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银创业史最不为人知的一面(一)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9-01-01
软银创业史最不为人知的一面(一)

软银

软银是孙正义于1981年在日本创立,一直致力于利用信息革命,让人们幸福。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软银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软银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的公司已超过600家,拥有300多家全球主要IT公司的多数股份。在中国,阿里、京东、网易、新浪、人人网...都囊括在软银的版图之内。软银最近的大手笔是2016年7月,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在全球范围内,软银都是一家极具竞争力的公司;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软件银行集团排名第95位。

在外界看来,软银似乎一直顺风顺水,是孙正义的英明神武使得软银成为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殊不知,在软银创业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奋斗

一、独家代理的费用过高,高出你的资本金,你该不该接受?

软银成立之初,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好项目;机缘巧合之下,软银找到了一家软件供应商,孙正义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是时软银刚刚创业,公司的注册资金只有1000万日本,营业额几乎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软银向这家公司提出了独家代理,对方表示一周内能够融资5000万也就是说一周内能够拿出5000万现金就给软银独家代理权,当时刚刚创业的孙正义就遇到了这个问题,那家公司的名字叫做HUDSON。

软银当时是从电脑软件批发业务开始的,如果没有充足的软件供应商的话,批发业务是没有办法进行的;孙正义为了得到HUDSON的独家代理权,就答应了对方的条件,在一周内筹集到了5000万日元,最终成功拿到了这家公司的独家代理权。孙正义认为这5000万是购货的预付金,每个月500万日元的固定支出对当时的软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旦失败,软银就将不复存在了。并且充当销售渠道既要掌握上游的供应商又要掌握下游的销售渠道,这对软银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最终,软银成功活下来并且因为这项业务给软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试想,对于一家没有能力融资的初创公司而言要在一周内部筹集5000万是极其艰难的一件事情;如果你是当时的孙正义,你是否会愿意以个人名义去借5000万?

挑战

二、核心业务出现严重赤子的现象,你是要全部砍掉还是部分砍掉?

初创不久的出版业务版块,软件流通版块,批发业务版块比较顺利的运转起来了;但是盈利的出版业务一开始比较困难,后来开始慢慢有利润,出版的种类达到了8种。当时只有其中一种杂志盈利,其余的全部亏损;是时,孙正义由于身体原因住院了,住院期间,软银出现了2亿日元的亏损。

当时的孙正义大概一周从医院出来两次参加经营会议以及股东会议,孙正义明确表示不会中途就放弃这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出版业务;在某次会议中,孙正义直接决定亲自出任董事长兼出版事业部部长,而此时,孙正义被医院告知大约还有5年左右的寿命。

在出版事业部部长会议上,孙正义宣布3个月不能扭亏为盈的杂志全部停版;然后预估了每个杂志的市场体量,由监委会监督,对出版负责人实行严格的KPI,每周举行例会...

孙正义还拿出版业务比做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交通事故中失血过多,作为母亲即使需要截肢也是会让孩子进行截肢的;如果母亲告诉孩子截肢异常痛苦而选择放弃孩子的生命,这样的母亲是严重不合格的。

所以,杂志仍然亏损的团队也没有马上辞退,而是对出版周期进行了调整,每三个月出版一期优质内容,最终也实现了盈利。所以,到最后,所有的杂志都实现了盈利。

软银趁热打铁将杂志种类扩大到23种,自此,软银的出版业务在日本就站稳了脚跟。

病痛

3、因突发疾病而倒下,该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面临着选择,专心疗养以待早日回归还是忍耐病痛优先公司经营;这又是一个异常艰难的选择,面对医院通知后仅有5年左右寿命的孙正义是这样做的:

1982年 ,孙正义因慢性肝炎住院,为了与病魔抗争,一度离开过总裁的位置;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放任公司的经营,而是每周会离开医院2、3天去公司参加一些重大的会议,保证公司的运营。

刚生病时,我感慨命运不公。但几个月后,我越来越平静淡定,也许这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于是,我看了大约3000本书。

---孙正义

背叛

4.下属的背板和脱离,你该怎么办?

面对背叛,我想所有人都很难接受;特别是你非常信任的人在关键时刻于你背后捅刀子,这更是人生的不幸,孙正义就经历过这样不幸的时刻。

1986年,软银发生了“软翼事件”。这是至今为止,所有关于软银的书中,都没有提到的一个插曲,同时这也是孙正义本人不愿提起的一个插曲。

为了描述方便,我们暂且将此人记为A先生;A先生是当时孙正义非常信任的一个人,也是软银的董事之一。A先生是孙正义生病住院期间进入软银集团的,A先生就在这期间带领着20多个人,一起离开了软银;同时,A先生还把软银的关键技术全部带走了,部分技术当时是还要计划改进的前沿技术。之后,A先生还开展了和软硬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业务;并且在接下来的2/3年内,和软银展开了激烈斗争。

孙正义当时痛心疾首,做过大量努力近乎是以一种恳求的态度想要挽回A先生;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终,A先生所带领的团队和软银之间的战争还是爆发了。

后来,这家公司由于没有走自己正确的道路,在和软银战斗2/3年后就黯然消失;孙正义后来开玩笑说道:这种场面很像电视剧里的剧情,背叛者最终都是失败的,不是吗?

竞争

5.新业务和现有的业务存在竞争关系?

强化现有业务,还是即使利润减少也要开始新业务,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很多公司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导致企业一落千丈。

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就是这样的例子。智能手机来临时,诺基亚原本是最有竞争优势的;可惜的是知道iPhone发布,诺基亚仍然坚持认为功能机是主流,最终结果就是苹果成为了手机行业的新霸主,诺基亚已经不在主流名单上了。

当时孙正义遇到的问题就是是发行纸质的新闻,还是做电子版的免费的新闻?

每月收取4000日元的报纸发行业务是当时的主营业务,而当时还有一种发行方式,那就是发行免费的电子版新闻。

是时,ITmedia 公司在电子出版业务上已经展露头角;当时软银的纸质出版业务非常挣钱,这个版块的受益甚至占到了整体受益的7成。再一次,软银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孙正义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思想斗争后,决定逐步砍掉原有的纸质出版业务转而投入资源去开发新的电子出版业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软银当时出版的OPC这样的出版物全都没有了,但是读者的数量翻了10倍,利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软银,再一次成功了。

撤退

6.从不景气的合资企业撤资时,损失怎么办?

事实上,软银还曾经和一家公司合资(双方各出资50%)注册了一家企业;不幸的是,由于经营不善,这家合资公司在几个月内就关闭了,并且面临着巨额的亏损。

是时,软银决定撤资,巨额亏损是按比例承担还是独自承担呢?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按照出资比例承担相应的损失;但是这一次,孙正义决定不仅承担全部的损失,还连同对方的注册金也一起买断了。

这是因为合资企业是软银发起的,孙正义同时也认为运营的责任在软银;要知道,在当时这笔损失大概在20亿日元左右;并且,当时软银并没有上市,实际上,这笔损失实际上是孙正义个人承担的。这一点体现出来孙正义拥有无比强大的撤退勇气以及巨大的担当。

孙正义做到了这样的地步,让合资的公司非常感动,以至于对方表示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可以不用签合同直接合作。这实际上为软银赢来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无形中给软银带来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这样的孙正义,不服不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思考行动有所帮助,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当做是给我的一点鼓励;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深度内容,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共同成长。我是小强Talk,我们明天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