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课堂:拍马背后的故事

 肖国忠j6kc2qze 2019-01-02

摄影 / 文: 思想在旅行


摄影课堂:《拍马背后的故事》


  摄影,三分运气,七分努力。我从来不相信好运气就能够拍到好作品,但至少我相信稠密的计划能够成就好摄影。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这次北上内蒙古寻马、拍马背后的故事,同时也拿出一些摄影技术干货一并分享。


  其实,无论是拍马也好,拍风光也好,拍人物也好,不管你拍什么,如果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有计划的进行,肯定要比碰运气式的旅游摄影,出片率要高,水准要高!且来聊一聊我这次出行拍马是如何稠密计划的:

一,拍马前的准备工作


1,构思:马如何去拍?拍什么样的马?在去之前就要把所有细节在脑海里反复地缕顺了,并且在网上下载了很多马的图画作为参考。有了明确的大方向,沿着这个路线去做足攻略,才不会临场手忙脚乱,而是要做到胸有成竹。

我想要拍摄白马,为此我还发了一个朋友圈咨询微信朋友哪里的白马最好。既然要拍就拍最好的白马。在收到很多朋友的建议之后,反复斟酌,我决定去内蒙古西乌旗的白马之乡。

2,天气:这次去内蒙古拍马之前是做足了功课,早在一个月前每天查阅天气预报,因为我需要下雨后的天气,所以我到了草原必须有雨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行程5天,拍摄3天,3天里居然都是我想要的天气。


雨后的天气,乌云压顶:

天气是首要选择,没有了理想的天气啥片子也别想出。因为是拍摄白马,在阳光强烈下的白马很难曝光,白色鬃毛容易过曝。


选择了得当的天气,白马的白色鬃毛丝毫没有过曝,细节完好:


3,踩点,在拍摄前两个月就安排了北方的摄影好友去马场踩点,找到我想要拍的马,在反复筛选后决定好行径路线和拍摄点;同时还事先联系好了一个喜爱摄影的地导——伊老师。在语言不通的内蒙古,和蒙古族的牧民沟通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遇到陌生的牧民,他是绝对不可能随便让你拍他的马,进他的马圈。


二,如何选马

草原上到处都是马儿,如何去寻找自己心仪的马呢?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匹梦想的马,脑海里呈现着不同样马的画面:有奔腾,也有温和,有俊逸,也有静怡的。

我心中的马,犹如天外神物,屹立在神驰之地,聆听天籁之音……



我心中的马,和我一样,喜欢凝视着月光,在风中飘逸,静静地发呆……


此次北上内蒙古,我的第一站是“凤凰马场”,那的马品种丰富且优秀,是内蒙古马里比较出色的。内蒙古马和进口马有所不同:个不是很大,长的也不是特别精致;因为长期放养在草原,所以野性十足,而不像长期圈养在马厩里的马,蒙古马是具有大自然的灵性的,在我眼里它们是草原的精灵。


凤凰马场:

我选择的马都是鬓毛很长且没有修剪过的,这样的马才够飘逸。在凤凰马场里我选了两匹白马和一匹大青马。牵了去草原里拍了两小时给了马场主500元的费用。由于天公作美,黑压压的乌云下,白马、青马像是在油画里走出来的骏马。


三,拍摄与众不同的骏马

关于拍马的思路:很简单,拍出属于自己的马,只要不是千篇一律的就好。我曾见过在坝上摄影者们一窝蜂的拍摄群马奔腾,只听见快门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类似这样的照片比比皆是。即使拍的再好,也免不了雷同。

我心中的马是温和、纯净、飘逸的,这就是我要塑造的形象,而非同于其他人的马。我认为摄影要有独特性,努力地找到自己影子,不盲随,不跟风,一定要有自主思想。要拍出与众不同的骏马。


白马在内蒙古草原很少见,因为很少有牧民饲养白马。于是我们赶往西乌旗的白马之乡去寻找最漂亮的白马。有了当地的摄影爱好者伊老师做了我们的向导,才得以带着我们走到大草原深处,精确的找到了我想要的白马,如果没有他带路,我们是无法找到拍摄点的。


