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罗地亚——戴克里先宫

 溜溜达达的晖姐 2019-01-01

31日,早晨看到了斯普利特的日出,很美。

 

 

今天的行程本应是奔杜布罗夫尼克老城,但被昨天的船班耽搁了的游览斯普利特老城和戴克里先宫只能改到今天上午了,而且只有一个选项就是戴克里先宫。这次旅行社为我们请了一个地陪,专门讲戴克里先宫。

罗马著名的皇帝知道几个,没听说过戴克里先,其实老戴在罗马帝国的皇帝里还是特别有名的,干了几件大事,只能是我的历史学得不好。

戴克里先是罗马历史上后期的一位著名的皇帝,出身低微,父母都是奴隶,戴克里先进入军队,巨能打仗,凭着战功慢慢积累实力和威望。公元284年,戴克里先被推举为罗马皇帝,但他并不是兵不血刃就当上了皇帝。在戴克里先成为皇帝之前,罗马帝国正处于自屋大维创建帝国以来最混乱和黑暗的时期,从公元235年起到戴克里先登上皇位的五十年间,一共经历了26位皇帝,也就是说,平均不到两年就换一位皇帝,历史上把这段时间叫做三世纪危机。这位草根当上皇帝以后,立马撕下共和国的伪装,原来的领导叫元首,“第一公民”的意思,戴克里先脱下元首简朴的军装,穿上帝王的绛红色织金缎袍,采用了东方专制君主的王徽和仪式,臣民得跪倒在他面前,他建立起绝对专制君主制。

 

      在古罗马帝国最为鼎盛的时期,整个地中海就是它的内湖,西北到大不列颠岛的英格兰、威尔士,东北到匈牙利东部的乌克兰境内,东南从巴尔干半岛、整个希腊和土耳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以色列、约旦和小亚细亚地区,南面覆盖北非五国的大部地区,西到西班牙和葡萄牙。

地盘太大了,这边按下葫芦,那边起了瓢,忒累心。公元284年戴克里先非常有魄力地把一人统治改为四帝共治,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各设一位皇帝“奥古斯都”主政,再设一位副帝“凯撒”辅政,废除终身制,干满二十年就换人,由凯撒继任。人多好干活,果然结束了长期内乱,政局趋于稳定,但也为日后罗马帝国的永久分裂埋下了伏笔。他还进行了税制经济等一系列改革,确实为元气大伤的罗马帝国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这之后,君士坦丁大帝统领罗马帝国的所有政策,几乎都是延续了戴克里先的改革。

为了防止元老院和禁卫军等干涉帝位,戴克里先给自己创立了一个头衔,叫主和神,把自己比做罗马主神朱庇特的儿子

随着基督教越来越广泛地传播,连戴克里先的妻子和女儿也很动心。戴克里先有些不爽了,基督教徒只拜上帝和耶稣,不拜罗马的皇帝。基督徒不参加罗马诸神的祭祀,这就使得帝国减少了很多从祭祀而来的收入。基督教鼓励人人平等,等于破坏了帝国赖以生存的奴隶制度。基督徒忠于基督胜于罗马,因此他们尊敬主教胜于帝国官员,这也就动摇了帝国统治的根本。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戴克里先下令拆毁基督教教堂,烧掉基督教的书籍,禁止基督徒聚会。逼迫抓捕到的基督徒向罗马诸神祭拜,凡是拒绝的要被烧死。在这段黑暗时期,大量的基督徒被迫害致死,成全了好多基督徒封圣。皮兰小镇的那座教堂就是纪念被戴克里先杀了的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军官乔治,乔治是古罗马军队中的一个骑兵军官,出生于巴勒斯坦的一个信仰基督教的贵族家庭里,父亲是罗马军官。乔治长大后来到乌斯请求在军队效力,戴克里先非常高兴,因为乔治的父亲是他最好的官员之一,乔治被晋升为国王的骑兵卫。当戴克里先迫害军队里的基督徒士兵时,他勇敢地站出来公开与皇帝对峙,戴克里先开始有些不忍,企图用钱财收买,乔治不从。受尽酷刑后被斩首在尼科米底亚的城墙,494年被教宗格拉修一世封为圣徒——圣乔治。戴克里先对基督教徒进行了罗马帝国最后的、也是时间最长、最残酷的迫害,成为基督教徒的至暗时刻。

心力交瘁的戴克里先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萌生了退休颐养天年的念头,要说这老戴是个聪明人。他在离他家乡杜克利亚(今黑山境内)不远的大城市斯普利特建一座行宫,从公元293年开始,行宫以罗马军事要塞的标准开始建造,位置就在斯普利特海湾,行宫的南部面朝大海,以宫墙和城楼围合,占地38000平方米,行宫的水源则从亚德罗源泉通过引水渠输送到行宫。305年行宫建好了,老戴说话算话,执政也满20年,就退休了,他是罗马帝国发展史上第一位自愿退位的君主。继承戴克里先的皇帝就是君士坦丁。继承了皇位的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从而结束了欧洲历史上对基督教徒的最长一次迫害。

