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乐垂虹

 鹿渌 2019-01-01
安乐唐桥,又名安乐桥,坐落于古江阴金凤乡、现江阴祝塘(文林)唐家村境内,明洪武十年(1377年)唐氏始祖唐选始建,唐氏后人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重修,清乾隆五年(1740年)继修,1950年代再修。长25米,宽2.4米,跨径5.5米,东西各20级。现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堤倒影水中,犹如一轮满月,映趣天然。伫立桥颠远眺,十里斗山葱笼,青翠秀丽,氤氲蔚然;近观粉墙黛瓦,水河似镜,岸柳成荫,渔网蟹簖,稻菽千重,一派江南水乡田园风光气象。


唐选,字子荣,元末明初人,原籍居毘陵(今常州),元末至正中避张士诚等乱隐居江阴教授,尚气节,工诗文,于金凤乡筑庐卜居,取北宋邵尧夫“安乐窝”之意,寓所名“安乐里”。


明洪武初(1377年)得桥头树,朱氏资助,于村东潭流建“安乐唐桥”,免除两岸村民绕行之苦。其后曾几度塌圮几度修复,明崇祯五年(1632年)唐喜教倡修,尼常广募缘,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修竣;清乾隆五年(1740年)唐舜哲继修;1950年代唐宝铭再修。金凤乡于清康熙年间析为马镇、璜塘二乡,今又与峭岐三镇合一,而文林亦归隶祝塘,安乐唐桥脱离西岸马镇界,遂全属祝塘镇。


《安乐唐氏宗谱》载:

子荣先生传

呜呼!故国皇纲不振,寰宇无纪,草泽燎原。张士诚、明玉珍、陈友谅之徒,鹰瞵虎视,圜顾而起。繄岂无奇杰之士,淡泊明志之俦,隐身蒿莱,足以平世乱而有余。而朝廷既无求贤之诏,彼又不屑屑于求售,则且偃息荒江翘首以望太平,及兴王崛起搜採遗佚,而其年亦已老矣。先生讳选,字子荣,其先籍毘陵。先生避乱教授江阴,见山水清绝,卜居金凤乡,名所曰:安乐里,盖取邵尧夫安乐窝意也。生平慷慨,尚气节,工文章,顾视倜傥,有目空四海之意。里东数武,澄潭泻春,一碧千顷,跨以石梁,蜿蜒其上,名之曰:安乐唐桥。每当时鸟弄声,夕阳恋坞,先生徘徊容与触景兴怀,奇情丽藻、萧牢鸿洞之气一寄之于诗歌至。其范俗型方蔼乎诗书之气,渊渟岳峙之度人,望之如景星庆云焉。子二元祯、嘉祯。元祯精骑射,鲠直刚勇,以友人徐达荐擢知上元县事,除苛解娆,辇毂风清。公余之暇与余觞酒䜩豆,情谊欢洽,因以稔先生之为人,而动余鼎革无穷之思焉。
青田刘基撰


子荣公之长子元祯,号南谷,为上元县令(上元县:今南京一部)。宋濂题:


南谷公德政诗

心同水镜一泓清,
赢得群黎载道声。
遍地桑麻春有信,
是家鸡犬夜无惊。
冦君愿取年年借,
杜母争夸处处名。
击壤正须歌帝力,
福星惟与照龙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