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 边 | 水文化之旅

 三石李 2019-01-03
南边,一个鲜为人知的自然小山村,位于长江支流黄柏河西支左岸,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南边的由来,一说是清朝皇帝曾赐民居主人一楠木匾,后人取谐音而名;一说这里处于大良山断崖的南边而得名。与南边的名字传说一样,这里沉淀着深深浅浅的如烟往事。



南边村老屋风貌 摄影/ 彭定新


“老号”与“宝和”


南边有一定规模的古民居群落。


走进南边古民居,从大的方位看,南边不是想象中的风水宝地,这里既不靠水,也没有茂密的森林,甚至土地也很贫瘠,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区。


然而,就在山麓通向山顶的半山坡上,十几栋白墙青瓦的古民居格外耀眼,与周边的民居形成强烈反差。


南边古民居不像徽州古民居那样,呈片状或带状建筑,形成一座城池或一条街道,而是呈点状散落在山坡上又相对集中,这些建筑或大或小,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形成鄂西山区特有的建筑形态。


南边古民居始建于何时?建筑物旁边有一堰沟,堰沟旁边有一石碑,石碑上刻有碑文,从碑文推断,南边古民居始于清嘉庆6 年(1801),距今有200 多年的历史。但前后建了五六十年,目前保留下来的是清咸丰年间(1851-1861)的建筑。


在众多古建筑中,称得上历史悠久、器宇轩昂的当属“老号”和“宝和”两栋建筑。它们都是易姓的家园。主人分别是易国学、易国簧兄弟。因易国学勤读诗书,易国簧操练武艺,有“文痒生”和“武痒生”之称。


“老号”建筑,装饰考究,雄伟壮丽。这座拥有占地665.3 平方米建筑面积965.3 平方米6开间大小两进13 个天井房间60 余间的大瓦屋,建有高大的门楼和院墙,表明易国学及后辈出身显赫,财斗四方。


易国学是谁? 从哪里来? 后代们去向何处?发生了什么故事?对于每一个到过“老号”的人来说,都想揭开这个谜。


据《易氏族谱》载,易氏祖辈始自山西太原郡,相传是周文王十三子雍伯之后,春秋时食采于易因而受姓。战国时散居天下,到了唐代,易氏部分后裔由太原迁至星沙(今长沙),宋高宗时,易亮公由星沙迁峡州(今宜昌), 成为宜昌易氏家族的始祖。而因世乱避于大山深处的一脉戴圣公,来到南边男耕女织,薪火相传,从此南边易氏家族起根发脉。


易国学秉承“勤俭忍让,忠厚传家”家训,培养了儿子易起伦(1802-1854),为东湖县太学生,号称“大夫门第”, 易起伦生有二子,长子贤典(1824-1904)、次子贤漠(1829-1907)学有所成,官至五品。后来,贤典、贤漠解甲归田,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发展家业。


“老号”和“宝和”处于坎上坎下,相距200 米。


现在文痒生和武痒生的后代们已不再是“老号”和“宝和”的主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取而代之的是在旧社会的长工、佣人和无房的贫雇农,现在已有16 户40 多人居住。他们当中,也不乏有易姓家族。


南边古民居的后代们都走出去了,他们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同样也演绎人生的酸甜苦辣。易德榜,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日本某大学法科,曾任夏口地方法院推事。易楷(1905-1985),号粹然,1925 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先后在湖北实验中学等任教。易鹏(1922-1994),中共党员,1944 年考入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毕业后一度从事教育工作,后调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重机厂工作。


南边老屋全景   摄影/ 丁川华


粉墙黛瓦马头墙   飞檐对门木格窗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徜徉在南边古民居各建筑之间,建筑布局之精巧,建筑造型之精致,建筑色彩之精美,无不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同时,也无不为过去工匠们的智慧所折服。


南边古民居群,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坡面等高线而建,呈一字排开,因地制宜,随行就势,充分强调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然,也是山区多为丘地、平地少的天然制约而成。


总的来看,南边古民居属于徽派建筑,但它的布局、造型、色彩等都有一定的改良,成为鲜明的峡江风格,其基本特征是追求以天井为中心、中轴对称的内部结构与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这种风格现在叫峡江风格,可概括为“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对门木格窗”。


从外部造型看,大门和马头墙是南边古民居的着力之处,也是突出视点。大门装饰富丽华贵,处于中间位置。大门又叫门楼,有的采用门罩式大门,有的采用八字门楼,即向内凹进,称之“卧槽”。大门上顶雕梁画栋,翘首飞檐,精巧别致。大门门框采用青石打磨,门槛较高,两侧有一对雕花石鼓。


马头墙是南边古建筑突出的外部建筑,使古民居显得高大雄伟。马头墙初为防火实用,但客观上却产生了意外的美感。加上白色的粉墙,突出的线条,造就了跌宕起伏、交错渐变的强烈节奏感。


