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销34个国家的“人生指南”,帮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天地人和w 2019-01-0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个再庸凡不过的六旬老人,却有着一双“世界上最有故事的帆布鞋”。

那是一个清晨,或许有薄雾,露水打湿了乡村路畔枯黄的草叶。有封信从远方来,来自20余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身患绝症,在生命晚唱之际,向哈罗德道别。

这封信,像是投进死水中的一颗小石,在哈罗德早已干涸的心中,溅起微微涟漪。他用颤抖的手写下短短的一行字,希望给奎妮最后的一丝回应。

拿着这张纸片,哈罗德草草地披了一件衣服,出门,向离家最近的邮筒走去……

这一走,就是87天,627英里。

他穿着这双帆布鞋,从英国西南部的金斯布里奇到东北部的贝里克。

踽踽独行,素履以往,只为了奔赴一个无邀之约……

在路上,这双帆布鞋宛若一枚钥匙

它不断打开着老人记忆的闸门,那里有他年少时荒诞不经的父亲和不知所踪的母亲,有他风华正茂却骤然别离的儿子,有他满怀怨念形同陌路的妻子,有几十年来周遭人们的白眼与嘲讽……

当然,也有他内心深处的怯懦冷漠,和因此而层叠的沉郁与纠结。

布满岁月划痕的旧时光影,从一部喑哑转动的老式放映机中倾泻而出,让哈罗德第一次拥有如此完整的时间,如此平和的心境,他像一个局外人般,远远地审视着了无生气的日子,细细地打量了寡淡如水的一生。

“只有呼啸而过的车子轧过地上落叶的沙沙声不时打破这片宁静。这声音几乎让他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海边。”

在路上,这双帆布鞋宛若一面镜子

它投映着“人间不值得”的悲观困惑,也闪动着“心有千千结”的温暖如水。

当加油站的女孩对他说: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你想想,如果你有信念,去争取,去相信一些东西,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在那个瞬间,哈罗德因为自我封闭与压抑而板结的心田,仿佛在一道暖流的冲刷下复苏了。他突然坚信无比,相信在他见到奎妮之前,她一定不会死,只要他在不断向她靠近,她的生命就将因为这份执念而绽放奇迹。

而他要做的,就是一次又一次“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

在路上,这双帆布鞋宛若一柄司南

它一端指向了时光深处的斑驳,另一端指向了未来日子的豁然。

酒店侍应女孩说:“你是好样的。我真这么觉得。如果我们都不趁着现在偶尔疯狂一下,日子就没什么盼头了。”

“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

哈罗德似乎找到了自己行走的意义,他在为奎妮而远行,更是在为自己而远行,当他一步步走近奎妮的时候,其实,他也在一步步远离那个无比失败苍凉的自己。

在某个电光火石般的刹那,哈罗德在别人的眼中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只是为了内心深处的一点点冲动,他就可以彻底放弃原来的自己,忘情颠覆生活惯性所给予的所有牢笼,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当生命长出了一些崭新的萌芽,哈罗德感知并享受着这份悸动,“指甲缝里塞着泥土的感觉真好,重新养育一些东西的感觉,真好”。

在路上,这双帆布鞋宛若一把标尺

它丈量着大地的起伏,也丈量着人心的远近。

在旅途中,五色杂陈的世界呈现着它复杂多元的本来面目,哈罗德所遇到的,并非都是给他送上“心灵鸡汤”的好人,他也看到了世间的丑恶。

而从这些纷繁的世间百态里,他反而看到了饶有兴味的生机勃勃。他终于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上平凡而真实的人,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他所经历的一切,也不比其他人更悲催,他的懦弱,并不比别人更应被鄙视。

在路上,这双帆布鞋宛若一道红线

当哈罗德在旅途中不断“渐悟”的同时,在时空的另一端,她的妻子莫琳也在这场生命的莫名震颤中心旌摇曳。

这个把不幸完全转嫁给丈夫的老妇人,从幽闭到近乎精神失常的状态中,慢慢抽离出来。

她取下了常年遮挡的深色窗帘,让阳光重新洒进屋子;她告别了修女般蛰居的生活状态,重新开始和朋友交流;她甚至找回了少女时初次和哈罗德见面的羞涩与怦然心动,以及初为人母时怀抱儿子戴维的慈爱温柔……

当哈罗德在最后的16公里精疲力竭,想要放弃的时候,是她开始鼓励哈罗德完成自己的心愿。

一种别离,让早已互相排斥的两颗心,重新找回了互相吸引的磁力。

莫琳希望哈罗德能够走得更远,也守望着哈罗德的早日归来。

在路上,这双帆布鞋宛若一种图腾

老人一路向前,在自己60多岁的时候,完成了生命的一次再发现与再成长。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穿越人山人海,他把对生命的体悟与救赎,铺陈在山川、溪流、森林、沟壑密布的大地上。

穿越千山万水,去路的另一端,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而每一抹旅途的征尘,都幻化为人生的一个温暖据点。

于是,这条遥远的路途,便充满了象征与隐喻。

它更像是一种修行,更像是一次《一个人的朝圣》。

周国平说:“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会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

但是,似乎每个人都应该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与现实的倦怠,反求诸己,进行一次心灵的朝圣远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越过山丘,即便无人等候,仍然应该记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在什么时候。

是的,这就是关于这双帆布鞋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读者,送给《一个人的朝圣》的作者蕾秋·乔伊斯一个精美的蛋糕,蛋糕的形状就是故事主人公哈罗德的这双帆布鞋。

而对更多人来说,这部写作于2012年,旋即畅销世界三四十个国家的动人作品,与其说是一个故事,毋宁说是一本别样的“人生指南”。 

与赚取很多人的泪水相比,说这本书给很多人开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或许更有意义。

而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双“最有故事的帆布鞋”了吗?

作者:杜宇峰,新媒体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