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好读又读1856 2019-01-02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

想了解中国画,必须要了解中国画的上色基础和用墨技巧

中国画是重视设色的,设色是古代画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所以谢赫把“随类赋彩”列为“六法”之一。宋代以前的山水画对设色都是十分讲究的,文人画兴起后,提倡“意足不求颜色似”。所以古代把图画叫做“丹青”。丹是朱砂,青是蓝靛,都是绘画上常用的颜色。《晋书》说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杜甫赠画马名家曹霸的诗,题名为《丹青引》,可见“丹青”之名已为人们习用。但在今天,淡彩色已不能反映人们丰富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了,山水画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的设色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养料,创出一条新路。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1

传统山水画用色特点:

一、中国画的用色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

中国画着色多从物象固有的本色出发,而不计较光的影响和变化。虽然有时着色也有浓、淡、干、湿之别,但目的不是表现物体的光感而是为了破除板滞,以求得颜色本身有丰富的变化,产生生动的韵味。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1 局部

二、中国画喜用对比强烈的原色。

中国人习惯以红、黄、蓝、白、黑为“五原色”,其中以黑与白为主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唐、宋的大青绿山水,用大片的石绿、石青画成,用泥金勾勒轮廓,涂染天和水,山间云雾则用白粉堆染,画秋景还用朱砂点出一丛丛丹枫,青山、白云、红树,形成强烈的对比,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画面极有感染力。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1 局部

三、中国画设色常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甚至抛弃描绘对象本身的颜色。

比如,竹子本来是绿色的,而传统的黑竹,却是黑色。苏东坡甚至用朱砂画竹,称为朱竹。人们欣赏他的朱竹,只觉得他画的竹子风致潇洒,极有艺术魅力,谁还去计较它的色彩是黑是红呢?这种设色完全是画家感情的倾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1 局部

四、水和天一般不着色,借用纸的空白来表现。

古人所谓“以素为云,借地为雪”,说是这种表现方法。虽然不画云和水,却能表现云水的存在。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1 局部

传统山水画的颜料种类: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两大类。

一类是矿物质的,如朱砂、赭石、石青、石绿、石黄、白粉、金粉、银粉等;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1局部

另一类是植物质的,如花青、藤黄、胭脂、洋红等。

古代画家用颜色十分讲究,常多自己动手制作,原料要地道的,通过研、炼、沉、汰等制作过程,分出深、浅、精、粗,然后选用。古画矿质颜料多,且制作精良,虽千年以后仍不变色,如敦煌壁画以及汉墓壁画,至今仍保持鲜艳的色彩。

现将各种颜料简述如下:

朱砂:是一种天然汞化物,近代也有人工合成的,遮盖力强,一般只用原色,以之点秋天红叶,画亭台栏杆等。

赭石:虽是矿物,质较轻清,可调和他色使用。在淡彩山水画中,常作为染山石、树干的主色,也用以画远山,表示夕阳返照下山峰的色彩。

石青:矿物质,遮盖力极强。澄汰后,按其质的轻重分为头青、二青、三青。山水画只用质轻的二青、 三青,可用于点夹叶或开醒点苔;在青绿山水中用以染突出部位的山石。

石绿:矿物质,遮盖力也强。澄汰后,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头绿质重色深,山水画中少用,二绿与三绿在重彩、淡彩山水画中都广泛使用。

石黄:矿物质,山水画中仅用于点夹叶。

白粉:有铅白、锌白、蛤粉等品种,青绿山水用它来积染白云,雪景山水也有用它来染山头积雪,或用弹洒法表现空中飞雪的。

金粉、银粉:仅用于金碧重彩的山水画。

花青:为染料蓝靛的制品,在山水画中使用最广泛,山石草木都用得上,可与藤黄调出各种色度的绿色,加少量洋红也能配成紫色。

藤黄:为一种藤本植物的树脂,有毒不能入口。藤黄单用,易产生火气,故多调和他色使用。前人画树枝用藤黄入墨,有苍润之感。

胭脂:为胭脂花的制品,山水画中只用于染春天的桃花与秋天的红叶。

洋红:植物质颜料,最初从国外输入,故称西洋红,现在的铅管颜料标名曙红。此外,还有大红,也属同类性质。用法与胭脂相同,调入白粉则为粉红。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2

了解了用料有助于帮助欣赏国画:

〔1〕欣赏作品要看气韵

气韵生动,是绘画的一种整体感应,是一种精神透析,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

气韵,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要有气势、豪气、不能有匠气、俗气。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2 局部

〔2〕欣赏作品要看笔墨

中国画家讲究以气运力,有气为活笔,无气为死笔。笔断意连、形断气连、迹断势连均有气接,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

笔韵是中国画家追求的较高境界。运笔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过气与力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亦是画家心弦的拨动。

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2 局部

写意性是中国画的精神实质。

“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第二位。“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我们绘画的先祖认为,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面作画易于模糊、平板,用线最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宜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

用于绘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2 局部

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把绘画的点线用五个字概括:“平”、“留”、“圆”、“重”、“变”。

平:如锥划沙,笔锋与纸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运压力与提浮力相衡。

留:如屋漏痕,笔在运行中感觉有阻力,在与纸摩擦的阻力中艰涩前行。

圆:如折钗股,指用笔圆浑有力,浑厚、不露锋芒,富有弹性。

重:如高山坠石,用笔要用劲,要有力度,力透纸背;打点,象高山掉落的石块那样有份量。

变:变化,笔画形成多样性对比,不雷同。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2 局部

〔3〕欣赏作品要看构图、形式

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布局”。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

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中国画使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中国画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多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匀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觉美感。

看画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细小的部分,虚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绘画能力。

如何从中国山水画的上色和用墨,全面赏析中国画的气韵笔墨和构图

王白石作品

王白石,男,1968年6月生,祖籍商丘,现居北京,大学本科毕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人物志艺术委员、中国书画有限公司签约画家、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大风堂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研究会会员。2016年获山东省青州画廊协会'实力派最具潜力型画家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