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作文要写好必须多琢磨,悟出道理掌握规律高分不难得

 人生底色看语文 2020-09-22

经过几个月或近三年的训练,好多同学的议论文已经初步解决了字数和篇章结构的问题。

但是,大多数同学依然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作文写得好

作文写得好的标准是什么?直观的看,是所得的分数,而分数的背后,则是阅卷老师对于大家作文的评价标准。

比如:是否扣题?结构是否合理?语句是否流畅?字数是否工整?

以上这些,都在考虑之列的。人生底色看语文想提醒大家的是,扣题的问题和结构的问题,都是相对好解决的。

这是文章显性的结构,大家很容易做表面的文章。而作文重要的是它内部的结构。

外部特征,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阅卷老师,都能做到一目了然的识别。

比这更难一点的,是语言是否流畅。阅卷的过程当中错别字是比较扎眼的,特别是有涂改的地方。

而作文中句子和语法的错误,特别是那些并不明显的错误,是很不容易识别的。

我们的作文是否仅仅做到扣题,并且结构合理,语句流畅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

作文要考查的是大家的表达,而表达的背后,则是清晰而有条理的思想,是对作文内部规律的掌握。

好多老师说作文难教,也有好多同学说作文难写,这都是实话。

但这只是局部的实话,之所以难,是因为只从外部入手,不会从内部攻破。如何掌握作文内部的规律

从教者的角度来说,如果老师的思路清晰,语文修养好,在表达上也有示范的能力,作文其实是最容易教的。

许多好的老师,平时一段话,几个句子信手拈来的一番论证,都可以成为作文。

从学的角度来说呢,如果大家会学习,善于思考,见到好的文章,就琢磨其写法。

那么人生底色看语文的老师可以告诉你,你的文章将会自然天成地好,或者至少显得自然天成。

语文学科,有时候是简单的,包括作文。如果大家学习方法正确,那么能力将会像春天的草和树一样自然的生长。

为什么那么多同学觉得作文难写呢?因为平时不用心,也不用脑。而且更多的时候,是对这种情况不自察不自省。

比如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学语文是很认真的,刷了很多题,也读了不少范文,甚至范文上也做了一笔又一笔画了许多道道,做了许多标记。

但是你拿着书本问他,除了记住题目及答案,或者好的范文和句子,在理解的层面上依然是欠缺的。

活学活用非常重要,迁移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闻一而知十的本领必须有,至少我们要懂得如何举一反三。

《庄子养生主》中那个解牛庖丁绝对是高手。牛骨头缝隙的那么小,他依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所以,可以告诉大家,能够局限我们的,不总是是客观环境。

牛还是那头牛,作文还是要求一样的作文,如果我们的手法高一些,能够深入思考,会深入分析,问题自然就会变得简单。

庖丁为什么会日益的成长为高手?人生底色看语文的老师提醒大家,庖丁最开始,也是靠的也是眼睛来看。

和我们大家没什么两样,只是后来,他达到以神来感知的境界。

不以目,而以神知,该是怎样的境界?那就是,对结构和基本规律了然于心,这样无论面对任何文章,都会像庖丁面对着牛一样。

我们的作文也是一样的,同学们刷了好多题,读了好多范文,就相当于我们见识到了一头又一头的牛,你是否拿起刀来去解过过一头知识的牛呢?

即使不拿刀也不要紧,是否去琢磨过牛的骨骼的结构?

如果是一头牛,还是我们笔下的文章,它们的结构都规律性,掌握事物的规律性,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你将是无敌的。

了解结构掌握规律,将会使我们建立标准,以正确的标准来写作文或分析课文,又怎么会得不到高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