退位后老戴住在宫里干嘛呢?据说是收拾花园,还种了不少卷心菜,不知道是不是那种现在满世界都有的洋白菜?而且后来一群罗马元老院的贵族们来又来请他重掌权杖,他都不干,毅然决然地远离政治旋涡。

其实老戴的晚年并不快乐,在目睹了自己创立的制度在自己退位后日渐失去影响力,以及一起退位的马克西姆安再次称帝之后,他陷入了绝望。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老戴对基督徒的迫害激起强烈反抗,312年他的妻子和女儿被杀,老戴精神崩溃,公元312123日,死在了他精心打造的戴克里先宫中。

斯普利特的地陪是个中国姑娘,她说可以用两个多小时讲解戴克里先宫,导游打断她的话,说只有一个多小时,地陪愣了一下。

来到戴克里先宫的复原图前,地陪说:戴宫长215米,宽180米,有金、银、铜、铁4个大城门,北边为金门,北边两个方形的建筑是罗马的兵营,中间的是戴克里先的皇陵,皇陵对面是朱庇特神庙,南面是皇帝的寝宫和花园,非常漂亮的有拱廊的南墙外就是大海 ,这是1800多年前的样子,我们站着的地方,当年就是大海,而那堵南墙已经惨不忍睹了。

 
 

      地陪带着我们从“铜门”进宫,面海的铜门如今挤在整排临海的咖啡厅及餐厅当中,忒憋屈了,门两边还盖出了房子,没人带着,一时半会儿准找不着。地陪说“铜门”就是个符号。
 
 

进门后就是地下通道,这里曾经是戴克里先皇帝从宫殿出入港口的通道,古朴沧桑得一塌糊涂,石墙上有块匾,地陪说上面写着19791026号,戴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两侧挤满了贩卖旅游纪念品的各色商铺,因为时间早,还没有开张。有朋友提出疑问:“都“世界文化遗产”了,怎么还让小商贩在里面摆摊?”古迹周围商业化是政府行为,也是巴尔干半岛国家常态。

 
 
 

       导游说原来这里都是海水,墙壁上可以看到海水腐蚀的痕迹,地面是后来填海形成的。戴宫的北面建在山坡上,南面建在海里,所以皇帝住在北面高处,南面是地宫,是监狱和仓库。虽然上下两层的功能不一样,建筑结构是一模一样的,地宫里的建筑结构除了后来修补的地方,90%是原貌,提供了罗马时期宫殿结构和布局的信息,可以通过它来揣摩上面宫殿的模样。这个地宫很大,而因为时间仓促,我们只穿行而过。
 
 
 

地宫为什么能保持下来呢?因为从7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一直是个垃圾场。老戴去世后就葬在戴宫的皇陵里,因为他残酷迫害基督徒,当基督教得势后,教徒报复性地捣毁了皇陵,破坏了皇宫,戴宫成了废墟。7世纪时,大批难民来到这里,占领了戴宫,又一轮的破坏开始了,很多雕塑被毁,皇陵改为天主教堂,为了适应难民居住的条件,破坏了原始建筑,拆除中央大厅,改为“小户型”,而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就堆在地宫了。1945年二战结束时南斯拉夫军队攻城意外发现了它,10年后开始清理,挖走的垃圾足以堆成一座小山。

从地宫上来,眼前豁然一亮,一座四面都是古老建筑的广场,气势宏大且建筑精美。眼睛一下就忙不过来了,巨大的古罗马科林斯石柱、高大的拱门,希腊式雕刻精细的三角门楣、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至今都是斯普利特地标的罗马式钟楼……

 
 
 

 

地陪说这是Prtidyil广场——美丽的柱廊广场,第一古老的是红色花岗岩的科林斯石柱和黑色花岗岩的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1500年的。第二古老的是教堂的木门,这座造型独特的教堂原本是戴克里先皇帝的陵墓,5世纪时他的灵柩被神秘转移后下落不明,于是陵墓顺势被改为了教堂。最初称为圣玛丽亚教堂,中世纪时为纪念被戴克里先迫害的八名基督徒之一——圣杜金,而改名为圣杜金大教堂,现在叫圣多努米斯教堂,人们习惯叫它圣杜金。木门建于1214年,530公分高,300公分宽,左右各有14个核桃木的方形雕刻,展示着基督孩提时代、公共活动以及基督受难、死亡和复活的景象。门的制作者是中世纪画家和雕刻家Andrija Buvina,他的姓氏让人联想的他的斯拉夫血统。这两扇门是亚得里亚海地区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纪木门,也是世界同类文物中最具价值的。特别痛苦的是,我没有注意到木门,自然也没有拍到木门的照片。第三古老的是圣杜金的墓,始建于13世纪,因为资金关系, 16世纪完工。墓大概在教堂里,没有看到。第四古老的是广场周围的一些楼都是建于15世纪的,原来是兵营。第五古老的是我们身后的两栋楼,建于18世纪。

