历代的书评家、书论家关于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评论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观点就是,一篇《兰亭序》,二十多个“之”字,每一个都不与其它相同。这一点评的对不对呢?非常正确,但不能说明问题,这不能成为王羲之被历代学书人所推崇的原因和理由。因为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一般的书法家只要注意一下都能做到。不要说写出一个字的二十几种不同形体,就是写出同一字的上百种不同形体亦非难事。一些书法家的“百福图”、“百寿图”就是有力证明。能说这些书法家超过了王羲之吗?看来历代的书评家、书论家关于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评论是有问题的。有什么问题呢?“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他们都认为王羲之的字写的好,是中国书法第一人。好在什么地方?凭什么就是中国书法第一人呢?他们只将认识的目光集中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中书写的流畅和结字的外在造形的多变上,而没有认识到王羲之书法艺术中深刻的内在内容。他们只注意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会古通今”,而不去注重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情深调合”。

孙过庭与历代书评家、书论家的观点不同,孙过庭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岂唯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王羲之于中国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不仅仅是他做到了“会古通今”,更为重要的在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运笔用意上做到了“情深调合”,即王羲之能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孙过庭认为,这才是王羲之书法艺术“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摹拓日广”、“研习岁滋”、“先后著名”、“历代孤绍”的真正原因,这才是王羲之“书圣”宝座不可动摇的最有力支撑。

孙过庭用王羲之书法艺术被书法人普遍认同推崇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运笔论》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正确。现在再用王羲之被“诡词异说”者推倒这一事实,证明孙过庭《运笔论》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正确。

当代书法人一定不会忘记,前些年日本人推崇王铎,提出了一个“后王胜先王”的说法,国内很快就有一些人随声附和,说王羲之的字“俗”。王羲之“书圣”地位不但受到了挑战,而且很快就被打翻在地,还被再踩上了一只脚。凡是具有中国书法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王铎是学王羲之不成的。但是日本人不管这一套,日本人有日本人的文化用意。国内的一些 “诡词异说”者不管这一套,这些人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王羲之“书圣”之地位不是不可动摇,也不是无法动摇,而是可以动摇,很容易动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仅凭历代书评家、书论家们对王羲之书法艺术“会古通今”的评论作支撑力量不够。“会古通今”这一概念太模糊,这一标准太低。中国书法史上达到了“会古通今”这一层次水平的书法家很多,王羲之凭“会古通今”坐得中国书法第一把交椅,别人为什么就坐不得?这说明用“会古通今” 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显然是没有评到点子上,没有抓住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内在实质,这就为“诡词异说”者推到王羲之留下了可钻的空子。试想,如果书评家、书论家都能像孙过庭那样,用中国书法艺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一评判品评标准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用《运笔论》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看王羲之的运笔用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不仅看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会古通今”,同时看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情深调合”,看到了王羲之能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以“情深调合”作为王羲之“书圣”地位的支撑,那么日本人在推崇王铎的时候,还能提出什么“后王胜先王”那样的“诡词异说”吗?国内还会有那么多的无知者跟着瞎起哄吗?王羲之能被他们打翻在地吗?结论是肯定的:不能!这个例子从反面证明了孙过庭《运笔论》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正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