到了牧场,我把拍摄意图向伊老师做了翻描绘,伊老师充当着翻译的角色再向牧民达来表述一番。伊老师带了两只对讲机,另一只交给赶马的达来,达来在伊老师的指挥下驱着摩托车把白马赶去云端下的草原脊背。而我则在最佳机位守株待马,在马儿进入到我指定的位置时,连续按下快门。


用心灵去描绘骏马的神态,用眼睛去发现草原的美丽……画面在脑海中不断酝酿成熟,随着画面越来越清晰,便开启了寻梦之旅,带着自己的意愿去寻找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为了让画面成为事实,我做了诸多的努力。在实现画面的过程中,我需要拟定一个稠密的方案,还需要结合各式各样的方法,甚至天马行空的手段。总之,将自己想象的画面通过相机逐一实现,这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呀!摄影的成就莫非与此。


四,用高级灰表现白马


这组片子我把它们做成了高级灰的黑白调。什么是高级灰?也就是温和中且不沉闷的灰调,细节丰富且明亮如新。那么这种高级灰是如何制作的呢?


原图:

其实操作很简单:图像→模式→Lab颜色→全选并复制Lab模式下的明度通道→回到RGB颜色→在RGB模式下的图层上粘贴Lab明度通道→新建一个色阶调整→把灰阶提亮至1.2左右,黑阶略加深一点。


这种转黑白的方式,是把图像所有的信息都往亮灰度集中,特别是深灰和暗部几乎被浅灰所取代,黑色基本不可见,且高光不变,仍然保持着亮部细节。这样的画面会显得明亮舒缓,且灰度细节丰富,黑白调的高级灰就是这样简单。


不过,制作高级灰有个前提,首先片子不可以过于昏暗,画面不可以过于杂乱,要尽量挑选比较明亮的片子进行加工,尤其大光圈的片子更为出色。

五,用仿古画的形式表现白马



大家一定认为这组仿古白马是抠图来的,其实不是。我只是在白马后面放置了一块很大的黑布,黑布与白马相间,白马的鬓毛根根如针,清晰干净。犹如在室外搭建了一个专业摄影棚,户外光(晴天)加一只热靴闪光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白马必须是在背阴处,不能在阳光直射下进行拍摄,否则无法精确曝光。



除了要保证把马拍清晰了,白色部分最好不要偏色,所以白平衡设定为白色优先。具体相机设置如下:
快门:500/1秒
光圈:F8
感光度:1000
色温:白色优先

那么仿古底色是如何做到的呢?抠图?太笨了。那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换背景且不干扰画质细节的简单方法:
1,新建可选颜色→选择黑色→青色-35,如此操作,即可把黑色轻松转为暗红色;



2,继续新建可选颜色→选择红色→洋红-70,黄+100,如此操作,暗红色转棕色。


然后再叠加一个画布底纹,下载一些仿古字画,提炼出仿古印章放置到马的画面中。这样,一幅幅仿古马就制作好了。

由于是小光圈拍摄,清晰度非常理想,细节完美展现。下面截取了几张细节图:


虽然给大家分享了关于拍马的一些摄影经验,其实无论拍什么题材无异于此,道理都是相通的,即使以后我们去拍其他的题材照样可以把适用于拍马的一套方案运用其中八九。我觉得对待摄影的态度至为关键,摄影一定要一丝不苟,马虎不得!

 有人说我摄影全靠后期制作,呵呵,那只能说明我的后期技术扎实,他是没有看见我摄影背后的故事而已。我从不会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在每一次拍摄之前都会做足准备工作,如果前期拍不好,后期也是于事无补,其实后期只是辅助,锦上添花而已。但是:没有思想的摄影,完全靠着技术完成的作品,也是空洞乏味的,只是好看而已!

 摄影,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演员、场景自己去挑选,时间自己定,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剧本。

摄影艺术是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不断地肯定自己……推翻自己……再肯定自己……,以此循序渐进。从事摄影艺术,就是在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的一个过程。


思想在旅行:原名丁宝华,《水云轩》创始人。不参加投稿不参加比赛,佛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立志做一个摄影浪人。喜爱美术、散文、诗词,追求唯美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摄影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