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94讲 《评书论》轻致陵诮

 長江頭 2019-01-01

一、原文

吾嘗盡思作書,謂為甚合。時稱識者,輒以引示。其中巧麗,曾不留目。或有誤失,翻被嗟賞。既昧所見,尤喻所聞。或以年職自高,輕致陵誚

二、注释

 尽思作书:尽量地去思考,如何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

 时称识者:时下人们所认为的能够品评书法作品优劣高下的人。

 辄以引示:就将自己的书作拿去让他们品评。

 曾不留目:猶言“不曾留目”,即目光不曾停留。

 翻被嗟赏:反被感叹赞赏。“翻”,通“反”。

 昧:昏昧,不明白。       

 喻:说明,告知。“喻”,通“谕”。

 轻致陵诮:随便给以指责讥讽。“陵”通“凌”,侵凌,欺侮。“诮”,讥诮。

三、译文

我曾经尽量地去思考过如何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并进行了书法作品的创作尝试,其中有的作品自我认为很不错,其运笔用墨与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也都协调一致。我将自己认为写的很不错的那些作品,拿去让当时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评判品评书法作品优劣高下的人去品评。结果是,他们对其中运笔用墨巧妙,看上去很美的点画结字或篇章的局部,目光连停留都不曾停留。而对那些运笔用墨失败或有失误的点画结字或篇章的局部,反倒进行感叹和赞赏。那些所谓的“识者”,既分不清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下,而且还在那里大放厥词,兜售着自己的错误评判品评观点。有的人自认为自己的年龄和社会地位比别人高,根本就不认真看作品,便在那里装腔作势,随便胡乱指责,甚或给以讥讽。

四、品评

“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句。“吾”,我。“尝”,曾经。“尽思”,尽量地去思考。“尽思作书”,尽量地去思考,如何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谓为”,自我认为,可以说是。“甚”,很。“合”,即《授书论》第六十一章中所说的“合情调于纸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尽量地去思考过如何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并进行了书法作品的创作尝试,其中有的作品自我认为很不错,其运笔用墨与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也都协调一致。

“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句。“时”,当时,时下。“称”,大家普遍认为。“识者”,能够评判品评书法作品优劣高下的人。“辄”,就。“引示”,拿去让人家品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将自己认为写的很不错的作品,拿去让当时大家普遍认为能够品评书法作品优劣高下的人去品评。

“其中巧丽,曾不留目”句。“其”,拿去让品评的书法作品。“巧丽”,运笔用墨巧妙,看上去很美。“曾不”,不曾,没有。“留目”,目光停留下来注视。这句话的意思是:结果是,他们对其中运笔用墨巧妙,看上去很美的点画结字或篇章的局部,目光连停留都不曾停留。

“或有误失,翻被嗟赏”句。“或”,或者,甚或。“误失”,失误,指运笔用墨的失败或有错误。“翻”,翻过来,倒过来,反过来。“嗟赏”,感叹,赞赏。这句话的意思是:而对那些运笔用墨失败或有失误的点画结字或篇章的局部,反倒进行感叹和赞赏。

“既昧所见,尤喻所闻”句。“既”,连词,与后边的“尤”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昧”,昏昧,愚昧。“所见”,所看到的书作。“尤”,尤其,更加。“喻”,通“谕”,说明,告知。“所闻”,自己听到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所谓的“识者”,既分不清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下,而且还在那里大放厥词,兜售着自己的错误评判品评观点。

“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句。“或”,有的人。“年”,年龄。“职”,职位。“自高”,自认为高于别人。“轻”,轻视,随便,不加思考。“致”,给以。 “陵”,通“凌”,侵凌,欺侮。“诮”,讥诮,讥讽。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的人自认为自己的年龄和社会地位比别人高,根本就不认真看作品,便在那里装腔作势,随便胡乱指责,甚或给以讥讽。

这一章,孙过庭是在讲叙自己所做的第一次书法评判品评实验的情况。通过这一章的文字记叙,可以看出:

第一,     实验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

第二,     第二,实验进行的很顺利;

第三,     第三,实验结果让孙过庭很失望,但很能说明书法评判品评中的问题。

为了做好这次书法评判品评实验,孙过庭做了如下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吾尝尽思作书”。在创作前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构思。

第二,“谓为甚合”。孙过庭进行了多次创作实践尝试,尽量地使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尽善尽美。并对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了挑选,拿出去让评判品评的作品自己认为是创作比较成功的书法作品。

第三,“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孙过庭对邀请什么人评判品评也是有所考虑的,他所邀请的人是当时大家公认的懂书法、善评判品评的人。

从这次评判品评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足以见得,孙过庭对这次书法评判品评的重视程度。