 
 
 

      地陪给了15分钟,不超过20分钟去登上圣多努米斯钟楼,并告诫登楼时要小心。我犹豫了一下,跟着爬上去了,开始时是石梯,很高,半截换成很窄的铁梯,旋转上升,看到我呼哧带喘地也爬到顶层,朋友们都夸奖我,每逢这种时候,我就把插过队种过地的经历拿出来吹一下,说胖就喘。
 
 
 
 
 
 
 
 

既然会当凌绝顶了,一定要一览众山小的。从罗马石柱的空隙间看到了普利斯特海湾优美的弧度,看到了蓝色港湾里白色的游轮,看到了古老的宫墙和残存的碉楼,看到了高低错落的红房顶,看到教堂铺着新旧不一的缸瓦的房顶,顶上立着个罗马式的雕塑,一只小鸟傲然站立上面,应该不会拉巴巴吧?

 
 
 
 
 

  
 
 
 
 
 
 

这么艰苦爬上来了,一定要合个影喽,看,大家兴高采烈地喊茄子!

 

       教堂和钟楼都非常漂亮,还很新,庭院里的房子都很干净,但没有露在外面的有些是黑黑的,也许就是有新有旧的。也许是粉刷清洁了表面。   

 
 
 
 
 
 
 
 
 回到教堂门口,我探头探脑地往里看,导游告诉我,没时间进去。只能外观。幸亏在网上找到几张图片。
 
 
 

正对着教堂的广场对面是一条很窄的巷子,尽头就是朱庇特神庙,神庙前面的广场盖起楼房,只留下一条通道,两个人并排走都困难。当年广场前建有三座神殿,现在仅存这座,还因为前面加盖了建筑变得十分隐蔽。

地陪说神庙是4世纪修建的,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就被改成天主教的洗礼堂,外观没有太大变化,门口原来有6根柱子的门廊,现在只有1根了。石头的门框是原始的,十分珍贵,上面刻着繁复的花纹,尤其是头顶上的横梁,凸出的地方刻着罗马神的脸和小天使。

 
 
 
 

      神庙的绿色大门关着,看来是进不去了,门外放着一个石棺,地陪说那是16世纪的一个神父的石棺,石棺上刻的头像很生动。
 
 

网上找到的图片,可以一窥。

 

       门口还趴着一座3500年前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可惜“人面”没有了。
 
 

站在神庙门口看到钟楼窄窄的身影,能不想起苏东坡的“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能不感慨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世纪时,阿尔瓦人和斯拉夫人攻占了距离这里5公里的城市萨洛那,罗马居民纷纷逃难,先逃到附近海岛上,后来回到陆地上,发现了废墟宫殿,还算坚固的城墙可以抵御敌人,就居住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内建筑越来越多并逐步向外延伸,形成一座城市。听地陪讲了这些,我想起了北京的一些大宅门的四合院,文革时挤进很多人家,在院子里盖起了很多简陋的小房子,生生把集中国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宅邸变成了大杂院,与戴宫的遭遇异曲同工。

大教堂的北面也是一个广场, 保留着古老的宫墙和拱形宫门——银门,古老的地砖被千年的步履磨得发出亮光,依然平整。虽然是断壁残垣,戴宫原始的身影仿佛更清晰一些。回眸看教堂的背影,能看到教堂还保持着戴克里先陵寝采用的埃及八角陵墓的外形和环绕四周由24根立柱构成柱廊。

 
 
 
 

       离集合时间还有几分钟,大家赶紧拍照、合影,难得来到亚得里亚海地区最具价值的古代建筑群。
 
 
 
 
 
 
 
 

高大的宫墙虽然已经残损,古罗马的雄风不倒,宫墙外,也是一溜儿商家帐篷,还有一座圣母教堂,里面的祭坛是一座有着极高工艺水平和相当规模的精美的石雕,我屏住呼吸,心里赞美着:太棒了。怎么在巴尔干的这些小城里总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石雕!

 
 
 
 

 
 

       因为戴克里先残酷迫害基督教徒,还得到一个称号“黑色的十字”。一直以为是君士坦丁把基督教立为罗马国教,所以他被称为君士坦丁大帝,这次写游记查资料了解到,君士坦丁只是发布了停止迫害基督教徒的《米兰敕令》,接替他做皇帝的是朱利安,老朱对基督教不感冒,企图走回头路,但已无力回天。基督徒诅咒他是“叛教者朱利安。”接朱利安班的是狄奥多西一世,公元380,年是他颁布敕令,命令所有臣民一律成为正统的基督徒,不允许有任何非基督教崇拜的举动。所以狄奥多西一世也被称为大帝,虽然他杀人无数。

要离开斯普利特了,老城有太多精彩与我们擦肩而过,还是祝福这座海滨城市在海风的日夜吹拂中永远充满着活力。

 

 谢谢朋友的图片和笑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