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世之时,与商鞅齐名;去世之后,却渐无人知晓

 爬虫爱书 2019-01-03

明月当空,万籁无声,申不害一个人站在齐国稷下学宫的门庭之中,往事种种浮上心头。

回首过去几年,在稷下学宫,凭着对法家、道家两家学问的刻苦专研以及融会贯通,自己从一个已经亡国的郑国贱吏一跃成为天下闻名的申子!

自从魏国经李俚变法成为天下霸主后,变法已经成为战国大争之世的时代主题,天下诸侯无不是求贤若渴,纷纷招募变法人才,以图国富兵强,逐鹿中原!

但到底哪一个国家,才能让自己真正一展平生抱负,不负胸中所学呢?

世人皆云,法有三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

自己的“术”道,是一种君王学,强调君王必须“操生杀之柄”,并以“术”来统御群臣,所以必须遇有为之君,信之任之,才能发挥奇效,不然轻则半途而废,重则身死国灭。

思来想去,申不害发现与自己有灭国之恨的韩国,竟然是最合适的去处,一来韩国内忧外患,内有强族挟封地自重,外有强魏在侧虎视眈眈,自己正有用武之地;二来此时在位的韩昭侯素有贤名,正是实现“术”道的不二人选。

在世之时,与商鞅齐名;去世之后,却渐无人知晓

申不害一去韩国,立刻就得到了韩昭侯的礼遇,君臣二人更是相见恨晚。没多久,申不害就遇到了证明自己的良机。

当时的韩国国内,贵族强权林立,国君大权旁落,贵族在自己的封地内就如王侯一般,国君的权威对其制约很少,其中以侠氏、段氏和公厘三家最为显赫,皆有数万之户,宛如一个小王国一般。

侠氏祖上侠累乃韩列候事盘踞封地威慑国君的权相,后被聂政刺杀,但侠氏毕竟根基深厚,后又再度崛起,成为韩国势力最大的旧贵族。

段氏乃韩国名臣段规之后,曾力劝韩康子争得关键要塞,为吞灭郑国打下基础。

公厘氏盘踞在韩国老封地韩原一带,人多势众,专横跋扈。

可以说,这三家在韩国国内势力庞大,党羽盘根错节,就算是韩昭候也能无可奈何,任由这三家把持韩国国政。

对此,申不害在韩昭候的支持下,使出雷霆手段,以迅雷之势强行收回三家特权,摧毁其城堡,并没收三家府库以充实国库。

解决了内忧,接下来就要整理外患。

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伐韩,韩国且战且败,顷刻既有灭国之险,朝堂之上一众公卿皆束手无策。

当此危难之际,申不害向韩昭候献上“示弱”二字,建议韩候执圭朝见魏王,表敬畏之意。

“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他向韩候分析到,魏国势大不可挡,周边的小国国君都去朝见,但是如果您这样的大国国君也前去朝见,那么一则魏王必定骄傲自满,洋洋得意,二则东方诸国必定对魏国忌惮并且同情韩国,如此一来,韩国必定得救。

韩候最后采纳了他的建议,韩国也得以幸存。申不害由此成为韩候的重要谋士。

公元353年,魏国伐赵,赵国请援。申不害又力劝韩候伐魏救赵,韩候随即联合齐国,一起发兵讨魏,成就了一段“围魏救赵”的经典传奇。从此以后,魏国逐渐势落,韩国卧榻之侧终于可以高枕无忧。

在世之时,与商鞅齐名;去世之后,却渐无人知晓

自此,韩昭候终于可以如臂使指,而申不害也终于可以与国君一起,共同实践自己的“术”道。

富国强兵,一在吏治,二在发展生产,三在练兵。

申不害首先从吏治着手,他讲究“课臣之能”与“因能授官”,也是说对臣子要不断对底下的臣子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其能履职尽责、忠于职守;任命官员要从官员的能力和与职位的匹配程度出发,而不能讲究私情或者血统出身。

生产方面,申不害重视土地问题,“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又说:“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所以他极力主张百姓开荒种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韩国兵器闻名天下,有了“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为练就精兵强将,申不害主动请命,自任上将军,将原来贵族的私兵收编为国兵,然后训兵秣马,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在极短的时间内,为韩国塑造了一支精兵强将,劲韩之名不胫而走,天下诸侯莫不侧目。

申不害相韩15年,太史公评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这可能是最好的评价。

可惜,申子与韩昭候去世之后,韩国又快速衰落,只因申子的“术”道,太讲究君主专制,“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君王可谓“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所以,如遇有道之君,“术”则兴国,遇无道之君,“术”只会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

在世之时,与商鞅齐名;去世之后,却渐无人知晓

可悲,可叹,韩国变法终究没逃过人走政息的悲剧,而只留下那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诉说着当年的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