这次书法评判品评实验进行的很顺利,受邀请参加评判品评的各类人物,该到的全都到了,该说话的全都说话了,该表现的全都进行了表现。“识者”们对孙过庭精心创作精心挑选的书法佳作是如何反应表现的呢?“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如此简短的文字,将“识者”们的反应表现刻画的活灵活现。时隔一千多年,读了这段文字,亦有仿佛自己就在当年的品评现场的感觉。

对于一幅具体的书法作品,看什么?评什么?主要看这幅作品中的点画基本功、结字造形、布局谋篇和达情表意这四个部分的内容。通过看,发现每一部分内容中好的点和好的部分,然后对这些好的点和好的部分的好的程度进行品评。或者通过看,发现每一部分中不好的点和不好的部分,然后对这些不好的点和不好的部分所差的程度进行点评。最后,将四部分内容的品评与点评加以综合,为这幅书作的优劣高下进行客观定性定位。只有这样,不同水平的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下即能够加以区分,评判品评才能作到客观公正,评判品评才具有实际意义。

那些 “识者”们是怎样看孙过庭的书法作品的?其中巧丽,曾不留目”。对于书作中好的点和美的部分,他们的目光连停留都不曾停留。他们的目光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跑到了作品中的或有误失”的地方上了。是对那些或有误失”的地方的失误和不足进行认真观察,然后给以点评的吗?不是的。恰恰相反,翻被嗟赏”。他们对“或有误失”地方的失误和不足不是给以批评指正,而是惊叹赞赏。具体是怎么惊叹赞赏的,孙过庭没有说,但可以想象得到,一定是将孙过庭作品中的那些误失当作了书写风格和书写特点特色在那里进行惊叹赞赏的。这还不算完,“识者”们还要尤喻所闻”,在那里大放厥词,对自己的错误看法大讲特讲,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与别人不相同的见识,生怕别人不了解、不接受自己的错识见识。还有一些“识者”,自认为自己的年龄和社会地位比别人高,倚老卖老,以大充大,他们根本就不认真看作品,便“轻致陵诮”,在那里装腔作势,随便胡乱指责,甚或进行讥讽。这就是孙过庭所做的书法评判品评的实验现场,这就是中国书法评判品评千百年来的缩影。

这次书法评判品评实验做得非常成功,虽然实验的结果让孙过庭很失望,但孙过庭通过这次试验看清了中国书法评判品评中存在的问题。孙过庭看清了中国书法品评中的什么问题呢?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书法评判品评主体群的问题。书法评判品评中缺少真正的“识者”,所谓时下的“识者”是一个“即昧所见,尤喻所闻”的群体,是一个自我标榜、自我膨胀的群体。这个群体中有这么三种人:第一种人是不识者,“其中巧丽,曾不留目”;第二种人是错识者,“或有误失,翻被嗟赏”;第三种人是自诩者,“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孙过庭明白了一个道理:由这些人组成的书法评判品评群体进行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只能是胡评、乱评、瞎评、错评;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书法评判品评群体,是一个对中国书法评判品评负不起责任也不负责任的群体。

第二,中国书法评判品评中的胡评、乱评、瞎评、错评是中国书法评判品评的一种病态,中国书法评判品评的这一病态一直伴随着中国书法的发展,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直是带着这一病态进行的。 “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即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就是这一病态的具体表现反映。在这一病态的评判品评中,分不清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下,可以将优的评为劣的,高的评成低的,也可以将劣的评为优的,低的评成高的。一句话,想怎么评就怎么评。千百年来,中国的书法人一直没有找到根治这一病态的良方,收藏人和鉴赏者已经被这一病态麻痹了,也无奈了,久而久之,也就适应了。

第三,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评判品评全都是以“我以为”为标准。没有标准,就意谓着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认为的标准。每个人用“我以为”的标准评判品评书法,书法的品评则成为“多因多果”,“多因多果”也就是没因没果。书法评判品评的现状是:没标准,多标准;多标准,没标准;没结果,多结果;多结果,没结果,没原因,多原因;多原因,没原因。多头交叉,多层叠压,反反复复,书法评判品评好坏不辨,优劣不分,没有信度可言,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只能是一片混乱。由于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没有统一标准,书法连同书法的评判品评又与社会名利密切相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评法,其中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也就不容易说清了。历史上任何一位书法家,说他好可以找到评说的依据,说他不好同样可以找到评说的依据。肯定它容易,否定他也很容易。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历史留给人们的书法评判品评就是这样一笔糊涂帐,书法家、书法鉴赏者、收藏家就是在如此优劣不分,好坏不辨的一片品评混乱氛围中生存发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