南边古民居的内在结构讲究中轴对称,一般以天井为中心。围绕天井,前为厅后为堂,周边是宽敞的回廊,堂屋与厅屋的连接独具匠心,用雕花屏风隔断,平时不打开,如需打开厅堂则连成一体。天井两侧各有三间厢房。天井以排水、采光、通风等实用功效于一体,四周都有屋面向着天井,称“四水归堂”,体现主人聚财的理念。


南边古民居的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前厅为穿斗式构架,后堂为抬梁式构架,梁与梁之间用驼峰或大斗支垫,极大地增加了房屋的稳定性。墙体用薄青砖石灰浆勾缝,屋面硬山顶式,小青瓦屋面,白色沟滴水。


南边古民居的石雕、木雕、砖雕是最为光华的篇章。门台,窗棂,斗檐,梁柱,额枋,照壁,石鼓等,凡是能雕能刻的绝不留空白,凡是能彩绘的,无不浓墨重彩。如“老号”檐下正立面为仿牌楼式彩绘覆盖,其间上下绘有各种对称的几何图案,中间嵌有竞相开放的茶花,通檐彩绘历无数次经风霜雪雨的冲刷至今依然颜色清晰,线条流畅。


国家文物部门在南边古民居中普查登记的“三雕”可移动文物达36 件,有石质马槽,石鼓,镂空石雕,石质棋座,闺厕等,有木椅,木钵,木屏风,木踏板床等,还有烧制的砖雕,陶罐瓷器等,都是保存在民间的上乘佳品,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历史价值。


雕刻的内容多为花鸟鱼虫,松竹梅菊以及神话传说,如喜鹊闹梅,八仙过海,玉母祝寿,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惟妙惟肖,祈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南边古民居是宜昌地区规模较大,历史久远,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建筑群落。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必将成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风韵的综合史书。


春天的南边村老屋 摄影/ 丁川华


一堆白骨千年颂   两地黄花万代香


如果说南边古建筑群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1941-1944 年在这里发生的抗日战争,又赋予南边村更多的传奇故事和精神遗产。


1941 年5 月16 日宜昌沦陷,中国军队退守长江南津关以后的山地,新建立的第六战区,承担着阻击日军继续西犯,收复宜昌失地和拱卫行都重庆的重任。


南边地处江北,是西北方向从旱路进川的必经之地,同时这里也是七里峡的开始,有着天然的防御“桥头堡”作用。


第75 军预4 师师部就住在这里,一住就是2 年多。官兵驻守在黄花、张家口、七里峡、雾渡河一带。预4 师是独立师,承担着在小溪塔珠宝山、黄花一线设防。预4 师多次浴血小溪塔、黄花、分乡,屡立战功。


据当地老人讲,预4 师师长傅正模、副师长王中柱就住在南边村枣子树岭一个大户人家覃吉甫的天井屋里,与南边村结下了深厚的血肉情谊,为提高国民素质,竭力开展了禁烟运动。当时,这里的富裕人家盛行吸食鸦片。有一次,大财主易南星的母亲送鸦片给傅正模的一位团长治病,被驻军发现。师部便以筹建学校为名,罚了易南星大洋5000 元。驻军将这些资金用来办起了战地学校,此后沦陷区大量难民子弟涌入南边。傅正模师长又在南边借用民房做教室,以预4 师当时的番号“刚正”为名, 创办了“刚正民众小学”。学校就设在古民居内。校长由师政治部主任郭德章兼任。后来师部调防于雾渡河,学校交由地方续办。改名宜昌县大峰乡中心小学南边分校。该校一直办到七十年代初,现任南边村支部书记易春秀就在天井屋里读过书。


为什么南边古民居有的房屋的外墙涂成了灰黑色?据王可维老人介绍,当时为了保护村寨,防止日军空袭,将白色的外墙改成了灰黑色。这也是南边古民居没有破坏的根本原因。


南边是一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这里既是作战指挥中心,又是伤员救护中心。南边野战医院就设在养老坪(今金鱼坪),2000 年修建宜巴高速公路时,发现了很多遗骸。


现在野战医院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废弃的学校。据史料记载,这所野战医院直接服务于第32 军和75 军。宜昌抗战4 年时间,这里至少埋葬了3000 具战士的遗骸,他们长眠在南边的养老坪山坡上。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1944 年,为了纪念阵亡的将士,第32 军141 师在黄花场修建了烈士陵园,白崇禧题写挽联一幅:“一堆白骨千年颂,两地黄花万代香。”现在的烈士陵园已找不到任何痕迹。


但是有一个好消息让我们欣慰,当地政府已经在南边建抗日纪念馆。


南边村天井老屋   摄影/ 丁川华


南边老屋砖雕    摄影/ 丁川华


南边村一块做七十大寿的牌匾   摄影/ 彭定新



选自《中国三峡》杂志2018年07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