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才两年时间,志愿军炮兵支援火力翻了近50倍,这仗怎么打?

 芥舟 2019-01-01

要问志愿军在抗美援朝里最大的收获的是什么?对手的评价是最中肯的,第三任美军指挥官克拉克就评价道:“短短半年时间,他们就学会了如何打现代化战争。”没错,会打现代化战争就是最大的收获,这从志愿军炮兵的表现就能反映出来。

志愿军在大炮的掩护下进攻

其实志愿军并不是没有大炮的,在辽沈战役中我军就曾一次缴获36门美制155毫米榴弹炮,在随后的天津战役中,我军也一次性集中了600门各种口径火炮攻坚。第一批参战的志愿军共18个步兵师,每个步兵师配有一个75毫米山炮营(12门),3个迫击炮连(30门),再加上营、连属的迫击炮,一个师火炮约有50门。

除了各师属炮兵之外,参战的还有3 个炮兵师,整个首批参战部队的火炮数量达到320门。这个配置已经相当于当年中国远征军的火力配置,对于惯于“小米加步枪”的我军来说,这个配置已经算不错了。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志愿军面对的是世界上装备最豪华的美军,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志愿军炮兵赶往前线,这时我军火炮口径还偏小,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行军

美第八集团军共有各种口径火炮2923门,接近一半为100毫米以上的重炮,最大口径的240毫米重炮都有18门,而志愿军的炮兵大多为75毫米山炮、60迫击炮,105毫米都算大品径。美军一个师有火炮800余门,是志愿军的16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两者都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

除了火炮数量少外,炮弹数量少和炮兵支援少也是大问题,前者是因为美军的封锁,炮弹难以运抵前线。而后者则是观念的问题了。如第一仗云山之战,我军8个步兵团进攻,2个炮兵团支援,这种火力密度放在以前国内战争阶段,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对于美军根本不够看。

志愿军炮兵在训练中

到第三次战役时,志愿军6个军渡战作战,支援炮兵也仅有6个团,巨大的火力差距让志愿军发现,就算包围美军整师,也很难吃掉他们。相反,在美军的火力打击下,一些部队的伤亡很大,此时志愿军参战才六个月,他们开始反思,仗应该怎么打?

一到五次战役一共历时八个多月,这八个多月是志愿军脱胎换骨的八个月,是一次影响整个军队建设的大考。面对世界上火力最强的对手,志愿军迅速成长起来,知道了什么叫火力不足,知道了炮兵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志愿军战士围观刚刚运抵的火箭炮

大批炮兵部队迅速成立,大批苏制122毫米榴弹炮被加强到军直属炮团。第五战役时,志愿军的火炮已经增加到2000余门,还有一个专门组建的火箭炮师。这些炮在战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著名的铁原阻击战中,如果不是24门喀秋莎火箭炮最后绝地大反击,胜负也许还难料。

到了1951年11月的马良山之战,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我军攻坚部队只有一个步兵团,提供火力支援的就有3个炮兵团加外一个坦克营。这和一年前的云山之战2个炮团支援一个军(8个团)作战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马良山之战还只是一场小规模战斗,到了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炮兵的作用就越发突出了。

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火箭炮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打出了惊人的范弗里特弹药量,320门火炮43里打出了200万发炮弹,仍没有拿下上甘岭。这一仗里志愿军的火力也空前猛烈,133门身管火炮加24门火箭炮已经达到了美军的一半,40万发炮弾虽然只有美军的五分之一,但也给敌军造成了14000人的伤亡。整个战役敌军伤亡25000余人,是我军的2.2倍,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仗可以说是最终奠定了我军对火炮这个“战争之神”地位的认知的一仗,之后志愿军的火力再次翻番。到1953年,志愿军的火炮数量和敌军相比已经达到1.7比1,这一年3月的十字架山之战,我军一个步兵团攻坚,12个炮兵团支援,比半年前的马良山之战又翻了4倍。和云山战役比,已经翻了48倍。

到战争后期,志愿军在炮兵上具备全面优势

​火力的改善带来的是敌军伤亡人数的急剧上升。自上甘岭战役之后,联军每次战斗伤亡人数几乎没有低于我军伤亡人数两倍以上的,美军阵亡、被俘、失踪和残疾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一半的海空军和35%的陆军被拖在这里无法分身。其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战争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停战已经是不二之选了。

而两年零八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军学会了如何打现代化战争,这不到三年时间的收获,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三十年的发展。战争结束时,我军出现了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1军。该军配备3个炮兵团和3个坦克团,为我军中的独一份。现在,我军炮兵的规模和水平已达到世界第一,也得益于我们和曾经世界第一的美国陆军交手的经验。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才是我军最厉害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