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培尔:功课不好才学美术,他们书法修养有限

 家有学子 2019-01-02

从传统而言,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历代有成就的大艺术家,都是大学问家,诗书画印皆精,所谓“画外之功”正是如此。可如今,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学识与修为?朱培尔先生以明晰的思维,道出了当今画坛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也指出了书画家自身最欠缺部分的具体根源。问题盘根错节,解决起来也纷繁复杂,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是时候做真正的学问了,远离讨巧、虚夸和浮躁风气。——施晗

朱培尔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画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与书法是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书法的因素在里面,就谈不上是中国画。

但实际情况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画的创作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但是中国画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我认为还是一个是书法,一个是诗意的表达,这两点在当代的中国画家那里可以说是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

从书法来说,他们从小在学校里面没有受过书法方面的训练,从诗意表达来说他们又没有相应的传统文化的修养,许多人往往都是功课不好才去学美术,所以说他们在色彩、造型、结构等绘画技巧上虽有一定的积累,但作为中国画家,他们的书法修养以及对中国传统精神的把握水平与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朱培尔书法作品

其实当代中国画家书法修养方面的薄弱,在美术界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因此,书法家进行中国画的创作与创新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在书法家向画家过渡的过程中,我觉得必须解决好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是理念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从书法理念转换到绘画理念当中去;

二是技巧的问题,书法的技巧与绘画技巧的结合与圆通,决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因为这个过程决不是说用书法的用笔去画画那么简单;

朱培尔书法作品

第三是美术界这么多年来已形成了层层的体系,作为一个书法家来说很难一下进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去,即便你慢慢地画的很好很专业很到位了,你也很难融入美术的这个圈子;

第四就是在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体系中,虽然有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书法的重要,但实际上在整个中国画的创作、出版、展览、收藏的体现当中,对笔墨是排斥的,而对笔墨的排斥,也就是对书法的排斥

现在一些重要的中国画展览主要是两类作品:即图解式的主题性的创作,和各种场面堆砌成的大构图,而单纯表现笔墨技巧的作品,从来进不了展览,更获不了奖。

朱培尔书法作品

因此,书法作为中国画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因素,尽管大家认为很重要,但实际的认同程度上却与我们的期望有一个很大的距离。

另外书法家参与绘画,还必须要解决对中国画传统技巧的把握的问题,必须要解决画面造型与构图的问题。

较之笔墨造型与构图虽然说是表面的东西,但实际上很多专业的山水画家也没有解决好,中国画讲究三远,在一个很小的尺幅作品当中体现一种万里之遥的气势。中国画还讲究意境,而意境的表达有赖于对某一具体形象的准确表达。

朱培尔书法作品

这些无论是谁,只要从事山水创作,都是必须要解决的。还有就是对风格的提炼,也就是说书法的韵味,必须融入到中国画的笔墨程式之中,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能够使你书法的功力成为绘画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我们而言,你要在美术界产生影响,你要有那样一个话语权,就必须把你的理念慢慢渗入到相关的圈子中去,我们的作品要有一种共鸣,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书画印简单的结合。

朱培尔画作

要在技巧表达的同时让人感觉到有你书法的因素在里面,而不是单纯是有好的书法题跋,如果别人对书法家的画做这样的评价,我觉得这是一个贬义,只有我们自己在书法与绘画两方面都有所成功,才能对画家或者是不重视书法的画家产生作用,否则都是空话,因为你说书法重要,但怎么样能体现这种重要?

没有作品是根本体现不出来的

朱培尔,江苏无锡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杂志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等。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若侵联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