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台专访

 秦之过也 2019-01-02
国学台专访—姜艳丹:修身明德做有根的中医学子

 “修身明德,做有根的中医学子”这是一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今天,我们很荣幸采访到了这位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二学生姜艳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国学台记者:艳丹您好!作为一名中医学子,您初学中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困惑?

姜艳丹:踏入杏林之门迎面而来的困惑就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认知西医与中医,西医是运用先进的仪器,真实地看到了致病的细菌病毒,以科学发展为基础认识疾病、治疗疾病,这符合我一贯认知的科学理念。而家乡的老中医,什么检查仪器都没有,凭三根手指头和一双他的眼睛,把把脉看看舌头,就开方下药了,这令我感到困惑和心虚。

中医诊病谈的是精气神,开方子用药讲的是四气五味,这些东西不仅看不见摸不着,仪器也检测不到。很多人说中医不科学,诚然,中医无法用西方科学研究的办法来证明他的科学性,然而在历史和现实中,中医护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让这个民族生生不息,这又究竟是为什么?我询问了很多老师和同学,找来很多书看,感觉都有一些道理,但又不能完全解开我的困惑。我想如果我们中医学子找不到祖先探索规律诞生中医的方法的话,那就难以找到中医发展的原动力。

问,国学台记者:那后来呢?您的困惑解决了吗?

答,姜艳丹:嗯,我在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同时参加了中华国医与道医专修班的学习,起初我也只是抱着学一些高超治病技术来的,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在专修班的第一堂课《道医悊学观》里,导师告诉我们里,中医不是科学,中医是古老的几学,几学能包容科学,科学无法涵盖几学。因为目前科学研究的还是宇宙中4%能看得见的物质,宇宙中剩下的96%看不见的暗物质暗能量科学刚刚发现它的存在,而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了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与运用当中了。因此诞生了中医中医的精气神、中药的四气五味、人体的经络腧穴,以及我就明白了宇宙中看得见的物质只占4%,这里还包括着肉眼不可见而仪器可见的精微粒子,而中国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通过几学修身内求法来研究宇宙中96%的暗物质暗能量,像中医的藏象学说、经络腧穴、道医的符箓学、五运六气学、祝由十三科等医学理论和方法正正是祖先们研究宇宙中96%看不见的物质的优秀成果。 

国学台记者: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学习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姜艳丹:有的,在学习几学修身内求法时最令我震撼的一次学习是以身体为例来理解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首先是理论上的讲解,导师说“我们生命天然地存在两套治理系统,我们意识所不能指挥的非随意肌属于生命无为而治系统,而意识能指挥的随意肌属于有为而治系统,我们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无为而治系统功能是屏蔽状态,只有重启六根无为而治的生理功能才能真实体悟到天地的能量、人身体的经络运行和能量流动、中药的四气五味,这也是学习道医和中医的入门功夫。”导师讲完理论后就传授给我们启动身体无为而治的道学灵动八法,我听完后不太相信我的身体能无为而治,直到理论学习后,我们在地气能量充足的抱朴谷放松后天意识,实践灵动八法时,但当随着引导放松后天意识后,自己竟然真的渐渐无为灵动起来后。灵动让我感受到正能量的补充负能量的排泄,经络的通畅,我这才深深相信古圣先贤的内求法所言不虚。由此经历,我也领悟到祖先留下的经典,包括中医理论,不是在大脑里能理解的,只有经过修身实践的证悟,才能真正有真实的理解到位。

 问,国学台记者:那专修班里的学习内容会跟您在大学里的学习有冲突吗?

 答,姜艳丹:不会,这也是最让我感到开心的,专修班道医的学习与我在大学里的中医的学习相辅相成。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课上,老师讲到她见到的的道医符箓治病经历,同学们对符箓学治病的原理感到非常好奇,我给大家分享了在专修班上学习的道医符箓学治病原理和修身内求法,同学们对道医就特别感兴趣,都说没想到祖国有这么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算先天禀赋性格和易患疾病时,发现五运六气的规律真的非常准确,而且,我们还把自己容易有的缺点写下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注意修改。

国学台记者:那您周围同学又是怎么看待您学习道医的?

 姜艳丹:最初我不敢跟同学说我在学道医,怕被人视为另类。然而在学习了医学史课后,知道了古代符箓学在国家医疗体系中长期存在时,我对道医的学习也更有信心了,也敢和同学老师交流道医、交流几学修身内求法了。每次交流后,他们都说如果专修班再次开班一定叫上他们,就像给一位学长分享修身内求法时,他跟我说:学了中医这么久,一直想要求真知,想要真切体会到经络穴位,让我能在扎针的时候不仅是凭借经验,更能真的明白每一针如何运转。

由是,我也真切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医学子可以接触到学习到道医学,我相信道医绝学,能引领中医学子找到中医的源头活水,找到中医发展的原动力。

国学台记者:好的,谢谢艳丹今天的分享!同时也希望大家阅读完有所收获。敬请期待下一期的国学台专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