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孩子说“等一下”,危害居然这么大

 百阅知天下 2019-01-03

1

COCO LION

作者 | 艾陌 

昨天下班回家,正在房间里摆弄玩具的儿子狂奔到门口迎接我。


他拉着我的手:

妈妈,妈妈……

一直叫着。


当时用手机和朋友聊天,就没在意儿子说了什么。

等一下,妈妈一会儿过来。

我脱开他的手,拿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继续跟同学聊天。

快去看看你儿子,在房间里生闷气呢。

婆婆提醒我。


我放下手机,来到儿子的房间。此时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儿子看到我,「哇」地一声趴在书桌上大哭起来。


我以为他是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了。一分钟后,他发泄完了,慢慢停下来抽噎地说:

不要等一下,不要等一下。

我这才明白,他是被我「欺负」了,被我刚进门时的「等一下」欺负了。

原来,他在幼儿园里画的一幅画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奖励了一颗五角星和一块糖。



儿子一直在画画上没什么天赋,也不喜欢颜料。


那幅画,他应该花了很大的勇气和耐心。


那颗糖,他想要拿回来跟我一起分享。


 

但这份成就感,作为妈妈的我没能及时跟他分享。


在房间里等了很长时间之后,他失落、委屈、无助的情绪开始爆发,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2

COCO LION

「等一下」这三个字,几乎是所有爸爸妈妈的必备词汇。

「妈,快过来看啊。」

「等一下……」

「爸,帮我拿一下作业本。」

「等一下……」

「妈,给我讲这本故事书。」

「等一下……」

在孩子提出需求时,我们太多时候没办法爽快地回答一句「好的,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句「等一下」


而恰恰就是这脱口而出的「等一下」,是孩子最不想听到的回答。

我在群里向妈妈们询问关于对「父母回答孩子等一下」这一问题的看法时,一位妈妈的回答让人深思:

等一下,表面看是我们给孩子的一种回应。


但这句话其实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它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没有其他具体信息。说白了,这句话说了也相当于白说。

这句话比直接拒绝孩子,或者坦白告诉孩子「妈妈没空,你自己来」更有杀伤力。


这相当于是你无意识里给孩子画了一张饼,孩子满怀希望,等来等去等了一场空。

图片来源:《请回答1988》

然后,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小时候,会有人走街串巷地卖冰棍。


一次我听到叫卖声后就跑去跟妈妈说:「妈,我想吃冰棍」。


妈妈正坐在缝纫机前做衣服,就跟我说了句「等一下」。


可眼看着卖冰棍的人越走越远,妈妈还是没有起身拿钱的准备。

那时候吃冰棍还是有些奢侈的,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也不敢太催促大人,生怕一不小心,妈妈就反悔了。


最终,我也没能在冰棍车离开前拿到钱。


那种失落,至今记忆犹新。

武志红说,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


而回应并不是简单地在孩子提出需求时给一句答复,而是能够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需求该如何处理。

 

「等一下」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父母在听到孩子诉求时,所给予的一种机械回答。


这种回答,有时候会被遗忘,有时候没有被认真对待。但不管哪种,对孩子而言都不是想要的一种答案。

 

多次的「等一下」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只是不想搭理我,他们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做。


这种想法对亲子关系的伤害是致命性的。

3

COCO LION

一句「等一下」,带给孩子的并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失落、对父母信任的缺失,更多的是父母言传身教给他的非正面信息。

 

日本作家谷口雅春说:

“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

图片来源:《请回答1988》

办公室有位同事,做事拖拉。「等一下」「一会儿就好」就跟他的口头禅一样,每天都会听到。不管旁人怎么催,他都一副不着急的样子。


以至于后来,当我们再跟他有业务往来时不得不站在他的办公桌前,监工一样看着他把东西完成发出。谁都不想,再等他那不确定的「等一下」

 

这位同事的拖延症原封不动地复制到了他的儿子身上。


每每有人在办公室说起辅导孩子的作业问题,他总是一肚子的苦水:

我家那个孩子啊,做个作业磨磨唧唧,每天都得到半夜……

这不就是他自己面对工作时的样子吗?


几乎可以想象,当孩子向他提出诉求时,他传递给了孩子怎么样的消极懈怠。「我爸就是这样做事情的。」

与邓丽君、山口百惠齐名的歌手陈美玲,还有一个更耀眼的头衔:三个斯坦福大学高材生的妈妈。

 

在她的教育秘籍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孩子发问时,永远不会让他等一下。


她说即使自己在烧菜,儿子走过来问她:

“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

她也会第一时间把火关掉,及时回应儿子:

“问得很好,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父母的及时回应,保护了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也是在给孩子传递着一种信息:无论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内心安稳。

图片来源:《请回答19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