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科学化与管理产业的黄金时代

 黄元章3355 2019-01-03

王明春(上海智栈企业管理事务所创始人&首席管理学家)

企业是技术与管理的协奏,单单技术因素本身不构成企业,技术甚至不知道它自己该何去何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企业注入价值内含,交通通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企业边界和物理空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又进一步打开了企业发展的无限维度,但这一切都伴随着管理的发展与实现。技术发展永无止境,管理发展亦是永无止境。管理形塑了这个商业世界,并将继续形塑下去。

在企业管理领域,除了那些传承至今的老问题,更有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如对人的管理问题、创新问题、企业与个人的关系模式问题、复杂性组织问题、商业的生态模式问题、变革与转型问题、组织效能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与新商业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决策问题、企业道德系统的设计问题、企业与商业环境的关系问题、组织的开放性问题、价值创造的原理问题、治理模式问题、企业系统的力学问题、企业的自我进化问题、主观作用力问题、企业家精神问题、企业文化问题、竞争与合作问题、产品问题、业务问题、运营问题、市场问题、生产问题、交付问题、战略问题、结构问题和效率问题,等等。或许在所有这些问题上,我们都已经有了具体方案,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方案也都还有99%的再认识和改进的可能。

之前100多年的管理学史,可以说是一部经验史。缺少理论搭起的框架,所谓的管理学不过是一些散乱的经验性、观点性知识的结集。企业管理实践整体上也是经验式的,充斥着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和盲人摸象般的偏见。管理,作为生产力要素,只发挥了有限的价值,而且还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任何一个产业能比管理产业更大,可目前它甚至还没能成为一个产业,原因也是始终没能对管理的价值进行有效开发。

企业管理正在进入科学和工程技术性时代,一方面是因为竞争的日益加剧,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对象(包括商业世界)的高级化和复杂性的不断增长。我们必须追求管理与企业设计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精益性和技术性,我们必须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空间和企业设计维度——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认知,对管理对象和管理主体(管理者)的认知,永无止境的深度认知。认知是科学,把管理科学化,把企业设计科学化,是实践需求,也是一般趋势。我们生活在一个经验的世界里,但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经验或许还可以助企业前行,但唯有科学才能继续成就卓越。经验主义时代行将就木。

企业管理正处在库恩所谓的“范式转换”阶段,目前,我们不是站在传统管理的延长线上,而是站在一个新管理时代的起始点上。我们曾走过多次和多种类型的范式转换,如从作坊模式走到工厂模式,再到现代公司模式;从产业型经营思维走到生态型经营思维;从直线制组织模式走到直线职能制组织模式,再到事业部制、平台化和信息驱动型组织模式;从经济人假设走到社会人假设,再到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假设,甚至量子假设(上海智栈企业管理事务所认为“人也是量子”)。这一次,我们将整体从经验模式走到科学模式,从经验式发展阶段走向科学式发展阶段。

与科学相比,经验是一种原始状态,自然发展状态。过去100多年,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片段,只是管理学的滥觞。在科学的世界里,每一个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存在都有无限的研究和改进的可能——把企业看作“机器”,把管理理解为对企业这部商业机器(包括系统、零件和部件)的设计,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这将是一个无限的管理创新时代,是一个永远有99%的潜在管理价值等待开发的时代,也将是一个管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时代,一个理论解构与实践建构交织的时代,一个需要专业认知、设计和工具化开发的时代,并因此注定将开启一个管理产业的黄金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