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大上海房企销售金额排行

 昆明房地产档案 2019-01-03

对于房企而言,除了传统的业绩销售数字,业务布局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以往大多数房企走的是深耕城市路线,单城销量便能撑起一片天;但如今房企都已纷纷改头换面走起规模化路线,由点及面带动企业大区业务发展。上海作为一线城市代表,于房企而言是重要据点,很多房企都将总部迁到了上海。

但上海市场目前已趋于饱和,加上调控施压,房企近年来在上海其实已经难以大展拳脚;与之相反的是,上海周边还有大片蓝海区域有待开发,越来越多的房企布局外扩,“大上海”概念逐步清晰。这在上海克而瑞发布的《2018年度大上海房企销售金额排行榜》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榜单发布




★环沪成粮仓,碧桂园轻取鳌首

2016年开始,环沪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环沪腾飞也罢,下行也罢,总是牵动着各家房企的心。环沪晴雨表,最能牵动碧桂园的神经,毕竟只有他的触角遍布了上海+环沪全部13个城市。从161月份始,至187月份碧桂园暂停拿地止,已有71幅含宅土地被其收入囊中。

碧桂园,原就是三四线之王,环沪热度未起时已经深耕太仓、昆山、张家港等城市。充足的货值储备、长期的区域内优势地位,使得碧桂园本轮周期内迅速上位,轻取环沪榜单鳌首。

★分化加剧,外扩不足逐渐掉队

从整体排行榜梯度分化来看,以碧桂园和万科为代表的房企早早进驻上海周边市场,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其他房企,在成交数字上也有长足体现;而一些环沪本土房企,占据先天优势,市场口碑和接受度良好,支撑其在榜单上取得不错站位;小部分在大上海地区布局较晚的房企在土地储备、当地关系上都有一定短板,赶超前方阵营还需继续努力。

★品牌溢价成为大上海下一个风口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晋房企适时把握住机会,以品牌影响去推动项目成交,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金茂便是个中典型——虽然刚进驻环沪不久,但“中国金茂”的品牌溢价能力强,助力其跻身大上海排行TOP20席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